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的进一步深化,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那么,在21世纪,企业应以一种什么样的管理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从而有效规避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风险,特别是如何规避员工道德风险这一企业所面临的主要经营风险呢?众多成功企业的经验告诉我们,他们的成功得力于他们成功的企业文化。通过循序渐进实施企业文化工程,开展富有时代特色并与思想政治工作融为一体的企业文化建设,缔造优良与卓越的企业文化环境,全面提高职工的道德素质,是防范和规避员工道德风险的有效措施。因此,企业才能适应竞争的要求、更具有蓬勃的生命力。
一、实施企业文化工程建设,强化员工道德风险防范的意义
所谓道德风险,是由于企业经营管理者或企业的每一名员工个体的道德修养原因造成的、该作为而不作为或不该作为而为之所造成的风险。对于我们煤炭企业而言,员工中存在的道德风险的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有:1、员工的安全意识薄弱。员工中“三惯”作风依然存在,即,“看惯了”、“干惯了”、“习惯了”。“三惯”作风对于煤矿,特别是对于高瓦斯矿井的危害极大,它可以使人不顾规章制度,可以让人按固有习惯行事。2、虽然天天喊安全,但“安全第一、瓦斯为天”的思想并没有深入人心,遵章守纪没有成为员工群体的自觉行为。3、员工在思想中认为,企业中的生产矿井地质条件复杂、瓦斯涌出没有规律可循,偶尔发生点小伤小害并算不了什么。4、部分员工由于文化素质偏低,封建迷信思想较严重,认为瓦斯看不见、摸不着,防也防不住,再自保互保也没办法,只能靠运气和老天爷来保佑和庇护。5、部分员工对于瓦斯专业知识的掌握不重视,认为矿上持续进行瓦斯知识培训教育多此一举。6、“我要安全、关注瓦斯”本来应是职工本能的内在需要,可现在却变成了管理者强迫被管理者必须完成的一项硬性指标。7、部分职工瓦斯危机感不强,总认为瓦斯事故离自己很远。8、在“保障瓦斯安全与保障自身效益的因果关系”上,部分干部职工认识还比较模糊。9、对于矿安全小分队和瓦检员查出的隐患和漏洞进行整改预防,这本是好事,可有些员工却往往百般应付,想方设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10、少部分职工对安全生产、瓦斯安全存有侥幸心理,工作中耍大胆,使重复性违章、破坏瓦斯探头事件时有发生。11、存在得过且过、按部就班的思想,其专业素质和劳动技能无法根据工作岗位和企业竞争的需要同步提高,造成产品质量相对降低,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相对提高。12、员工之间缺乏团结协作精神。
何谓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体现企业核心价值观念,它是全体员工衷心认同和共有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念,它规定了人们的基本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或者说是习以为常的东西,是一种不需要思考就能够表现出来的东西,是一旦违背了它就感到不舒服的东西,而且这些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还应该在新老员工的交替过程中还具有延缓性和保持性。
二、实施企业文化工程建设,强化员工道德风险防范的探索
笔者认为,煤炭企业应通过有效实施企业文化工程建设工作,稳步在强化员工道德风险防范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一是深化企业文化建设,增强管理创新活力。企业文化建设是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煤炭企业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中关于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切实把提高企业软实力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首先要根据自身实际,制定自身的发展愿景目标,这一愿景目标是煤炭企业所有员工群体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是企业员工的整体价值取向,是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其次,确立企业精神,企业宗旨,企业安全观,以朴实无华而又富有哲理的企业理念,对于约束職工行为、培养职工良好的道德情操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二是重抓安全文化建设,构建安全管理格局。对于煤炭企业而言,安全是天字号工程,是重中之重。安全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安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为全体员工认可和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规章制度和安全设施的总和。建设安全文化,是煤炭企业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为此,煤炭企业本着全面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塑造本质安全型员工的目的,围绕“全面提升安全文化执行力、切实增强安全管理控制力”这一核心内容积极开展安全文化建塑工作,通过开展多层面的安全文化载体活动,全面指导、约束、规范全体员工的安全行为,不断提升全员安全素质,迅速形成“抓安全——文化制胜”的全员共识,积极为建塑“两型三化”企业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三是拓展凝心聚智工程,焕发员工创业激情。针对员工队伍中存在了“五个不适应”问题,煤炭企业要深入开展“心系企业、热爱企业、奉献企业”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并以大力“推进凝聚力工程建设”为切入点,不断将“心系企业、热爱企业、奉献企业”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向深入,从而达到优化企业软环境,提升企业软实力的目标。在“心系企业、热爱企业、奉献企业”主题教育活动的指导下,以培育和增强矿井凝聚力为目标,煤炭企业应通过开展“以理想信念感召员工、以发展前景激励员工、以矿山文化熏陶员工、以先进典型引导员工、以发展成果惠及员工”五种途径,以报告会、社区文化活动周、演讲赛等不同时期的活动为载体,靠正面教育和评比奖励来推动,进一步培育和形成企业发展的强大凝聚力。
四是抓好职业道德建设,规范员工道德操守。为进一步加强道德教育,强化敬业精神,倡导网络文明,提升企业文明水平,煤炭企业应从自身实际出发,修订完善了《煤炭企业员工道德规范》,并把学习贯彻《煤炭企业员工道德规范》作为加强干部员工队伍道德教育和实践的重要手段,全面提升员工认识境界,强化员工道德意识。
