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粳稻品种钵苗机插高产途径的探讨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研究以连粳7号、甬优2640、南粳9108等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为材料,通过毯苗机插、钵苗机插及旱育人工栽插进行试验比较。结果表明:钵苗机插均较毯苗机插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产;钵苗机插秧龄长于毯苗机插,秧苗素质较好,栽插时无植伤,无缓苗期;钵苗机插的穗粒数和千粒重均高于毯苗机插,而单位面积的穗数低于毯苗机插;主攻大穗是钵苗机插获得高产的关键。
  关键词:粳稻品种;钵苗机插;毯苗机插;高产栽培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23-123-03
  Abstract:In this study in order to connect Lianjing7,Yong 2640,Nanjing9108 different types of japonica rice varieties as material, through the carpet seedlings machine plug, pot seedling machine plug and rice transplanting compared tes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ot seedling plug all the carpet seedlings machine plugging performance increase to some extent.Pot seedling planting machine age than blanket plug seedling machine,the quality is good, no graft injury, no result showed.Pot seedling machine plugged into the ear grain number per spike and were higher than carpet seedlings machine plug,and the panicles per unit area is lower than the blanket plug seedling machine.Main is big pot seedling machine plugged into the key to get a high yield.
  Key words:Rice varieties;Pot seedling machine plugging;Carpet seedlings machine plugging;High-yield cultivation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稻栽培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传统的育苗移栽发展到专用秧盘育秧的毯苗机插、抛秧、钵苗机插,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和节约成本。特别是近年开发的钵苗机插技术是将毯苗机插和抛秧技术进行有机整合,通过专用的秧盘,采用一定行株距配比,无植伤移植大田的先进机插技术[1]。钵苗机插改善了毯苗机插秧龄弹性小、秧苗素质低、容易超龄、植伤重、缓苗期长、限制水稻产量发挥的不足等问题[2],2012年该技术被农业部列为12项主推技术之一[3]。苏北是江苏粳稻的主产区[4],多种粳稻品种在生产上应用,因此,研究粳稻的不同类型品种和相关的栽培方式,对于提高苏北地区的水稻生产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对连粳7号(中熟中粳)、甬优2640(杂交中粳)、南粳9108(迟熟中粳)等3个类型品种钵苗机插与毯苗机插(手栽、抛秧)进行高产栽培条件下试验研究,摸清钵苗机插稻高产形成规律及增产优势,建立粳稻钵苗机插高产栽培的技术体系,为大面积生产提供指导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平明镇周徐村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核心试验示范基地,开展了甬优2640栽培试验及小面积人工模拟钵苗机插高产栽培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开展了连粳7号、甬优2640、南粳9108等3个品种钵苗机插高产示范。连粳7号示范点2个,分别为张湾马墩村和石榴稻麦科技综合示范基地,面积分别为3.47hm2和2.06hm2;甬优2640和南粳9108示范田选在平明镇周徐村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核心试验示范基地,面积分别为6.40hm2和7.47hm2。
  1.2 试验品种及机械 试验品种为连粳7号、甬优2640、南粳9108等3个品种,机械为常州亚美柯生产的6行钵苗插秧机。
  1.3 试验设计
