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漪淼胖女孩的电影梦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b20621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剧组后,累啊苦啊的那都是家常便饭,干啥都得付出辛苦,不值得一提,我常说不怕吃苦,就怕吃苦都轮不着”
  11月28日,由刘哲宁、宋斯年编剧,导演王艺珺执导的青春励志电影《星期8》正式上映。该片在演员选择上大胆启用新人,讲述的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
  片中的主角是一无是处的胖妹蒋芜,意外得到神奇手环并获得“星期8”时间。通过手环,冒充天使,追求校草,作弊伪装,成为学校风云人物。然而手环被偷导致一切虚假成功化为泡影,蒋芜终于明白,魔法的意义是成长而非佯装。而王漪淼演的正是这个万事不灵的高中废柴胖妹蒋芜。
  谈到这部电影、这个角色,王漪淼坦言,“这部戏不只教会我演戏,更使我成长。我的特质是不完美,但美好。《星期8》就是献给每个不完美的自己,我已经get到了精髓,希望和我一样的女孩儿都加油。”
  机遇
  一年前的9月8日,《星期8》在北京开机。刘哲宁介绍说,《星期8》剧本历时一年的创作,主人公是一个普通的高中女生,落后的成绩、过胖的体重让她自卑和怯于与人交流,但她同样也有青春期的萌动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一次机会,她得到了魔法,在每周7天之外的额外一天时间——星期8,世界变成了空城,只有自己存在。她利用星期8全面逆袭,成为学霸,整蛊校花,甚至假扮天使与男神成为笔友。然而,当她失去这一切并重新理解和使用星期8时,才明白魔法的作用绝不是投机,而是成长。
  该片大胆启用新人,王漪淼就是刚从南京三江学院毕业的一个“小屁孩”。她回忆说:“大学毕业后,我从江苏来到北京找朋友玩,结果被《星期8》剧组选中了,然后就有了现在的蒋芜。记得当初自己还曾抱怨说,我已经买好了回家的高铁票,因为被剧组选中不得已去退票,还扣了好多手续费呢!”
  至于为什么会被剧组选中,王漪淼脱口而出:“因为我胖,可爱,长得像卜冠今。”卜冠今就是演逆袭后的蒋芜,“选演员的时候,导演其实不太愿意看我的照片,是编剧拿到导演面前的,导演说你们给她化妆了吗?怎么那么像卜冠今,编剧说没有,然后导演说但是卜冠今有虎牙,结果我一张嘴也有虎牙。后来,大家发现我和卜冠今是同年同月同日生,导演听到这个消息都快坐地上了,大家一直问我俩的祖籍,都说我们也许是失散多年的双胞胎。”
  当然,这些因素都是表面的,其实王漪淼从小就是个很感性的人,看个动画片都会看哭,家里人都不敢让她看《还珠格格》这样的情感剧,就是因为她看剧能比演员哭得还撕心裂肺。长大后,她才知道自己的不同,“很多人是作为观众看哭的,而我每次都感觉我就是那个角色,为她悲为她喜。”或许这就是王漪淼能被剧组选中成为《星期8》女主角的最大原因。
  “我就是她,她就是我”
  王漪淼从小生长在江苏徐州,是家里的独生女,家人都很宠爱她,希望她开心就好,“妈妈对我的期待就是永远善良吧!”宽松的成长环境,也养成了她平常比较随性、爱开玩笑的性格。
  “我的左手背上有一道很长的疤,看起来像个刀疤,一直延伸到手背上。那是上小学的时候,被同学的书包拉链划破的,因为我是疤痕性皮肤,所以受伤就会留疤,而且一直都不会消退。每次不知道的人问怎么回事,我都开玩笑地说是上高中的时候帮朋友挡了一刀。从此,大家就成了兄弟,我成了‘大淼姐’。”
  大一的时候,她去看师哥师姐演的一部戏,全场观众都在大笑,唯独王漪淼没有笑,而是演员还没哭她却先哭了,当时就有一位师哥说:“你注定是演员!”谈到这里,王漪淼不无感慨地说:“可能真的是命中注定吧!既然当了演员,就要好好努力,好好吃苦,努力做人,努力演戏!”
