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某疗养院体检人群体重指数与血脂水平及非酒精性脂肪肝关系的调查研究

来源 :中国现代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4948959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討某疗养院体检人群体重指数与血脂水平及非酒精性脂肪肝关系。 方法 选择我院进行体检的人群共1024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BMI结果分为<18.5 kg/m2组(A组)179例,18.5~23.9 kg/m2组(B组)3923例,24.0~27.9 kg/m2组(C组)4650例,≥28.0 kg/m2组(D组)1493例,比较不同BMI分组者高TG血症、高TC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以及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率。 结果 不同BMI分组TC、TG、HDL-C、LDL-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B组、C组及D组TC、TG、LDL-C水平显著高于A组,C组、D组TC、TG、LDL-C水平显著高于B组,D组TC、TG、LDL-C水平显著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C组及D组HDL-C显著低于A组,C组、D组HDL-C水平显著低于B组,D组HDL-C显著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BMI分组者高TC血症、高TG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BMI分组者高TC血症、高TG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D组发病率最高,其次为C组、B组,A组发病率最低。 结论 健康体检人群体重指数越高,高脂血症、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率越高。
  [关键词] 健康体检人群;体重指数;血脂水平;非酒精性脂肪肝
  [中图分类号] R575.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7)30-012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dy mass index and blood lipid level,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of physical examination population in a sanatorium. Methods A total of 10245 patients who underwent physical examination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According to the BMI results,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18.5 kg/m2 group (group A, n=179), 18.5-23.9 kg/m2 group (group B, n=3923), 24.0-27.9 kg/m2 group (group C, n=4650) and ≥28.0 kg/m2 group(group D, n=1493). The incidence rates of hyperglycemia, hyperlipidemia, mixed hyperlipidemia and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among different BMI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levels of TC, TG, HDL-C and LDL-C in different BMI groups(P<0.01). The levels of TC, TG and LDL-C in group B, group C and group D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group A. The levels of TC, TG and LDL-C in group C and group D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group A, and the levels of TC, TG and LDL-C in group D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group C.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1). The HDL-C in group B, group C and group D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A, and the HDL-C of group C and group D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B, and the HDL-C in group D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C.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1).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incidences of hyperlipidemia, hyperglycemia, mixed hyperlipidemia and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n different BMI groups(P<0.01). The incidence of D group was the highest, followed by group C, group B, and group A had the lowest incidence. Conclusion The higher the body mass index of the healthy physical examination population, the higher the incidence of hyperlipidemia and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Key words] Healthy physical examination population; Body mass index; Blood lipid level;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肥胖与多种代谢性疾病有关,如血脂代谢、血糖代谢等,而这些代谢异常又增加了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风险。肥胖已经成为威胁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脂肪肝是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威胁生命健康的第二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是除外酒精与其他明确的肝损因素所导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其中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遗传易感性等均与其发病有关[1-3]。而肥胖是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的高危因素。既往也有研究证实肥胖症、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高危因素[4,5]。