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金流量预算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它是企业在预算期内全部经营活动和谐运行的重要保证。县级供电企业以年度预算为核心,以现金流量预算为支撑,合理安排现金收支的时间序列分布,提高年度预算的执行能力,为电网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现金流量;预算;预算管理
一、现金流量预算管理概述
月度现金流量预算管理以信息化为依托,以控制收支过程为重点,分解、落实年度预算目标,细化预算项目和执行期间,统筹安排月度预算期内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入、流出,将月度现金流量预算管理延伸到基建、生产、营销等前端业务活动,实现资金管理和业务活动协调统一,提高月度现金流量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益化水平。
二、县级供电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现金流量预算意识不强
对现金流量预算管理缺少全局认识,片面认为现金流量管控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业务部门只要按期编制就完成任务,公司员工主动参与意识不强,对预算的控制、分析和考核功能缺乏全面考虑。
2.资金收入的准确性受客观实际影响难以把握
在现金预算管理中,现金支出预算有一定控制措施,比如供应商付款实行当月ERP系统中确认应付、次月或之后付款,容易控制在差异范围之内。目前在预测与控制方面面临最主要的困难是现金收入预算。
3.现金预算保障体系尚不完善
在现金预算的执行过程中,预算管理委员会的监管和督查职能没有充分实现,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的信息反馈与督察制度也相对缺乏。
4.预算执行和考核不到位
企业内部对于现金流量执行数据敏感度不高,事中控制手段较单一,事后分析、考核机制不健全,导致预算编制与执行控制连贯性不强,影响了预算执行的准确性。
三、强化县级供电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管理的措施分析
1.要加强现金流量预算管理意识
(1)要强化企业决策层的现金流量预算管理意识。企业决策者具备良好的现金流量预算管理意识是现金流量预算管理的基本前提。要积极向公司领导宣传现金流量预算管理的目的、意义、作用等使其从公司战略的高度来审视现金流量预算管理。
(2)财会人员应做好现金流量预算知识的推广工作,改进工作方法,全身心地投入预算编制工作。应鼓励各级员工参与预算过程,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使他们意识到预算是不是一个部门的行为,是共同的目标,形成一个同向的力量,实现“统筹兼顾、量入为出、综合预算、收支平衡”的预算的目标。
2.探寻科学预测方法,提高预算编制准确性
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首先区分变动费用与固定费用、可控费用与不可控费用的性质,然后选择相应的预算编制方法。对于固定费用和可控费用应选择固定预算,如大修理费、材料费等。对变动费用和不可控费用应尽量选择弹性预算,如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等。对于电费收入等难预测的流量,要求业务部门做好相关历史数据归集、分析,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项进行预测,并鼓励业务部门进行相关研究探讨,探索适合自身的方法。
3.逐步完善现金流信息反馈与督察制度
(1)资金预算执行分析。各业务预算部门需定期编制报告,分析现金流量预算产生差异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由财务部门进行汇总和综合分析后,报主管领导审阅。
(2)定期召开分析会议。针对每月各主要预算执行情况,研究解决预算编制与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予以落实,切实降低预算偏差。定期召开预算分析会议,不流于形式,对预算编制与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回顾和总结,研究提出改进的措施。
4.完善对现金预算的考核与激励措施
按照财务集约化管理的要求,各单位应建立适应现金流量预算管理的内部工作考核机制。对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并纳入公司的绩效考核体系。对预算开支偏差较大的,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在月度绩效考核中予以兑现。
要把预算管理的考评指标与部门工作业绩考核相挂钩,根据本单位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奖惩办法,对各责任部门的工作情况进行适当的考核量化。年初由各业务部门对本年现金流量预算准确性做出承诺,确定合理的差异范围,由部门负责人签定工作责任书,年终进行综合考核,以进一步强化现金流量预算管理。在预算考评环节,将现金流量预算管理和资产经营考核工作相衔接,以考核促提高,实现管理质量的整体进步。
综上所述,现金流量管理在供电企业财务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现金流量预算作为企业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其科学合理的编制、执行、检查和调整,旨在服务于企业实现目标利润,节约企业现金流量,合理安排资金,提高企业投入与产出比的效果,优化企业资产结构及效益。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司:《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理论与案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4.
