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深度学习,基于“让学引思”的课例研究

来源 :求学·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nm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深度学习的指向性要求和让学引思的应用策略,当前初中地理教学工作的任务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地理”知识点是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工作开展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地理知识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地理知识学习综合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此,教师若想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与辅导,就需要在开展课堂教学工作之前为学生设计相应的教学目标并提出相关教学问题。通过对该方法的应用,能够有效规范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能力,带动学生对中国地理有关知识点的深度理解与应用。
  关键词:深度学习;让学引思;“中国地理”;学习任务
  一、教学问题展示
  在教学工作的开展中,教师可以重点结合中国地理的特征为学生提出学习问题:一是中国地理的整体结构以及中国地理的区域划分特征是怎样的?二是中国地理的自然环境以及人文环境是怎样的?基于以上两个问题,教师可以结合相关问题对学生开展全新的教学工作,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初中地理课时分配的原则,设计与开发教学方案,在这一背景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模式、开展效率与开展质量必然会得到有效的改进与提升。另外,教师还需要基于以上提出的教学问题为学生构建符合学生学习思维的问题思考方法,以此快速建立学生的问题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并实现学生对中国地理结构、区域分布、自然环境以及人文特征等多方面的内容了解与掌握。
  二、教学案例描述
  片段一:首先,笔者对学生进行了中国地理陆地五种地形的教学。在课堂上,教学工作的开展目标主要是依托我国的陆地五种地形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与分析,对中国陆地五种地形的名称与地貌特征,并且在这一背景下反映了基于不同的地形特征,不同区域所产生的不同气候环境进行了讲解。讲完这个背景后,笔者提出:我们在日常学习中应该怎样有效应用中国地图对中国陆地的物种地形进行标注与分析?此时,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地图上的五种地形做出了详细的标注。其中,主要包含的内容有:高原地形、山脉地形、平原地形、盆地地形以及丘陵地形。然后,笔者又对学生提出了新的问题:在陆地五种地形的地理结构中,当地人们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气候是怎样的呢?请结合我们所学的知识内容回答。此时,学生表示:由于地形的不同,不同区域的地貌特征以及气候环境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且有较大的差异性。比如在山脉地形中,气候非常寒冷,不适合人类居住;在高原地形中,气候较为寒冷,居住人类较少;在平原地形中,气候跟随一年四季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适合人类居住与生产;在盆地地形中,气候环境较为温暖,且能够形成一个较小的、独立的气候空间与环境体系,因此也非常适合人类的居住与日常生产;在丘陵地形中,气候环境较为干旱,人类居住较为分散,但是同样可以从事农业劳动与生产。
  片段二:其次,笔者对学生进行了中国地理行政区域划分的教学。在课堂上,教学工作的开展目标主要是依托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域划分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与分析。在教学中,笔者突出了中国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与具体位置,并且在这一背景下反映了不同区域的划分以及具体位置,并提出:在我国的发展与建设过程中,不同省份之间有着明确的地理界线,因此在我们的地理知识学习过程中,务必要将之搞清楚,并且要结合不同省份的不同位置对其进行有效的记忆和知识的应用。然后,笔者又对学生提出问题:大家知道我国的省级行政单位划分主要依托的是什么吗?此时,学生经过深入的观察与分析之后表示:依托高山与河流。
  片段三:最后,笔者对学生进行了中国地理知识教学中的隐性内容教学与讲解,以此突出了中国地理知识中的中国区域人文特色发展与建设状况。通过对该方法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中国地理综合素养,且能够实现学生对中国不同区域的人文特色与风俗文化做出有效的分析与研究。在这一学习环境下,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与热情会得到相应的提升,且在分析与了解不同区域人文特色与风俗文化的过程中,能构建起有效的学习模式与学习习惯。基于此,笔者的后续教学工作开展也更加顺利。在笔者的引导与鼓励下,学生开始踊跃发言。学生A表示:我知道我们的首都北京有很多名胜古迹,而且有享誉世界的“北京菜系”,其中北京烤鸭特别好吃。学生B表示:我知道在我国的陕西省,人们的性格非常淳朴,而且有如安塞腰鼓以及秦腔等非常著名的艺术精粹。学生C表示:我知道在我國的广东地区,人们的家族观念非常强,几乎每一个村落都有自己的“祠堂”。这些“祠堂”的建立,主要目的在于聚拢人心,让当地的人能够更加团结地发展与进步,而且当地人对于“叶落归根”“认祖归宗”有着极强的认同感。
  三、教学案例反思
  在笔者开展的初中地理教学工作中,融合了当前中国地理的结构、区域划分以及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对学生做出了深入的教学与引导。在这一背景下,笔者结合以下原则突出了教学的有效性:第一是教学的时效性原则;第二是教学的独立性原则;第三是教学的程序性原则。基于以上三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将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融合成一个整体,且能够将之有效地聚拢起来,实现科学教学体系与科学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工作的开展进度与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和发展。首先是时效性。就是帮助学生构建相应的学习目标,并设计符合学生思维的学习问题。通过该方法的应用,能够使学生关注中国地理知识学习过程中发现的热点问题,且能够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实现学生对相关问题的深度探索与理解。其次是独立性。所谓独立性,就是基于课堂教学的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任务与教学项目。在笔者的教学工作开展中,应用了中国地理的结构特征、区域划分特征、自然环境特征以及人文建设与发展特征对其进行了板块的区分与设计。在这一背景下,学生的学习层次感更加分明,且学习的积极性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最后是程序性原则的应用。基于程序性的特征体现,笔者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突出了对教学目标的设计、学习问题的构建、问题探索思路的挖掘、问题分析策略的应用、问题解决办法的提出等。在这一模式下,学生对于特定的学习步骤必然会产生深度的理解与高效的应用。
  四、教学案例评析
