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票的艺术考量与商业价值研究

来源 :美术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l_w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个性化和多元化逐渐凸显出来,人民大众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藏书票艺术以其高雅的实用性、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别具一格的艺术情韵深得人们的喜爱。近年来,这门艺术在中国市场有了长足发展,其商业价值亦在不同种类的文化交流活动中逐渐提升,具有较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关键词】藏书票艺术;意境情趣;艺术考量;商业价值
  20世纪30年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成为当时现代化萌动的社会基础。世界现代化的起始动力在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这在中国也是如此。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要求根据现代化进行政治民主和经济文化上的变革,新兴知识分子阶层迅速增长,归国留学生构成社会领导阶层的重要部分,如鲁迅、蔡元培、胡适、丁文江、詹天佑、陈省身、颜惠庆等人均成为学术界和社会活动领域的领军人物;或发展经济、开明政治,或重视文化、提倡教育,都对现代化起到了不同程度的推动作用,也为现代化萌动提供了广阔的社会基础。也在这个时候,藏书票开始传入中国,由鲁迅提倡,一批年轻的版画家,如力群、杨可扬、李桦等开始传播和制作藏书票,当时一些有名的作家郑振铎、郁达夫、叶灵凤等都有自己的藏书票。1935年,版画家李桦出版了《藏书票特辑》,这是中国藏书票集合的第一本出版物。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藏书票的知名度也得到很大的提升,在知识分子当中得到一定应用。这一阶段我国的藏书票的设计者,主要是版画家,他们在传统题材上有所创新,把民族民间特色融入了藏书票的设计。
  一、藏书票的艺术考量
  作为贴在书的扉页或书尾的装饰,中国传统的藏书印与西方藏书票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中国,人们不仅大量使用藏书票,而且也一直热衷使用藏书印,并没有放弃藏书印。因为中国古代印章篆刻技艺十分发达,加上传统宣纸柔软透薄富于涩感,因而使用印章雅致含蓄,别具东方美感。
  中国藏书票注重东方神韵的营造,强调彰显文人意趣和个性,多以意象创作为主体,借景生情,含蓄而富有诗意;以线造型、大刀阔斧,画面洗练,富有写意的概括简洁之美;技艺上采用多套色木版,色彩明朗,十分醒目。具有东方文化品位的书票,颇得欧洲收藏家的钟爱。现当代的藏书票则讲究构图风格丰富多变:风格上现代抽象与古朴典雅并存,追求套印色彩的丰富细腻以及线条之灵活变化。老版画家杨可扬设计的藏书票,是传统藏书票的代表,其风格质朴厚重,大巧如拙(见图1)。
  藏书票的创作和交流向来是文人间的闲情逸致,这也是中国藏书票的意境情趣。我们还可以分析我国其他一些中青年藏书票设计师的风格,如:陈雅丹的藏书票体现了知识分子特有的气质;曹文汉的人物肖像藏书票,以黑白色单纯线条刻画的人物惟妙惟肖,独具意趣之美;白逸如的藏书票构思新巧,古色古香;何柳生的则色彩艳丽,极富装饰性;倪建明的藏书票风格幽雅抒情,线条简单大方,粗浅笔画就能让蕴含的深意跃然纸上(见图2)。欣赏这些争奇斗艳、各具匠心的藏书票,无疑让人赏心悦目,开阔了眼界。
  二、藏书票艺术在中国的市场现状
  改革开放几十年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目前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时期,各种艺术与社会的关系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艺术门类竞相绽放,藏书票艺术创作在这种大背景下也有了相当的发展与进步。因此,近20余年藏书票艺术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与早期的情况已经完全不同,无论是创作者的人数,作品数量与质量,还是收藏与研究者的群体,以及各大中小学校的参与度都有所提高,藏书票的跨文化交流与内部交流活动也日益频繁起来。
  1984年8月中国32名版画家的56枚藏书票首次参加在民主德国魏玛市举行的“第20届国际藏书票展”;1986年8月24日中国在上海举行了“首届中国藏书票展”,闭幕后,巡展无锡、合肥、广州、昆明、重庆、乌鲁木齐、西安、郑州、通辽、伊春、大连、北京12个城市,有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共有532位作者的1117件作品参加展览;以此为标志,中国开始步入到了国际藏书票舞台,以后每隔两年都会举办中国及国际藏书票展。尤其值得一提的几次展览有:1988年5月4日在大连举行的“第二届中国藏书票展”,展出了除西藏、台湾之外地区的1056件作品,并召开了“首届全国藏书票艺术研讨会”;1988年8月24日在丹麦举行的“第22届国际藏书票大会暨藏书票展”,我国43位作者的129枚书票入选,在此次大会上,中国藏书票研究会正式成为国际藏书票协会新成员。
  2000年8月20日至23日在美国波士顿举行“第28届国际藏书票大会暨国际藏书票展”,来自世界各国的351位艺术家的459帧作品参加了展览,中国105位艺术家的108帧作品参展,入选人数占三分之一、作品数量占四分之一,占世界首位。我国梁栋、张家瑞、刘硕海、董小庄、刘琛、罗伦张、张子虎、左焕章等14人参加了大会。大会主席杰米斯·基南说:“中国藏书票作品熟练的运用了很多技巧,从丰富多彩的木刻和剪纸藏书票,到经电脑辅助设计的藏书票,形式多样。最有意义的是这些藏书票,共同分享了一个主题,就是在新世纪努力支持世界和平,这些艺术家通过对藏书票的喜爱,共同展示出对未来热切的希望。”最激动人心的是,第32届国际藏书票双年展于2008年在北京世纪坛隆重召开,共有42个国家和地区的1050位艺术家寄来作品,评选出831位国际藏书票艺术家于2006年至2008年间创作的藏书票作品。目前,中国藏书票已经成立艺术委员会,全国会员众多,有三百多人,主要分布在沿海发达地区,设计、创作、收藏和展览活动也已经形成规模。
  三、藏书票艺术的商业价值