总之,对于煤炭企业来说,实施企业文化工程来有效防范员工的道德风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更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煤炭企业还将继续大胆探索,勇于实践,通过认真实施企业文化工程,系统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全面规划和建立起企业防范员工道德风险的“屏障”,并将全体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将全体员工的斗志和豪情激发出来,从而为早日实现愿景目标做出最大的努力。
一、实施企业文化工程建设,强化员工道德风险防范的意义
所谓道德风险,是由于企业经营管理者或企业的每一名员工个体的道德修养原因造成的、该作为而不作为或不该作为而为之所造成的风险。对于我们煤炭企业而言,员工中存在的道德风险的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有:1、员工的安全意识薄弱。员工中“三惯”作风依然存在,即,“看惯了”、“干惯了”、“习惯了”。“三惯”作风对于煤矿,特别是对于高瓦斯矿井的危害极大,它可以使人不顾规章制度,可以让人按固有习惯行事。2、虽然天天喊安全,但“安全第一、瓦斯为天”的思想并没有深入人心,遵章守纪没有成为员工群体的自觉行为。3、员工在思想中认为,企业中的生产矿井地质条件复杂、瓦斯涌出没有规律可循,偶尔发生点小伤小害并算不了什么。4、部分员工由于文化素质偏低,封建迷信思想较严重,认为瓦斯看不见、摸不着,防也防不住,再自保互保也没办法,只能靠运气和老天爷来保佑和庇护。5、部分员工对于瓦斯专业知识的掌握不重视,认为矿上持续进行瓦斯知识培训教育多此一举。6、“我要安全、关注瓦斯”本来应是职工本能的内在需要,可现在却变成了管理者强迫被管理者必须完成的一项硬性指标。7、部分职工瓦斯危机感不强,总认为瓦斯事故离自己很远。8、在“保障瓦斯安全与保障自身效益的因果关系”上,部分干部职工认识还比较模糊。9、对于矿安全小分队和瓦检员查出的隐患和漏洞进行整改预防,这本是好事,可有些员工却往往百般应付,想方设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10、少部分职工对安全生产、瓦斯安全存有侥幸心理,工作中耍大胆,使重复性违章、破坏瓦斯探头事件时有发生。11、存在得过且过、按部就班的思想,其专业素质和劳动技能无法根据工作岗位和企业竞争的需要同步提高,造成产品质量相对降低,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相对提高。12、员工之间缺乏团结协作精神。
何谓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体现企业核心价值观念,它是全体员工衷心认同和共有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念,它规定了人们的基本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或者说是习以为常的东西,是一种不需要思考就能够表现出来的东西,是一旦违背了它就感到不舒服的东西,而且这些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还应该在新老员工的交替过程中还具有延缓性和保持性。
二、实施企业文化工程建设,强化员工道德风险防范的探索
笔者认为,煤炭企业应通过有效实施企业文化工程建设工作,稳步在强化员工道德风险防范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一是深化企业文化建设,增强管理创新活力。企业文化建设是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煤炭企业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中关于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切实把提高企业软实力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首先要根据自身实际,制定自身的发展愿景目标,这一愿景目标是煤炭企业所有员工群体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是企业员工的整体价值取向,是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其次,确立企业精神,企业宗旨,企业安全观,以朴实无华而又富有哲理的企业理念,对于约束職工行为、培养职工良好的道德情操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二是重抓安全文化建设,构建安全管理格局。对于煤炭企业而言,安全是天字号工程,是重中之重。安全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安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为全体员工认可和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规章制度和安全设施的总和。建设安全文化,是煤炭企业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为此,煤炭企业本着全面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塑造本质安全型员工的目的,围绕“全面提升安全文化执行力、切实增强安全管理控制力”这一核心内容积极开展安全文化建塑工作,通过开展多层面的安全文化载体活动,全面指导、约束、规范全体员工的安全行为,不断提升全员安全素质,迅速形成“抓安全——文化制胜”的全员共识,积极为建塑“两型三化”企业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三是拓展凝心聚智工程,焕发员工创业激情。针对员工队伍中存在了“五个不适应”问题,煤炭企业要深入开展“心系企业、热爱企业、奉献企业”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并以大力“推进凝聚力工程建设”为切入点,不断将“心系企业、热爱企业、奉献企业”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向深入,从而达到优化企业软环境,提升企业软实力的目标。在“心系企业、热爱企业、奉献企业”主题教育活动的指导下,以培育和增强矿井凝聚力为目标,煤炭企业应通过开展“以理想信念感召员工、以发展前景激励员工、以矿山文化熏陶员工、以先进典型引导员工、以发展成果惠及员工”五种途径,以报告会、社区文化活动周、演讲赛等不同时期的活动为载体,靠正面教育和评比奖励来推动,进一步培育和形成企业发展的强大凝聚力。
四是抓好职业道德建设,规范员工道德操守。为进一步加强道德教育,强化敬业精神,倡导网络文明,提升企业文明水平,煤炭企业应从自身实际出发,修订完善了《煤炭企业员工道德规范》,并把学习贯彻《煤炭企业员工道德规范》作为加强干部员工队伍道德教育和实践的重要手段,全面提升员工认识境界,强化员工道德意识。
总之,对于煤炭企业来说,实施企业文化工程来有效防范员工的道德风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更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煤炭企业还将继续大胆探索,勇于实践,通过认真实施企业文化工程,系统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全面规划和建立起企业防范员工道德风险的“屏障”,并将全体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将全体员工的斗志和豪情激发出来,从而为早日实现愿景目标做出最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