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治疗效果分析

来源 :健康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huihuang88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并心律失常的疗法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3月CHF伴心律失常病例78例,按1:1比例将其分成实验组39例,对照组39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为实验组、对照组选用不同药物治疗,观察疗效。结果:实验组心功能指标及疾病疗效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心肌缺血次数、心肌缺血持续时间及脑尿钠肽水平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F伴心律失常病例经厄贝沙坦+胺碘酮治疗后,心功能良好,疗效高。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针对反流性食管炎中的寒热错杂型,将半夏泻心汤与奥美拉唑联合使用的有效性分析?方法:病例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6月我院104例反流性食管炎寒热错杂型患者按照接诊先后顺序均分观察组52例与对照组52例分别施于半夏泻心汤与奥美拉唑联合诊治与单一奥美拉唑诊治,针对两种诊治方式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后,确定最理想的诊治方式?结果:诊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且相较于诊治前,中医症候积分均有转变,但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同时,焦虑和睡眠质量评分比较,两组均有变化,
目的:探讨使用静脉显像仪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对提高CT增强扫描检查成功率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随机选择的在我院2021年3月一2022年3月接受CT增强检查的100例患者?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患者进行常规静脉留置针穿刺;实验组50例患者使用静脉显像仪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比较两组静脉穿刺成功率?外渗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CT增强扫描检查成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CT增强扫描检查顺利完成,未出现造影剂外渗现象;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静脉留置针穿刺,其中有1例患者穿刺失败,无法继续进行
目的:比较髂筋膜腔隙阻滞联合针内针单纯腰麻和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从我院2017年10月到2018年2月选取90例股骨颈骨折需要行股骨头置换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G组,n=45)和髂筋膜腔隙阻滞联合针内针单纯腰麻组(C组,n=45)。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外周血应激反应指标COR和β-EP的浓度及术后72h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血清COR,β-EP浓度T1-4较T0均有所升高,与G组相比,C组T1-4的血清COR,β-EP浓度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目的:探究PDCA循环法降低西药房药品调剂内差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在我院的西药房药品1800份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两组各900份。参照组采用传统的药品调剂常规管理,实验组采用PDCA循环法进行药品调剂管理。对比两组的调剂合格率与差错发生率,对比两组药房药品调剂质量。结果:对比两组的调剂合格率与差错发生率可以看出,实验组的调剂合格率为99.78%,高于参照组的85.11%,实验组的调剂差错发生率为0.22%低于参照组的14.89%,两组对比,P<0.05
目的:观察分析冠心病并发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于2020年02月--2021年02月对本院接入的106例冠心病并发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给予分组观察,其中常规组53例应用胺碘酮治疗,研究组53例应用胺碘酮治疗的同时加用美托洛尔?对比两组患者的总体疗效?动态心电图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三种早搏次数数据?结果:研究组总体疗效高于常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ORS波时限?PR间期?OTc间期?QTd?心率均优于常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探讨腔内心电图在房颤患者经外周置入中性静脉导管(PICC)尖端定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0年7月房颤患者67例作为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PICC治疗,导管尖端定位时采用腔内心电图干预,并以胸片结果进行定位(金标准);绘制ROC曲线,分析腔内心电图在房颤患者PICC尖端定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67例房颤患者PICC尖端定位中腔内心电图定位准确66例,与胸片定位67例相比,诊断符合率为98.51%(P>0.05);66例f波有变化,其中尖端位置正确63例,3例患者尖端位置过
目的:探究对妊高症孕产妇实施水中分娩的效果以及对孕产妇产程时长和妊娠结局、产后情况的影响效果。方法:本研究起始时间为2020年1月,结束时间为2021年1月,于研究起始时间内选择我院100例产科就诊者参与研究,此100例产者均诊断为妊高症且在我院进行生产。结合生产方式差异将孕产妇分为两组。50例自然分娩的孕产妇组别为对照,剩余50例孕产妇组别为研究,以水中分娩形式进行生产。统计两组孕产妇各产程的时长,比较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情况,统计两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及产后2h及12h的出血量,比较两组孕产妇
目的:分析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过程中采取的临床综合护理措施,探讨其应用的价值和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了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对象,共选取了70例患者,患者采取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35例?常规组患者采取临床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采取临床综合护理措施?结果:经过综合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明显各项指标优于常规组,包括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及家
目的:观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发生耳鸣的特点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150例进行研究,根据耳鸣情况分成两组,耳鸣组、非耳鸣组。耳鸣组需要调查耳病史,填写耳鸣残疾量表(THI)、耳鸣严重程度量表(ITS),观察年龄、鼓室病变、咽鼓管鼓口和耳鸣之间的关系。结果:全部患者中有73例患者伴有耳鸣,主要为ⅠⅡ级THI、ITS分级,少数为Ⅴ级的THI、ITS。咽鼓管鼓口病变患者耳鸣发生率明显超出鼓口正常患者,因此咽鼓管鼓口病变是慢性中耳炎患者出现耳鸣的主要因素。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普遍会存
目的:分析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随机将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成两组,45例对照组、45例研究组。对照组采取普通治疗,研究组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的BI指数、简化FMA评分、MAS分数,以及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对比两组的BI指数分析、简化FMA分数、MAS分数,研究组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的总有效率,研究组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加快患者的康复,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