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晶状体有效位置的计算及影响因素

来源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白内障摘除手术的同时往往联合植入与术眼相匹配屈光度数的人工晶状体(IOL),以期达到术后恢复患者最佳视觉功能的目的,但术眼的实际屈光度与术前预测值之间经常存在一定误差,术后屈光误差的重要来源之一是术后植入眼内的IOL预期位置发生改变。为了提高对术后屈光情况预测的准确性,Holladay提出在IOL屈光度计算公式中引入"IOL有效位置"(ELP)这一概念。计算ELP时纳入的参数及算法差异使IOL屈光度计算公式的准确性存在差异。随着采用多个参数的计算方法及技术应用,特别是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应用,IOL屈光度数计算公式的准确性已显著增加。但ELP还受到眼部解剖结构差异、IOL材料及设计差异、眼科手术操作等因素影响,特别是影响囊袋稳定性的相关因素增加了准确预测ELP的难度。因此,有关术后ELP的变化情况还需不断深入探讨研究,以期获得更加准确的术后屈光效果。本文就ELP的预测计算公式发展情况及ELP的影响因素做一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糖尿病大鼠晶状体混浊的防治作用及其生物学机制。方法选取8周龄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采用随机体重排序法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格列齐特组、低剂量白藜芦醇组和高剂量白藜芦醇组,其中空白对照组10只,其他各组制备糖尿病性白内障模型后各剩余9只。模型组、格列齐特组、低剂量白藜芦醇组、高剂量白藜芦醇组均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内注射法建立糖尿病模型,建模后第3天格列齐特组以2mg/(kg·d)格列齐特混悬液灌胃,低、高剂量白藜芦醇组分别以20mg/(kg·d)和40mg/(kg·d)白藜
目的分析基于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技术光学生物测量仪IOLMaster700评估人工晶状体(IOL)倾斜测量的可行性、IOL倾斜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纳入2018年7—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IOL植入术术后患者185例242眼,其中右眼119眼,左眼123眼。采用IOLMaster700扫描获取眼内IOL位置图像及κ角、α角、角膜曲率、前房深度(ACD)、瞳孔直径(PD)、眼轴长度(AL)等,计算IOL倾斜方向及幅度。采用合并组内相关标准差及
目的应用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S-OCT)评估正常儿童黄斑区脉络膜血管指数(CVI)的分布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连续纳入2021年5—1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6~12岁正常儿童63人,测量其等效球镜度数、眼轴长度及其他眼部生物学参数。并以黄斑为中心,采用SS-OCT血管成像测量黄斑区CVI及脉络膜厚度(ChT),根据ETDRS分区将图像划分为黄斑中心凹区(直径0~1mm)、内环区(直径1~3mm)和外环区(直径3~6mm)。均选取右眼数据纳入统计分析,比较3个环区和
目的系统比较不同人工晶状体(IOL)屈光度计算公式在浅前房白内障患者中的准确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外文数据库MEDLINE、EMBASE、CochraneLibrary以及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20年8月发表的关于IOL屈光度计算公式在浅前房白内障患者中的准确性同行评议文献,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选择不同公式间平均绝对误差(MAE)的平均差(MD)作为观察指标,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篇文献,总计499眼。
目的观察白内障术中不同设计、材质及屈光度的折叠式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晶状体囊袋时的展开形态,探讨不同因素对IOL植入过程的影响。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方法,收集2021年2—8月于陕西省眼科医院日间手术中心完成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IOL植入术的患者1005例。术中实时录像并记录IOL前襻、光学部、后襻在囊袋内展开的形态和时间及手术医师。植入的1005枚IOL中疏水性681枚,亲水性324枚;C襻型733枚,板式272枚;一片式909枚,三片式96枚;预装式620枚,非预装式385枚。比较非常
目的调查四川甘孜藏区50岁及以上人群白内障患病率、手术覆盖率及术后效果等,评价该地区防盲治盲效果。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在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使用可避免盲的快速评估方法(RAAB)对四川省甘孜州50岁及以上人群进行研究。参照甘孜州2010年全国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使用RAAB软件,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5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共5000人,每个人群组为50人,共100个人群组。由2个调查小组进行调查,对所有受检者入户进行视力和眼部检查,调查白内障患病率、手术覆盖率、手术障碍和术后效果
白内障是世界上主要的致盲眼病,其发生和发展的主要机制为晶状体的氧化应激损伤。大量抗氧化基因的表达受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调控,Nrf2氧化防御系统是机体抗氧化损伤的主要防御系统之一。Nrf2信号通路的活性受Kelch样ECH相关蛋白1(Keap1)调控,Keap1介导Nrf2蛋白降解使其通路的激活受到抑制——依赖Keap1的调控方式。不少研究提示Nrf2信号通路还受其他方式调控——非依赖Keap1的调控方式,例如Nrf2的磷酸化、乙酰化等蛋白修饰(PKC、PI3K/Akt、JNK和P300/CB
老龄化常伴有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发生及大脑功能和结构的衰退。白内障术后视觉重建不仅可改善视觉功能,而且会影响大脑的功能和结构;白内障手术能增强内在光敏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对蓝光的有效传输,增加体内褪黑素分泌,从而调节生物节律,提高患者认知水平;褪黑素能激活其相关通路,如Reelin、Notch等,影响β淀粉样蛋白酶的聚集和沉积,减少神经细胞的凋亡,在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尽管临床研究证实白内障术后视觉重建能部分逆转大脑功能和结构的衰退,但其相关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将根据眼和大脑的相互关系,针对白
新生血管是多种眼底疾病的特征性表现,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和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新生血管的形成中至关重要,抗VEGF药物是治疗新生血管性眼底疾病的一线用药,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存在药物半衰期短、需要长期给药才能维持有效浓度等缺点,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医疗风险,降低了依从性,因此寻找一种新的眼内药物递送方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参考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逐渐释放药物的原理,眼部抗VEGF药物缓释系统可在一段时间内持续释放抗VEGF药
尽管现代白内障手术技术不断发展完善,但后囊膜混浊(PCO)仍然是白内障术后导致视功能再次下降的常见远期并发症。既往研究表明,PCO的发生与前囊膜和赤道部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迁移、上皮-间充质转化(EMT)以及肌成纤维细胞的纤维化密切相关。在机制研究方面,近期研究集中于细胞因子,尤其是各类生长因子在上述病理过程中的作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种能够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迁移、细胞外基质变性、血管生成的生长因子。此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VEGF是纤维化、炎症、神经保护等方面的重要细胞因子;近年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