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心脏“过劳死”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位报社记者才三十几岁,为人敬业,脾气也很和善。有一天因为心肌梗死突发而猝死在家中。大家都很奇怪,单位刚组织做完体检,他的心电图检查报告上写的是“未见异常”。
  还有一个年轻人,身体一直很好,只是觉得体力下降、疲劳、胸闷、胃疼。他认为自己是饿的,就不停地吃东西。直到最后实在难受得不行,去急诊才发现是“急性心肌梗死”。
  这种不知道该从哪开始防范的“心脏猝死”让人不寒而栗。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心内科教授张海澄说,其实任何一种心脏猝死前,都不可能没有先兆,只是患者自己不知道,也没往心脏病上想而已,而前兆中最典型的就是“疲劳”。因为在猝死前,心脏的泵血机能已经减弱了,血中的氧气也因为心力弱而减少,疲劳其实就是身体开始缺氧的提示了,只是因为疲劳感实在太常见,所以大多数人都麻木了。
  “心源性猝死”是在短时间内,供应心肌的血管完全闭塞了造成的。但一般来说,心肌缺血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血管逐渐狭窄的时候,人体会为了让血液绕道走而建立一个“侧枝循环”,以此来弥补供血的不足。但是,如果在“侧枝循环”完全建立起来之前,人没有好好休息,甚至每天超负荷工作,大量的心肌细胞在短时间内突然坏死,猝死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而普通的心电图只是瞬间的心电活动的记录,冠心病、心绞痛如果不是处于发作期,普通的心电图可能是“报喜不报忧”的
  从这个理论上说,其实很多人都是有猝死的危险的,只是他们比较在意自己,发现疲劳了就及时休息,不给心脏增加新的负荷,才躲过了一劫。
  中医说“心主血脉”,心气虚就是心脏的泵血功能减弱了,血中的氧气因此减少。过了中年之后,人多少都会有点血淤,特别是气虚血淤。很多人没到心绞痛的程度,只是体质在发生慢性改变,还无需服用硝酸甘油,可以服用三七等中药材提气补血。
  摘自《不疲劳的生活》
其他文献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层党支部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主力军,其中高校教师党支部是引领广大师生的火车头,但受到社会多元化思潮的冲击,高校教师党支部面临
小王是队里训练标兵,可是近期训练或跑步时经常发生小腿抽筋,这使他不能完成正常训练任务,体能达标考核在即,这一情况困扰着他,使他有点郁闷。前来治疗时小王讲述着自己的运动经历,我安慰他不用着急,手法治疗可以解除这一病症。小王一听马上就来精神了,接着问我不会影响到达标考核吧?我说没问题,随后我给他进行了大约50分钟的手法治疗,让他下地活动一下,问他有什么感觉,他说腿变得轻松了,感觉不是自己的腿一样,太舒
想减肥吗?先学会如何让“心”吃饱吧!端端正正坐在餐桌边。除了吃饭以外不要干任何事。把所有精力集中在面前的食物上。    近年来,国际上从健康到治病,都开始注意精神因素的影响。人是有思想的动物。人体内部所发生的变化很大程度上是和精神因素有关的,包括神经信号、激素分泌等。  肥胖,从现象上看是人的体重增加,从本质上看是人的精神对外界的反应。有人吃得很少,可是很胖。有人从不节食,可就是不长肉。这种到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