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径在不完全川崎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1例不完全川崎病(KD)的临床诊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病程中表现为发热,结膜充血,口唇皲裂,查血小板早期正常,第2周开始升高,血沉升高,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冠状动脉内径0.3 cm,考虑冠状动脉扩张,诊断为不完全KD,予静脉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治疗后,疗效显著。结论不完全KD可以合并感染,早期易误诊为其他感染性疾病,临床医生应加强对不完全KD的认识,对原因不明的连续发热病人早期做冠状动脉超声检查,动态观察冠状动脉内径变化,减少或避免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