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背后的互联网经济思维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uiyigjg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学以艺术的方式描绘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文学中常常涉及有趣的经济现象,《三体》在令无数读者着迷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商界人士的关注和思考。实际上,《三体》背后所表现的正是一种互联网经济思维。
  关键词:文学与经济;《三体》;互联网经济;商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2-0-01
  1.科幻文学
  作为一种想象现代社会的未来图景的文学形式,科幻小说与现实社会的关系历来是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三体》作者刘慈欣在《南方周末》的采访中曾经说到:“《三体》这三部是偏向于人类社会的某些东西的,包括价值体系、社会形态等。”毋庸置疑,即便是纯粹用想象构建的科幻文学形式,这些故事也从通俗文化和商业文化的世界中突现了出来,它们习惯性地与自己在叙事上的可理解性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必然与真实社会保持着某种联系。因此,科幻文学想象构筑的背后意义确实值得我们深究。
  2.《三体》背后的互联网经济思维
  《三体》作为亚洲首部荣获“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的作品,在中国读者群中掀起了一阵阅读的热潮。大多数小说都是个人尺度的,而《三体》描写的则是人类乃至整个宇宙智慧文明最终的结局和命运。它大致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人类不小心在银河系中暴露了自己的存在,因而遭到了科技水平远远高于人类的“三体文明”的攻击,但巧妙地威慑对方从而幸存了下来。之后,三体和人类又遭遇了未知文明的攻击。最后,人类有极少数幸存者一直活到了宇宙的末日。
  值得一提的是,《三体》不仅在科幻小众读者圈中走红,也在中国互联网圈和商界人士间博得了诸多喝彩,这一点本身就非常有趣。雷军甚至发微博说到:“在金山集团战略会上,花了很多时间分享读《三体》体会,其中的哲学道理对制定公司三到五年的战略非常有帮助。”事实上,《三体》背后的逻辑模式和人类生存状态就与互联网商業环境存在着微妙的联系与相似性。
  2.1爆炸式发展
  首先,我们可以注意到,《三体》中所谓“宇宙社会学”的逻辑起点,与互联网经济颇为相似。《三体》的“黑暗森林法则”第四条是这样写的:“技术爆炸:任何一个不起眼的小文明在宇宙尺度中很快可以通过技术大爆炸超越自己”,这不正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写照吗?
  中国互联网金融的爆炸式速度确实让人瞠目结舌,随着云计算、支付平台、社交网络等互联网技术发展和金融行业信息服务的拓展,互联网金融模式迅速兴起,支付宝、淘宝等产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根据麦肯锡公司于2016年05月26日发布的中国银行业创新系列报告称,截至2015年底,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市场规模达到12-15万亿元,占GDP的近20%。而互联网金融用户人数也超过5亿成为世界第一。
  一年前的今天,恐怕没有人能预想到互联网的支付模式会对人们生活习惯产生如此深刻而永久的变革,也没有人能预想到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工具,而本身的技术价值因为走向成熟而几乎消失殆尽。上海咨询公司Kapronasia董事总经理泽朗·卡普隆的形容非常有趣:“他们现在并不是摸着石头过河,而是直接建设高铁。”这种“高铁速度”与书中描述的“文明爆炸”形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2.2两方文明的博弈论
  《三体》前两部故事的主要展开路径围绕着“地球文明”与“三体文明”两方之间的生存与博弈。虽然“外星文明的入侵”加上“地球人类的智慧与抗争”这类主题已经是老生常谈,常常在好莱坞电影中出现,但是《三体》故事发展的走向并没有那么美好:最终人类通过自杀式的威慑保持了星际间的战略平衡。这一构想与好莱坞模式下的超胆英雄拯救世界有着完全不同的价值取向,可以说是以一种破釜沉舟、一意孤行的态度,却获得了现实观点、人文导向及读者认同的三赢局面。
  这种博弈的模式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经济学上的博弈论模型:博弈论是二人在平等的对局中各自利用对方的策略变换自己的对抗策略,达到取胜的目的。博弈论思想古已有之,比如中国的《孙子兵法》中的博弈思想就受到了很多学界的关注。在《三体》中,两种文明之间的互相较量、算计、对话反映的正是这样一个动态博弈的过程,如果没有博弈的思想作为支撑,维度低的文明恐怕早已被高维度的文明所吞噬和毁灭了吧。
  2.3随处不在的危机
  《三体》的故事中由文字的张力所表现出来的危机感也常常是我们心有戚戚。它对“生存”这两个字的描绘,甚至显得有些黑暗——“生存是一种幸运”。在第三部中,我们看到的状态是,不论是人类还是更高级的“三体文明”,一旦在满是威胁的宇宙中暴露便不堪一击。
  对比来看在互联网行当,其中历来就存在着“赢家通吃”的马太效应:基本上一个细分领域,两三家巨头就可以把整个市场瓜分殆尽。对于现在的巨头来说,就像那些高等文明一样,也是在狩猎之中,力图将所有有潜力的新兴公司扼杀在摇篮之中,亦或是将其变成自己公司的一部分,购买一张未来的船票,事实证明,无论是Google和Facebook,亦或是国内BAT,都用行动证明了这个观点。因此,《三体》中展示的环境与互联网企业的背景是相似的:在这里的危机感是非常强烈的。
  3.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三体》背后的互联网经济思维实际上是其热潮掀起的一部分原因。但是过分将这部科幻小说粉饰为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蓝图也是偏颇不当的。强弱相对,共生相依,相互转化,强即弱,弱亦强,动态平衡才是至理,客观世界如是,人类社会如是,宇宙洪荒不外如是。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这部《三体》。
  参考文献:
  [1]陈欣. 文明冲突与文化自觉——《三体》的科幻与现实[J]. 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2016(01).