  开拍《星期8》之后,王漪淼说对于刚毕业的自己来说,真的是什么都不懂,“我不会演戏,不了解剧组,甚至连规矩、为人、处事……都不懂。突然间让我挑大梁,我感觉所有人都跟下注一样。或许大家都没想到我真的是一张白纸,我在拍戏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可以说都是史诗级的,又傻又好笑。我可以在开机仪式的发布会上不化妆、不洗头,也曾因为安慰一个哭泣的女孩子而误场了,结果被骂……我在剧组就是个幺蛾子,动不动就闯祸,每天整两出,跟一日三餐一样平常。”
  她坦言,“进入剧组后,累啊苦啊的都是家常便饭,干啥都得付出,不值得一提,我常说不怕吃苦,就怕吃苦都轮不着。”因为拍戏任务重,王漪淼进组准备的鞋是36码,后来脚肿得只能穿38码。
  刚进剧组的时候,王漪淼还被人叫做温室的花朵、小公主,后来大家都说她长大了。至于怎么挺過来的,她说自己不懂什么叫院线女一,也没图什么,只知道导演和编剧等很多人都对自己好,不能对不起他们,不能做不到。“编剧从来不和女演员说话,但是第一次和我见面竟然聊了一小时,虽然说的全是我听不懂的好莱坞剧本,但他说,我是上天赐给他们的珍宝。”
  王漪淼说:“我和角色,我就是她,她就是我。而这部戏不只教会我演戏,更让我成长。”
  不完美,但美好
  《中华儿女》:在您的眼中,《星期8》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您饰演的角色有什么特质?
  王漪淼:导演说《星期8》是披着少女外衣成长的故事,十分震撼人的内心,我自己真的是被打动过无数次,这才是我们该有的青春,哪怕有伤痛也正能量。我觉得《星期8》就是献给每个不完美的自己,我已经get到了精髓,希望和我一样的女孩子都加油。我的特质是不完美,但美好!
  《中华儿女》:您在乎自己的胖吗?会不会减肥?
  王漪淼:当然在乎,尤其我超爱美的。其实我一直都在减肥,“星期8”的魔法对我奏效了,从去年拍完《星期8》到现在瘦了三十斤。所以我真的是蒋芜。
  《中华儿女》:您喜欢什么样的影片或者电影人?
  王漪淼:我喜欢有意义的,走心的影片。我不知道自己特别喜欢谁,之前对电影人没有太多地去了解,但是看了《无人区》之后,余男演被活埋的戏都没有用替身,我当时就想,我以后也不用替身。我们在拍《星期8》的时候,有一次突然下大雨,天气特别冷,大家都穿上了棉袄,导演很不忍心,问我“孩子你能不能淋雨”,我说“能”,然后就有了雨中跑步的戏,拍出来的效果非常好。
  《中华儿女》:您希望自己是什么状态?又期待什么样的作品?
  王漪淼:在《星期8》剧组里,导演有一次指着盒饭告诉我说,“看看这个一次性餐具,以后不要当一次性演员。”我当时不太懂这话的含义,还因此难过了半天,以为导演在说我不行,后来导演鼓励我去演戏,我才知道是要我好好当演员。我希望自己永远保持一个孩子的状态,简单而纯粹。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看,我觉得接地气儿挺好的,想保持,虽然运气好当了演员,但是自己不想被大环境改变。包括演戏也是,不管是女一,还是配角,只要是适合自己的,都是好角色。其实我很想演武戏,因为我一直被誉为“灵活的胖纸”,我会跳舞的,想施展拳脚,就是威压估计得多吊几根。
  责任编辑 梁伟
其他文献
阿堵物是西晋王夷甫对钱的代称,后来人延用至今。钱,十分特殊,似乎每时每刻都能衍生出无数的故事。  小学三年级,新学期开学的那天,我把2块5毛钱的学杂费丢了。当时这可是一笔大钱,内心百般不安。下午,一位姓贺的老师在班上发问,谁丢了钱吗?我举起了手。老师问我什么样的面值?一共几张?我一一准确作答后,“巨资”失而复得。那天,老师顺便讲的“拾金不昧”这个成语,裹挟着那一整天的惶恐,深深地植入了一个少儿的内
期刊
由中国侨商投资企业协会、山东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等单位主办的第九届华商企业科技创新合作交流会于11月28日在山东济南开幕。国务院侨办副主任谭天星表示,本届“华交会”以“动能转换,合作共赢”为主题,紧紧围绕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搭建华侨华人工商实业界、科技界人士合作交流的平台。  “数千万华侨华人蕴藏着丰富的智力资源和巨大的发展潜能,是中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
期刊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日前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第十七届大会,现任总干事李勇正式获得连任,开启其第二个4年任期。  2013年6月,李勇高票当选工发组织总干事,成为首位担任联合国专门机构负责人的中国内地官员,如今成功连任,将带领工发组织迈向下一个4年任重道远。他认为,未来4年,工发组织仍面临不少挑战,如全球减贫任务、执行气候变化协定以及工发组织自身业务和思想觀念不断创新等。如何帮助最不发达国家实现减贫目标