  1.3.1 钵苗与毯苗机插对比试验 试验品种为甬优2640、1640,钵苗播种时间为5月23日,移栽时间为6月19日,秧龄27d;毯苗播种时间为6月1日,移栽时间为6月19日,秧龄为19d。栽插规格,钵苗为30.00cm×18.53cm,基本苗36.00万/hm2,毯苗为30.00cm×13.30cm,基本苗为50.10万/hm2,小区面积为20m2,重复2次。肥料运筹为:总氮量377.15kg/hm2,基蘖肥∶穗肥比例为6∶4,基肥施尿素150.00kg/hm2、45%复合肥525.00kg/hm2,分蘖肥施尿素225.00kg/hm2,促花肥施尿素150.00kg/hm2、45%复合肥150.00kg/hm2,保花肥施尿素75.00kg/hm2。其它管理同常规生产。
  1.3.2 甬优2640钵苗机插小面积示范 秧苗采用钵苗机插专用秧盘育苗,每孔播种2~3粒。播种时间为5月23日,移栽时间为6月17日,采用人工模拟定点栽插,栽插规格30.00cm×18.53cm,基本苗36.00万/hm2,示范田面积0.33hm2。肥料运筹为:总氮量371.25kg/hm2,基蘖肥∶穗肥比例为6∶4,基肥施尿素112.50kg/hm2、45%复合肥600.00kg/hm2,分蘖肥施尿素225.00kg/hm2,促花肥施尿素112.50kg/hm2、45%复合肥150.00kg/hm2,保花肥施尿素112.50kg/hm2。其它管理同常规生产。   1.3.3 钵苗机插示范 周徐示范点南粳9108、甬优2640播种时间分别为5月22日和5月23日,机摆秧使用专用播种机和专用秧盘、自配的营养土播种,南粳9108每孔4~5粒,甬优2640每孔2~3粒。南粳9108手栽稻同为5月22日播种,旱育秧;机插秧于6月5日播种,专用基质,流水线播种机播种。南粳9108、甬优2640机插秧在6月30日至7月1日栽插,南粳9108机插秧在6月27日栽插,南粳9108手栽稻在6月30日至7月2日栽插。石榴连粳7号钵苗机插秧在6月6日播种,机插时间为7月4日;机插育秧时间在6月10日,机插时间为7月2日。马墩连粳7号钵苗机插播种时间为5月24日,栽插时间为6月24日。南粳9108、连粳7号肥料运筹为:总氮量352.50kg/hm2,基蘖肥∶穗肥比例为6∶4,基肥施尿素75kg/hm2、45%复合肥600.00kg/hm2,分蘖肥施尿素255.00kg,促花肥施尿素150.00kg、45%复合肥150.00kg,保花肥施尿素75.00kg。甬优2640肥料运筹为:总氮量388.50kg/hm2,基蘖肥∶穗肥比例为6∶4,基肥施尿素112.50kg/hm2、45%复合肥600.00kg/hm2,分蘖肥施尿素225.00kg/hm2,促花肥施尿素150.00kg/hm2、氯化钾112.50kg/hm2,保花肥施尿素112.50kg/hm2、45%复合肥150kg/hm2。
  1.4 试验记载 记录试验及示范的播种期、移栽期、拔节期、抽穗期、齐穗期、成熟期等主要生育期,以及秧苗素质、叶龄、茎蘖动态;成熟期考查产量构成因素,计算理论产量和实收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品种不同栽培方式下的产量表现比较
  2.1.1 钵苗与毯苗机插对比试验产量及构成 从试验的产量结果来看,2个品种的钵苗机插的产量均高于毯苗机插,甬优2640钵育较毯苗增产8.36%,甬优1640钵育较毯苗增产6.4%(表1)。甬优2640、甬优1640钵苗机插虽然基本苗较毯苗低且最终穗数也低于毯苗,但由于秧龄较毯苗长8d,钵苗秧苗素质明显高于毯苗,这与以往的研究相一致。钵苗机插活棵发苗快,抽穗后群体光合势、干物质积累等光合物质生产指标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毯苗机插,每穗粒数也显著高于毯苗,这是钵苗机插较毯苗机插增产的主要原因。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南粳9108、连粳7号、甬优2640等不同生育类型的品种,在本地区钵苗机插与毯苗机插的对比研究以及示范情况来看,钵苗机插较毯苗机插均表现出不同程度增产(石榴点播种较晚除外)。钵苗机插秧龄长于毯苗机插,秧苗素质较好,栽插时几乎没有机械损伤,大田几乎没有缓苗期,在栽插基础上,钵苗机插占有明显优势。而毯苗机插秧秧苗素质较差,栽插时植伤较重,缓苗期较长。钵苗机插由于行距较大,通风透光条件较好,有利壮秆大穗的形成,减轻田间病虫害的发生。这与胡雅杰、张洪程等研究的“钵苗机插带土球栽插,秧苗素质高,无植伤,活棵早,分蘖快,形成数量足、质量高的有效大分蘖,提高了有效分蘖期内群体质量,为争足穗和攻大穗奠定了生物学基础[5]”相一致。由于钵苗机插和毯苗机插在栽插规格上的不同,采用钵苗机插的基本苗低于毯苗机插,理论上栽插穴数为25.20万/hm2,而目前机插秧可以栽到28.50万/hm2以上,基本苗的提高主要依靠播量和播种均匀度。相关高产栽培的途径如基本苗、培育壮秧、肥水调控、生化制剂的使用等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洪程,朱聪聪,霍中洋,等.钵苗机插水稻产量形成优势及主要生理生态特点[J].农业工程学报,2013(21):50-59.
  [2]宋云生,张洪程,戴其根,等.水稻钵苗机插秧苗素质的调控[J].农业工程学报,2013(22):11-13.
  [3]张洪程.钵苗机插水稻生产特点及其利用的核心技术[J].农机市场,2012(8):19-21.
  [4]王维屯,汪洪洋,徐宗进,等.淮北地区机插稻高产栽培技术[J].新农村,2013(8):126.
  [5]胡雅杰 张洪程 邢志鹏,等.钵苗机插水稻产量优势及其高产群体形成机制研究[J].中国稻米,2013,19(4):142.
