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心,可过,可忍,不可忍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eee_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段时间,很喜欢读文化老人张中行的文章。他的好几本文集,书名中都有负暄二字。负暄者,晒太阳是也。而负暄之献,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成语。说的是战国时期,宋国有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的农夫,由于家贫,只能穿着一件粗麻衣勉强过冬。到了春天,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他脱光衣服晒太阳,觉得十分舒服,不知道世上还有“广厦隩室,绵纩狐狢”可以帮人避寒就暖的这位农夫,忠君之心却堪称出类拔萃,立马就对妻子表示要把自己发现的这个好办法献给国王,即所谓“负日之暄,人莫知之,以献吾君”。后来,人们用负暄之献来谦称自己的贡献很微小,或比喻所献出的东西并不贵重难得,当然颇为恰当。不过在我看来,这个历史故事的最让人慨叹之处,是农夫的愚昧和愚忠,中国古代的独裁专制社会之所以历久而不衰,此重要缘由之一也!
   就是在张中行老人一本书名中有负暄二字的文集中,我知道了他老人家对眼下中国家庭四种形态的状绘,即所谓“可心,可过,可忍,不可忍”,并且,其中的可过、可忍者占大多数,而可心、不可忍者则比例较小。定义如此准确,表述又如此生动,张中行老人的这九个字,立刻被我铭记在心!
   不过,今天重提这早就过目不忘的九个字,并且用来做一篇文章的标题,是因为好几次,有熟悉或不怎么熟悉的朋友对我说:“商老师,您在一个论坛上谈夫妻相处之道,说得真不错!”说起论坛,其实就是座谈会或者讨论会,如今冠以论坛之谓,是一种追逐时尚之风,倒也无可厚非,只是有不少还要加上高端二字,那就多少有点儿装腔作势了。我倒是常会接到参加论坛的邀请,是否出席,取决于对话题是否产生兴趣以及是否真的有话要说。什么时候参加过以夫妻相处之道为主题的论坛?记不起来了,加之在各种论坛上说话,大都是打个腹稿,偶尔写个提纲,过后便拉倒,对说过的话基本上没有完整、清晰的记忆,所以,听到别人夸奖固然高兴,却只能简单应对几句,无法深入交流。直到前几天,参加一个餐叙,去早了,一边浏览手机一边等人,忽然与一段文字相遇,其中记录了20多年前,我在西安市妇联组织的一个和谐家庭建设论坛上的发言,朋友们的表扬,应该就是针对我下面转录的这一通话吧——
   西安市文联副主席商子雍认为:从个人权利的层面上来考量,夫妻和谐很重要。作为一个男人,或者作为一个女人在“灵”与“肉”两个层面都能够享受到你应该享受的幸福,夫妻关系的和谐就是高质量的。
   夫妻和谐的关键,在婚前要达到真正的了解。最理想的恋爱婚姻状态,从一见钟情开始,慢慢发展到两情相悦,然后组成婚姻。
   一旦构成家庭,第一强调的就是夫妻之间的平等。两个人在一起,老扬着脖子看对方太累,老低着头看对方也累,两人只有在平视交流中才能达到两情相悦的境界。
   第二重要的是要懂得付出。为你爱的人去做事、出力应该是很快乐的,付出比获得更能让人感到快乐——岂止夫妻之间是如此!
   再就是要学会包容。老婆(或老公)是自己挑的,况且,世上哪里去找十全十美的完人,所以,对方的缺点,只要不涉及大是大非,我们大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且,随着岁月流逝,您的另一半身上所谓的缺点,也许还会成为一种特点,这不是挺好吗?
   作为一个男性,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就在深爱着我们的母亲的呵护下,一天天长大,然后又在同样深爱着我們的妻子的关爱下,一天天变老。据科学研究,男性的平均寿命要比女性短(现实也正是如此),所以,大多数的男同胞,最后是在陪伴你走过许许多多春夏秋冬的老伴儿关爱目光中告别这个世界的。作为男性,对女性长存感恩之心,是天经地义的事。如果越来越多的男性能具有这样的觉悟,那在我们这个实际上依然是以男性文化为核心的社会,夫妻之间的和谐,就是一件完全能够做好的事。
   转录完毕,把话头再转移到本文的题目上来。上个世纪80年代,张中行老人认为,中国的家庭,夫妻之间都感到可心的较少,已经达到不可忍、需要分道扬镳的也较少,大多数则是处于可过或可忍的状态;很多年前,我在一篇文章中,也曾调侃这两种搭伙过日子类型的家庭为“经济共同体”“生育合作社”,无疑,这不是那种让人神往的幸福家庭。好几十年过去了,离婚率明显提升的现实,是不是意味着在夫妻和谐、家庭稳定这件大事上,出现了某种更大的危机呢?我希望,离婚率的攀升,是可忍类家庭加速分化的结果——一部分这样的家庭通过夫妻双方的共同努力,提升为可过类、甚或可心类,这当然是好事;另一些这样的家庭,不再维系那种没有爱情的婚姻,双方友好分手去追求新的幸福,这尽管催升了离婚率,但同样也是好事!而在我看来,两个崇尚平等、愿意付出、知道感恩、懂得包容的好女人和好男人,组成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不是什么太难的事儿,关键在于俩人须向着可心这么一种境界,持之以恒地努力!