[2]张君美:浅议如何加强县级供电公司预算管理的过程控制[J].会计之友,2011(36).
关键词:现金流量;预算;预算管理
一、现金流量预算管理概述
月度现金流量预算管理以信息化为依托,以控制收支过程为重点,分解、落实年度预算目标,细化预算项目和执行期间,统筹安排月度预算期内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入、流出,将月度现金流量预算管理延伸到基建、生产、营销等前端业务活动,实现资金管理和业务活动协调统一,提高月度现金流量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益化水平。
二、县级供电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现金流量预算意识不强
对现金流量预算管理缺少全局认识,片面认为现金流量管控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业务部门只要按期编制就完成任务,公司员工主动参与意识不强,对预算的控制、分析和考核功能缺乏全面考虑。
2.资金收入的准确性受客观实际影响难以把握
在现金预算管理中,现金支出预算有一定控制措施,比如供应商付款实行当月ERP系统中确认应付、次月或之后付款,容易控制在差异范围之内。目前在预测与控制方面面临最主要的困难是现金收入预算。
3.现金预算保障体系尚不完善
在现金预算的执行过程中,预算管理委员会的监管和督查职能没有充分实现,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的信息反馈与督察制度也相对缺乏。
4.预算执行和考核不到位
企业内部对于现金流量执行数据敏感度不高,事中控制手段较单一,事后分析、考核机制不健全,导致预算编制与执行控制连贯性不强,影响了预算执行的准确性。
三、强化县级供电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管理的措施分析
1.要加强现金流量预算管理意识
(1)要强化企业决策层的现金流量预算管理意识。企业决策者具备良好的现金流量预算管理意识是现金流量预算管理的基本前提。要积极向公司领导宣传现金流量预算管理的目的、意义、作用等使其从公司战略的高度来审视现金流量预算管理。
(2)财会人员应做好现金流量预算知识的推广工作,改进工作方法,全身心地投入预算编制工作。应鼓励各级员工参与预算过程,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使他们意识到预算是不是一个部门的行为,是共同的目标,形成一个同向的力量,实现“统筹兼顾、量入为出、综合预算、收支平衡”的预算的目标。
2.探寻科学预测方法,提高预算编制准确性
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首先区分变动费用与固定费用、可控费用与不可控费用的性质,然后选择相应的预算编制方法。对于固定费用和可控费用应选择固定预算,如大修理费、材料费等。对变动费用和不可控费用应尽量选择弹性预算,如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等。对于电费收入等难预测的流量,要求业务部门做好相关历史数据归集、分析,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项进行预测,并鼓励业务部门进行相关研究探讨,探索适合自身的方法。
3.逐步完善现金流信息反馈与督察制度
(1)资金预算执行分析。各业务预算部门需定期编制报告,分析现金流量预算产生差异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由财务部门进行汇总和综合分析后,报主管领导审阅。
(2)定期召开分析会议。针对每月各主要预算执行情况,研究解决预算编制与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予以落实,切实降低预算偏差。定期召开预算分析会议,不流于形式,对预算编制与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回顾和总结,研究提出改进的措施。
4.完善对现金预算的考核与激励措施
按照财务集约化管理的要求,各单位应建立适应现金流量预算管理的内部工作考核机制。对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并纳入公司的绩效考核体系。对预算开支偏差较大的,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在月度绩效考核中予以兑现。
要把预算管理的考评指标与部门工作业绩考核相挂钩,根据本单位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奖惩办法,对各责任部门的工作情况进行适当的考核量化。年初由各业务部门对本年现金流量预算准确性做出承诺,确定合理的差异范围,由部门负责人签定工作责任书,年终进行综合考核,以进一步强化现金流量预算管理。在预算考评环节,将现金流量预算管理和资产经营考核工作相衔接,以考核促提高,实现管理质量的整体进步。
综上所述,现金流量管理在供电企业财务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现金流量预算作为企业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其科学合理的编制、执行、检查和调整,旨在服务于企业实现目标利润,节约企业现金流量,合理安排资金,提高企业投入与产出比的效果,优化企业资产结构及效益。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司:《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理论与案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4.
[2]张君美:浅议如何加强县级供电公司预算管理的过程控制[J].会计之友,20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