  [2]弗里德里克·詹姆逊. 未来考古学:乌托邦欲望和其他科幻小说[M]. 译林出版社. 2014.
其他文献
摘 要:吕翼的小说《土脉》讲述了龙家三代人对土地的情感演变,在小说中作家站在民族身份和民族感情的立场上,从高山密林、生活习性、彝族歌舞及红土地上的人们,共同诠释了彝家人的“土地情结”,其中蕴含着作家深厚的民族根性、浓厚的家园意识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体现出吕翼独特的民族情感和对民族发展的关注与思考。  关键词:吕翼;《土脉》;彝族;土地情结  作者简介:李卓燕(1993-),女,云南省玉溪市人
摘 要:本文主要在存在主义视域下分析沈从文意识到自身存在与世界荒诞的对抗关系之后,体现在其前期文本中的挣扎与撕扯。为区分沈从文前期作品中折射出的一系列心理流变的细微差别,笔者将其分成四个阶段,分别是:1)自体存在阶段;2)意识到世界的荒诞;3)“自欺”(萨特,2011)78阶段;4)选择的前夕阶段。需要说明的是,这四个阶段并不在时间上呈现完全的割离与断裂状态,而是相互交杂糅合之余缓慢向前推演的。 
不知从何时起,开会要设主席台,因而,有了台上台下之分。台上者,一般都是台下的领导,在台上号令台下。因此,在一般人眼里,台上的总是高于台下的。可在“三讲”中,笔者却听到
摘 要:本文认为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引入国内后,受部分学者的迥异解读和西方女性主义论著在国内的翻译差距,以及传入理论书目的受限等多种原因影响,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国内的发展产生了种种“走偏”现象,诸如某些女作家的“身体写作”、女性主义批评的“霸道”逻辑等,笔者就此简单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作者简介:周凌玲(1994-),女,汉族,安徽六安人,重庆师范大学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供应链管理在企业市场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然而,传统的供应链管理往往专注于供应链中某一个环节
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和产业竞争力提升的驱动器,而区域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则是促进区域科技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其离不开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
摘 要:著名诗人、翻译家梁宗岱的一生充满传奇,但也扑朔迷离。想要更全面、客观地解读这位名家,就必须澄清他身上的一些谜团。基于对梁宗岱多年来的文献研究和通过走访知情人士所获得的有关信息,本文探讨了关于梁宗岱的六大谜团:梁宗岱出生于广东新会还是广西百色,他为何娶了甘少苏,又为何弃文从医,他是何时皈依基督教,为何他无意涉政从政,以及广西百色是否能印证梁宗岱诗文中的意象和译文中的联想。旨在从更多的视角和更
“身体”在莫言的小说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以身体为对象展开历史的叙写,是莫言独特的叙事手法之一.莫言小说中的“身体”,不仅包括作为人之存在本体——生理身体,还展现了身体
如何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问:如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请问在这一活动中该如何树立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秦强)答: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
以佛法的理论视角评论小说早已有之,但用一种具体的佛法理论来审视一部现代作品,来展佛教思维与当代知识分子思想的合辙,却并不多见。佛教“依正不二”理论具有明显的辩证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