  教师在开展“中国地理”课程知识教学与讲解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认知、理解思路以及个人学习能力和学习素养对其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开发。通过该方法的应用,能够有效确保学生在不同层次的学习过程中构建起正确的、科学的学习模式和学习习惯,且能够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地理知识掌握与应用中与教师建立起及时有效的问题反馈机制;在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综合素养的同时,还能够为教师创设较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进而实现对“中国地理”课程教学内容的深度教学与问题挖掘。
其他文献
摘 要:如何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丰富数学知识,感受生命成长,享受学习幸福,除了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尽量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巧妙地设计教学过程,把我们的教学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运用评价这一手段,让学生从内心喜欢上数学,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数学,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享受生命的成长,感受成长的幸福。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评价;成长;幸福  一、课堂评价—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事业的快速推进,越来越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逐渐應用到日常教学工作中,促进教学工作取得不俗的发展成效。当代教学理念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之间实现交往、互动、发展的一个过程。学习的目的是要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但更要掌握合作互动的学习能力,以便学生练就终生学习的能力。在此,本文主要探讨了语文课堂教学互动有效性的重要意义,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希望能为大家带来一些借鉴和思考。
期刊
摘要:江苏新高考新方案背景下,历史成为高中阶段重要的一门文科科目,在高考成绩中占有一定的分数比例。同时,基于历史学科的性质,历史还承担着培养学生道德修养、爱国情怀、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重任,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学科。基于此,新高考方案背景下,教师必须要立足于新高考方案下的“一核四层四翼”评价体系,围绕江苏历史高考新方案的特点,重新调整教学模式,不断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江苏
期刊
摘要:随着2017年我国《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颁布,小学三至六年级科学教材也进行了全面修订,新教科版科学教材从2019年9月开始投入使用。其中一大变化是新增设技术与工程领域。同期,基于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NGSS)编写的科学和工程教科书《Science Dimensions》(《科学的维度》,以下简称SD教材)也开始发售。SD教材的课程内容与《框架》和NGSS中的“科学与工程实践”
期刊
摘 要:现代社会更需要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不是在应试教育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下,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这样培养出来的“书呆子”和“考试机器人”,妨碍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老师肩负着特殊使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转变教育观念作为最迫切的任务要求中小学校认真贯彻落实,意义深
期刊
家国情怀素养是高中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而作业作为高中历史教学重要环节之一,理应通过不断创新、完善从而适应新课标要求,实现培养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之目标。目前高中历史学科作业大多沿袭旧模式,形式单一、内容单调、缺乏创新,不能较好地承担培养核心素养之要求。为此,学术界已针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下作业设计如何趋向多元个性展开研究,但对个性化作业设计与家国情怀素养的有效联系及可行性分析较为匮乏,尚需拓展。
期刊
摘 要:学科教育专业重视培养优秀的教育教学人才,而学校在组织学科教育教学时,要想提高所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应在教学中为学生日后开展小学综合及技能学科教学工作提供指导建议。  关键词:学科教育;技能;教学;小学科学  学科教育专业学生可从事多学科教学,本文以“小学科学”学科教学为例,基于学校视角,为学科教育专业学生提供小学科学教学能力及技能指导建议,以此保证学生毕业后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  一、
期刊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重要学科,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高考成绩。受各种因素影响,高三数学教学普遍存在不足,它对学生提升成绩造成了不利影响。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但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教师的教学原因。为了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必须开展反思性教学,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入手,从而改善数学的教学效果,加快高三数学的改革,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高考成绩。  关键词:新课改;反思性教学;高中数学;应用策略  高中数学教
期刊
摘要:生本教育理念就是指“以幼儿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强调幼儿的主体地位与主观意识,让幼儿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探索与尝试,从而提高幼儿教育质量。若将生本教育理念融入幼儿的田园课程教学活动中,能够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让幼儿主动参与到实际活动中,形成主观感受,强化幼儿的主观活动体验,让幼儿感受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凸显田园课程活动的生命教育内涵。本文简要分析了生本教育理
期刊
摘要: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工作正处于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人民群众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越来越重视,因此也越来越重视体育学科的教学。在高中阶段的体育课程之中,篮球属于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与此同时,受到高考等多方面压力的影响,高中生普遍具有焦虑、浮躁等不良情绪,开展科学合理的篮球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有效缓解压力。本文主要针对高中体育篮球训练的特点与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促使高中阶段学生的体育教学水平得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