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健康体检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分析健康体检人群的体重指数与血脂水平、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以期为临床的及早干预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7月~2017年6月中的3个月在我院进行体检的人群共1024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657例,女3588例;年龄18~80岁,中位年龄48.1岁。根据BMI结果分为<18.5 kg/m2组(A组)179例,男116例,女60例;平均(47.3±14.7)岁。18.5~23.9 kg/m2组(B组)3923例,男2549例,女1374例;平均(47.9±15.0)岁。24.0~27.9 kg/m2组(C组)4650例,其中男3021例,女1629例;平均(48.3±15.7)岁。≥28.0 kg/m2组(D组)1493例,其中男971例,女522例;平均(48.5±15.3)岁。各组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采用深圳双佳的SK-CK90超声波体检机测量体重和身高,身体质量指数(BMI)=体质量/身高2。BMI低于18.5 kg/m2为消瘦,18.5~23.9 kg/m2为正常,24.0~27.9 kg/m2为超重,≥28.0 kg/m2为肥胖。晨起空腹采集肘静脉血,采用西门子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统一质控标准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脂血症诊断:TC≥6.22 mmol/L和(或)TG≥2.26 mmol/L和(或)LDL-C≥4.14和(或)HCL-C<1.04 mmol/L。肝脏超声检查采用飞利浦超声仪检测,要求空腹,取仰卧位、左侧卧位。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根据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脂肪肝学组《中国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诊疗指南》[6]的诊断标准进行。
  1.3观察指标
  比较不同BMI分组TC、TG、HDL-C、LDL-C水平;比较不同BMI分组高TG血症、高TC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以及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及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BMI分组TC、TG、HDL-C、LDL-C水平比较
  见表1。不同BMI分组TC、TG、HDL-C、LDL-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B组、C组及D组TC、TG、LDL-C水平显著高于A组,C组及D组TC、TG、LDL-C显著高于B组,D组TC、TG、LDL-C显著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C组及D组HDL-C显著低于A组,C组及D组HDL-C显著低于B组,D组HDL-C显著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不同BMI分组者高TC血症、高TG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率比较
  见表2。不同BMI分组者高TC血症、高TG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D组发病率最高,其次为C组、B组,A组发病率最低。
  3讨论
  随着经济发展,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一系列的改变,因肥胖超重而导致的肝病、心脑血管、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显著增高[7]。肥胖者脂肪组织增加,向肝脏释放的游离脂肪酸增加。肝脏将不断进入肝内的脂肪酸合成甘油三酯,新合成的甘油三酯很快以脂蛋白的形式释放入血液循环,当肝内合成与运转甘油三酯的平衡失调时,中性脂肪大量积聚,聚集在肝细胞内,导致脂肪肝的发生。脂肪肝目前已经成为日益严重的世界性健康问题,主要分为酒精类与非酒精类,而我国主要以非酒精类为主,已成为慢性肝病的主要危险病因[8]。血脂代谢通常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及混合型高脂血症。而血脂水平异常、高血糖等是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
  体重指数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当需要比较及分析一个人的体重对于不同高度的人所带来的健康影响时,BMI值是一个中立而可靠的指标。BMI简单、实用,可反映全身性超重和肥胖。在测量身体因超重而面临心脏病、高血压等风险时,比单纯的以体重来认定更具准确性。
  本研究对象共10245例,其中超重和肥胖現患率分别为45.3%、14.6%,提示超重和肥胖问题的日益严重性。本次研究结果中,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现患率分别为10.3%、16.2%,显著高于2010年的全国成年人血脂异常水平[9]。本研究以BMI水平作为分组指标,结果显示随着BMI水平的增加,健康体检人群TC、TG、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下降,而高脂血症、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也随着BMI的升高而增加。其中BMI≥28.0 kg/m2肥胖组的高TG血症、高TC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及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其他组,而<18.5 kg/m2消瘦组的血脂异常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现患率最低。目前有研究提出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代谢综合征在肝脏的表现,脂肪组织的分布包括内脏脂肪与皮下脂肪。内脏脂肪又称为腹内脂肪、啤酒肚、中心肥胖,脂肪堆积在腹腔/腰部以上,既往研究显示,内脏脂肪与脂肪肝的发生具有相关性[10]。脂肪的沉积加重胰岛素抵抗,而胰岛素抵抗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风险[11]。脂肪肝与一系列代谢综合征互为因果。伴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的2型糖尿病患者肝硬化与死亡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不伴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心血管时间的发病率也显著高于不伴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12]。   有研究显示,BMI≥24.0 kg/m2者患高血压的危险性是正常者的3~4倍,患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者的2~3倍,具有2项及2项以上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TC、高TG、高血糖、低HDL-C等的风险是正常者的3~4倍[13]。有研究显示,男性肥胖率较高,分析可能与社交应酬多、饮酒、吸烟、缺乏锻炼等有关[14]。BMI在评价是否肥胖方面虽然具有简便、实用等优点,但也有一定的缺点,其反映的是全身的脂肪量,难以判断向心性肥胖,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向心性肥胖对脂代谢异常的影响更为重要[15-19],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期望将腰围等衡量腹部脂肪的指标纳入研究,进一步分析。
  综上所述,健康体检人群随着BMI水平的增加,脂代谢紊乱、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也显著升高。
  [参考文献]
  [1] 高先春,杨玲. 非肥胖人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流行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J]. 临床内科杂志,2015,(5):297-299.