期刊
北京时间2017年11月30日凌晨2点,《自然》杂志首次在线发表中科院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DAMPE)的探测成果:“悟空”卫星的科研人员成功获得了目前世界上最精确的高能電子宇宙线能谱。  而其中的数据表明,宇宙空间中存在着“质量为1.4万亿电子伏左右的新物理粒子”。科学家推测,它可能就是人们长期以来寻找的暗物质。这是继2015年12月17日“悟空号”成功发射以来,中国人第一次用自己的卫星,
期刊
中国科学院近日在北京宣布,2017年选举产生了61名新当选院士及16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新当选的6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男性58人,女性3人,平均年龄54.1岁。中国科學院院长白春礼说,新当选院士要积极做科技创新的领跑者、青年英才的培育者和科学精神的传播者,以当选院士为新的起点,继续攀登科技高峰。
期刊
“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一字之变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既反映了我们过去所走过的道路,也规定了面向未来的目标和任务。中国共产党人再次出发,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开始新的征程  2012年11月8日,北京某高校。  9时,中共十八大准时开幕。阶梯教室里的同学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屏幕,共同见证这难忘的历史时刻。一位学生党员表示:“我关注的是这次报告与十七大报告的差别,比如用了哪些新的语言
期刊
李历对书画的领悟,不是旧纸中的冰冷山水,而是鲜活的时代生机;他渴望传达的,也不只是中国传统文人的陋室别韵,而是“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满怀希冀的田园生活  “自二零一三年初,近四年时间,我醉心于我的《百草集》。我爱平凡。我笔下的花草们,生在山,山不太深;生在田,田亦不肥。随处可见,真正‘寂寞开无主’,随手可采。” 2017年孟夏,画家、东山书院院长李历在自己的《百草集》后记中写下这样的
期刊
在未来化妆品发展中,郝长义认为,应当充分利用中国五千年的中医药文化,“就如同青蒿素一样,其背后是一种中华传统医药文化”  盛气凌人的酷暑,丝毫不影响他内心的平静清凉。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处既简约现代又具悠然古意的辦公室,记者见到了叱咤国际化妆品界的大佬——郝氏国际化妆品集团董事长郝长义。  随着中国传统医学日益获得关注,并且不断走出国门,得到海内外人士的认可,郝长义对于追求纯植物化妆品的“执念”重新得
期刊
11月28日,由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并重组的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正式成立。据悉,重组后的国家能源集团资产规模超过1.8万亿元,拥有33万名员工、8家科研院所、6家科技企业,形成煤炭、常规能源发电、新能源、交通运输、煤化工、产业科技、节能环保、产业金融等8大业务板块,拥有四个世界之最,分别是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公司、世界最大的火力发电生产公司、世界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发电
期刊
在传统中学古求异,巧妙地在中国生宣上将西洋油画与中国画技法结合起来,创造出独特的生宣中国画法  采访过很多位画家,或油画、或国画,风格不同,特点各异。当李关生的采访日程摆在眼前,记者并未过多留意。见面当日,在中华儿女艺术研究院天津分院的创作室内,李关生坚持邀请记者先看作品再攀谈。这一看,不必多言便知道这位画家与以往的皆不相同,生宣、工笔、油画、泼墨、抽丝,各种不同的画别画派材质手法集中在一幅作品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