其他文献
“要重视理工科教育,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前不久,《中国人民银行工作论文》期刊登载的《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一文中的一句话,再度引发了公众对“文科有何用”这一话题的热议。  显然,作者此言意在提醒人们,我国也存在像一些国家一样的不重视理工科教育、文科生太多的情况或倾向。笔者拿不出具体数据证明我国的文科生并不太多,但从我国社会“重理轻文”的传统(钱钟书的小说
期刊
打孩子屁股,大多都是家长“认为”孩子犯了错来实施的惩罚措施。然而,家长们是否想过,打屁股等轻微体罚或会影响儿童大脑发育?  据《科技日报》报道,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人员一项新研究表明,打屁股不仅仅是体罚,更可能会影响儿童大脑发育。此次研究对象是147名10岁到11岁左右的儿童,他们被分成两组:40名被打过屁股的,其余107名没有被打过屁股的。  在研究过程中,每个孩子躺在核磁共振仪机器上,看着电脑屏幕
期刊
最近,有报纸发表题为《学术研讨会为何沦为“表演”》的文章引发了关注。文章梳理了“沦为表演”的若干原因,例如,就会议举办者而言,有为了彰显“政绩”而办会的,有为了突击花钱而办会的……至于参会者,动机也是五花八门:有为了“刷存在感”而参会的,有为了和朋友见面叙旧而参会的,有为了光顾当地的自然人文景观而参会的,还有的则是为了混个脸熟,借机在圈内建立起自己的“人脉”……总之,相当一部分人,不是为了讨论问题
期刊
去一所小学听课,讲课教师眉清目秀,讲的内容准确,教风教态端正,启发学生主体作用娴熟,使用电教手段图文声像也贴切。可一写板书却露了怯,粉笔字一行七扭八歪,缺胳膊少腿,犹如螃蟹爬,美丽的汉字变得面目可憎——美玉添瑕,大呼遗憾!   记得刚上学时,老师第一句话就告诉我们:“要写好每个字,那是我们的‘第二张脸’!”他们书写时,一笔一画,一撇一捺,横平竖直,工整匀称,飘逸俊秀,苍劲有力,美入胸怀,字如其人
期刊
欲知“逾礼”之礼,先读读这个小故事吧:宋朝的集贤馆修书、正三品官员、从小就是钓鱼能手的彭乘,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和众臣子一道陪仁宗去钓鱼。少顷,彭乘的浮子晃了,鱼儿上钩了!欣喜万分的彭乘正要举竿,身旁的同僚指指仁宗,又指指其他大臣,压低声儿“提醒”他了:“汝欲逾礼乎?”彭乘立马儿醒悟了,赶紧把鱼竿放下去,压了又压,唯恐鱼儿跃出水面。   很显然,“逾礼”之礼,就是封建礼教、礼法、礼仪……其核心要
期刊
莺飞草长的季节,是谈婚论嫁的好时光。俗话说有剩男无剩女,淑女是主动方,她们高高在上。某有幸伴儿子加入相亲节目,女方条件苛刻,要求对方有车有房没爹没娘。她条件一般、其貌不扬,仍不肯放低身段。即使有些黄昏恋,也要求男方收入起点六七千,难为了从企业退休的许多老汉。缔结婚姻,是需要感情慰藉呢,还是追求物质奢华?是期盼夫妻同心、琴瑟和鸣呢,还是情场交易满足私欲?婚姻场中不乏贪婪索取、灵与肉堕落的拜金女。  
期刊
自古以来,我国名医辈出,数不胜数,但真正称得上神医的,也就“外科鼻祖”华佗、“医圣”张仲景、“医祖”扁鹊、“药王”孙思邈、“药圣”李时珍等几个人。可如今呢,时代不同了,“神医”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电视上、报纸上、中医馆里,“神医”如过江之鲫。前几年有张悟本、王林、胡万林等“盖世华佗”,而今则有张文荣、李炽明、刘洪滨等“神医宇宙”(见2021年3月18日《南方周末》),咱凡夫俗子“屙尿都能碰上‘
期刊
请问:有见在家里搞形式主义的吗?见过自掏腰包搞形式主义的吗?私人合伙攒钱搞形式主义谁听过?民营企业搞形式主义的有没有?   答案基本为否。形式主义毫无实用价值,私域或产权清晰之处,不生产、至少不自觉主动生产这玩意儿。   这么一来,形式主义就显露出一个重要特征,姓“公”。纵观形式主义,大都是公权力在公域耗费公有财产的“杰作”。若再看得细点,就会发现:炮制形式主义的衮衮诸公大多是有关组织、社会团
期刊
何谓“大话”?《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浮夸的话。明代陆灼的《艾子后语》中有一个故事:赵国有一个方士好吹牛说大话,自称见过伏羲、女娲、神农、蚩尤、倉颉、尧、舜、禹、汤、穆天子、瑶池圣母等等,以致“沈醉至今,尤未全醒,不知今日世上何甲子也”。赵王不慎坠马折断股骨,久治不愈,卧床不起。有医者放言:“能医赵王疾。”赵王问,如何医?医者拿出跌打药,回赵王说,当以千年活人血调和此药敷伤处,立愈。赵王说:“何其谬
期刊
“木桶短板理论”大家耳熟能详,核心意思是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  按说这没什么问题,可一旦延伸发挥,就会出现讨论和争议。比如有人把这个道理运用到了人身上,于是得出,一个人要成长,就要着重补短板,改善薄弱环节,达到均衡发展。  但也有人说,人的成长关键不在补短板,而在于扬长避短。其依据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从历史上看,没有“短板”的全才是不多的,推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