  (责编:张宏民)
其他文献
摘 要:铁皮石斛保健功效卓著,但对生长环境和气候条件的要求十分苛刻,由于铁皮石斛特殊的生长环境和自身繁殖极为困难以及人们的过度采挖,目前野生铁皮石斛资源日趋减少,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丰顺县经3a的引种和试验种植,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从2012年10月起陆续有产品上市,取得了显著效益。  关键词:铁皮石斛;引种;种植成本与利润分析;大棚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期刊
摘 要:重金属元素对水体和土壤环境日趋严重的污染和破坏,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该文采用环境调水法修复小型湖泊重金属污染,检测不同修复时间段内的水体与底泥重金属镉含量,分析在该工艺运行模式下对重金属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1)通过喷洒生石灰后,水体中镉含量会明显减少;(2)通过调水修复后,水体中镉浓度达到修复目标,湖泊底泥中重金属镉含量经修复后也大幅度减少。说明调水引流修复方法对修复湖泊中水体与底泥污
期刊
摘 要:土地资源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直接影响到县域经济的发展。解决好土地供需矛盾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因此,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合理经营,才能使县域经济的发展充满活力。  关键词:土地;县域经济;利用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01-09-02  县域经济是国
期刊
摘 要:介绍了检疫控制(包括严格执行检疫措施、新柑橘园选址须征询当地植保植检站或植物检疫站意见、建立检疫性和外来危险性有害生物监测点,及时抽样送检、切实搞好柑橘溃疡病的封锁控制)、农业防控(包括选用优良抗性砧木品种和无病毒苗木、科学修剪,改善通风条件、及早摘除橘树上大实蝇有虫果、冬、春清园、翻耕、保护利用天敌、加强栽培管理、果实套袋、主干刷白、适期采收)、物理防控(包括灯光诱杀、人工捕杀)、理化诱
期刊
摘 要:蜀鑫1S系合肥市蜀香种子有限公司2005年经连续5a7个世代系统选育而成的旱稻籼型两系不育系;2013年8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技术鉴定。2011-2014年连续3a在海南省陵水对蜀鑫1S进行连片高产繁殖技术研究,获得了高产、高纯度。该文主要对蜀鑫1S在海南陵水高产、高纯度的繁殖技术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旱稻;籼型两系不育系;蜀鑫1S;繁殖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
期刊
摘 要:在环境保护成为时代热点话题的今天,湿地保护也受到了重视。该文采用南沙湿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文献查阅、模型计算(影子工程法、费用支出法、价格替代法、logistic模型)等进行了定量、定性研究,对南沙湿地的经济价值作出一个明确的评估。结果表明,南沙湿地经济价值巨大,推动了周边经济的快速发展,该研究期望能引起各方对南沙湿地等湿地的重视,并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南沙湿地
期刊
摘 要:采用凯氏定氮法测试了216份小麦子粒的粗蛋白含量,用近红外仪采集数据,选择113份建立了数学模型。结果:最佳主成分数(Rank)=6,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0.377,决定系数(R2)=96.89。为了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对预测集样品进行预测,结果粗蛋白的预测均方差(RMSEP)=0.950,相对偏差(RSEP,%)=8.40。  关键词:小麦子粒;近红外光谱;数学模型;粗蛋白
期刊
摘 要:为了摸清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野生植物资源及其物种多样性,在多次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乔、灌、草不同层次植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特点。结果表明:(1)该区植物科的类型较为齐全、种类多,物种多样性较高,草本植物丰富。(2)优势科、属较明显,种数在科、属内分布不均匀。乔木层有5个科含33种,灌木层有2个科含20种,草本层含种数较多的有9科共包含210种,各层分别占其总种数的63%、45%、59%。
期刊
摘 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广德县市面上几种常见药剂对稻纵卷螟防效,以筛选出适合药剂在生产中用于防控稻纵卷叶螟。就速效性而言“6%乙基多杀菌素SC+24%甲氧虫酰肼SC”较其他药剂略强;就持效性而言,“10%阿维·氟酰胺SC”、“20%氟虫苯甲酰胺SC”最好,“5%氯氟氰虫酰胺EC”、“20%氟虫双酰胺WG”、“6%乙基多杀菌素SC+24%甲氧虫酰肼SC”次之,“2.2%甲维盐EC”、“1.8%阿维菌
期刊
摘 要:水稻穗期病害流行会造成水稻严重减产,影响稻米品质。试验选用多菌灵、丙环唑、咪鲜胺及其不同组合在水稻各生育期用药防治穗期病害,结果表明,多菌灵与咪鲜胺按1∶5和2∶4比例的组合在水稻破口前7d防治水稻穗期病害综合效果较好,如遇连阴雨日,可在7d后再施一次。  关键词:水稻;穗期病害;药剂;防效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03-04-7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