  [2] 顾萍,马爱国,张芳,等. 成人腰围和BMI诊断脂代谢异常最佳界值点分析[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1, 47(4):290-292.
  [3] 吴云,凌霄华,李春苗,等.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肠粘膜屏障关系的研究进展[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16):3176-3179.
  [4] 金虹,李竞,高凌. 中青年非肥胖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分析[J]. 临床内科杂志,2017,34(4):258-260.
  [5] 杨蕊旭,范建高.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流行现状[J]. 临床内科杂志,2015,(5):293-296.
  [6]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 中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修订版)[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2,4(7):4-5.
  [7] Cai L,He J,Song Y,et al.Association of obesity with socio-economic factors and obesity-related chronic diseases in rural southwest China[J].Public Health,2013, 127(3): 247-251.
  [8] 范建高,朱军,李新建,等. 上海市成人脂肪肝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J].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5,13(2):83-88.
  [9] 李剑虹,米生权,李镒冲,等.2010 年我国成年人血脂水平及分布特征[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2,46(7):414-418.
  [10] 卞文,梁军,刘学奎. 非酒精性脂肪肝纤维化评分在胰岛素抵抗及向心性肥胖中的应用[J].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2(6):750-754.
  [11] 田媛,谭莉莉,王玉冰,等.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水平与肥胖、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5):3761-3763.
  [12] 楊春伟,刘星,刘秀荣,等. 糖尿病非肥胖人群腰围与新发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J]. 天津医药,2015,43(1):74-77.
  [13] 王淑琴,王建勇,陈永谦,等. 2型糖尿病并脂肪肝患者血浆FGF21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探讨[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14):2036-2037.
  [14] 顾伟根,冯静亚. 超重和肥胖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流行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甘肃医药,2015,34(2):109-112.
  [15] 杜艳蕾,石胜利,聂玉强,等. 非肥胖者发生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预测指标[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6,6(10):70-72.
  [16] 郑瑞丹,陈卓然,陈建能,等. 体质量指数、腰臀比及腰围与慢性乙型肝炎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2,6(4):46-49.
  [17] 寇勇,黎英辉,季金枝,等. 脂肪肝、血脂、血糖及尿酸与体质量指数关系的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2):23-24.
  [18] 杨海瑛. 脂肪肝与肥胖指数的关系研究[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2):304-305.
  [19] 李金萍,丁媛媛,王炳元,等. 东北地区城市脂肪肝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1,20(7):617-620.
  (收稿日期:2017-08-23)
其他文献
针对某新型手枪在寿命试验时出现枪管套断裂的严重故障这一现象,分析了该故障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采用金属粉末注射成型的加工工艺来改进零件质量的方法,调整TT艺改进后的检验验收
<正>尿脓毒血症有发病机制不清、疾病进展快、病死率高、医疗费用高等特点。近些年来随着泌尿系统微创腔内碎石手术的推广,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死亡率居高不下。
最近,中美两国贸易争端有升级迹象,此时对中美关系的定性尤需冷静审慎、保持灵活性,目前不能断言中美已经处于“新冷战”、“修昔底德陷阱”模式,更要避免以这种思维方式主导决策
报纸
目的通过动物长期试验研究骨宝口服液的安全性,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03/2017-03选用SD大鼠,骨宝口服液按19.00、9.52、5.4 g浸膏/kg体重(相当于72、36和20
对比研究牌号为SE6660,SE6635和SE5563U的甲基乙烯基苯基硅橡胶(简称苯基硅橡胶)及其硫化剂DCBP和DBPH对航空航天领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SE5563U苯基硅橡胶的综合性能较好;
<正>1.引言中国化妆品包装设计从民国时期开始萌生。近几年中国本土化妆品品牌崛起趋势明显[1],这些品牌普遍使用的中式风格的包装设计,强调国产化妆品牌的身份,引导消费者去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高中地理课堂要开展分层教学,在作业布置方面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针,合理布置分层的内容,具体要做到:立足现状,把握高中地理作业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