  目前藏书票艺术在中国的市场发展并不平衡,大致可以这样概括:沿海发达,内陆滞后;北方发达,南方贫乏。北京、上海、天津是中国藏书票艺术发展最成熟的地方,不仅有数量较多的藏书票艺术家,有很好的协会团体,而且定期组织和举办各种藏书票展,是目前国内各项藏书票活动的中心。除此之外,全国各地的藏书票事业也在蓬勃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有些地方将藏书票创作引入艺术类高校的教育,对藏书票的普及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这种艺术的普及带来的是市场前景和商业价值。藏书票有没有生命力,市场是检验的标准之一。在国际藏书票展上,世界收藏家和艺术家关注的焦点是东欧各国的藏书票作品,因为市场火爆,设计藏书票成为东欧许多非常知名的版画家的主业。藏书票创收成为不少版画家生活的主要来源,甚至终身为业,有个别的藏书票设计师其个人设计的藏书票有千种以上,这不能不让我们赞叹不已。对比之下,中国的藏书票艺术品市场就显得相对冷清。然而令人惊喜的是,近些年来,中国的藏书票艺术品的市场也慢慢的建起来了,为了藏书票的繁荣,很多机构和个人都开始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印制精美的藏书票纪念册。1998年,北京大学出版了三套《纪念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藏书票》作品集来纪念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售价一百元,两个月后,这套藏书票作品集升值到了三千元,成为我国藏书票历史上市场化可供思考的事件;2001年8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发行了有24枚藏书票的《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季羡林藏書票》,市场反应良好。   近幾年出现的藏书票集有:《北京图书馆90周年纪念藏书票》《西冷文化藏书票》《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一百周年藏书票》和《中外著名文学家木刻版式画藏书票》等,印制都很精美;南开大学80周年校庆、清华大学90周年校庆时都出版了藏书票纪念册。值得一提的是,由学苑出版社出版的知名年画家白逸如女士《如意集》藏书票集,在拍卖会上,以2.8万元成交,远远高于1万元的底价。《如意集》印行五十部,藏书票收藏价值由此可见一斑。当然,藏书票有很多的方式与市场接轨,发行纪念册只是其中的一种,藏书票有相对不那么俗气的实用功能,这也对出版社具有一定的吸引力,2001年三联书店出版的《钱钟书集》限量典藏版,随书推出了三枚藏书票,很受读者欢迎;著名画家黄永玉最近几年出的书,几乎每本书都有一张藏书票,这些活动不仅推动和宣传了书票的发展,对扩大图书销路也有很好的作用。
  据上海弗闲斋藏书票馆资料记载,在“2003年秋季书刊拍卖会”上,“二十世纪藏书票”以4万元成交出让落锤。其时某中国著名拍卖公司邮品钱币部负责人分析,“目前藏书票的拍卖市场还不成熟,拍卖也较少,藏书票的价值还主要在学术和收藏上体现,进入流通领域的时间也不长,形成经济价值还有待时日。”当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陈雅丹也分析,“在目前中国藏书票收藏家比较少,称得上大收藏家的更少,也就是三五位,社会上普及有一定难度。”2008年3月,嘉德四季第十三期书间精灵藏书票专场拍卖会上,让人觉得惊喜的是,285件拍品,成交171件,成交比率60%,总成交达51.6万元人民币。特别是中国藏书票共有拍品91件,成交85件,仅流拍6件,成交比率达95.6%。而且大部分成交价格都超过估价,中国老书票《叶灵凤藏书票》成交价格达到人民币:22,400.00元。在这场拍卖会上,中国美术家协会藏书票研究会推荐的29位艺术家的藏书票精品,都卖得不错。到2008年10月第32届国际藏书票大会,藏书票的单价又提升了,说明藏书票在中国发展的速度很快,中国的收藏家,也慢慢认识到了藏书票的收藏价值。
  “名家”藏书票和“精品”藏书票是目前藏书票收藏市场的主流,收藏家们非常青睐像中国老前辈王琦、赵延年、彦涵、李桦等一流版画家们的套印木刻藏书票作品,因其图案优美、构图圆满、有中国传统文化情趣和内涵。不过从藏书票的价格而言,和其他艺术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造成藏书票创作缺乏积极性。虽然如此,藏书票的价位还是在慢慢抬升,从一般几十元到几百元几千元不等。国外一张名家藏书票可以卖到几百上千元,国内的一些名家也渐渐接近这个价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个性化和多元化逐渐凸显出来,人民大众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高雅的实用性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使藏书票得到人们的喜爱,浓厚的装饰趣味又使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同时与国画、油画等画种相比,藏书票的价位又低廉得多,这为收藏藏书票提供了极好的契机。因为低价入手的艺术品,只要商业价值的发展前景良好,那么价格的提升空间更大。
  注释:
  *基金项目:2016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方寸之间的文化自觉——藏书票”阶段性研究成果(KY2016LX 443)。
  参考文献:
  [1]王琪.方寸间之饰道——谈藏书票装饰[D].北京:北京印刷学院,2009.
  [2]督忠跃.藏书票艺术发展困境的突破[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
其他文献
邢煦寰同志,是我山东大学的校友。攀大一点说,应是我的小学弟。因为他是1961年从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的,我则是在1953年就离开母校了,后来我在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毕业,听说他
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学改革方面却存在这样那样问题,高职体育教学不能满足高职学生的体育需求,而且很多高职院校只注重的职业技能的培训,而忽视了体育教学对学生身体健康重要性
【摘要】风俗画人物具有诸多特性,它的人是处于活动事象中的人;是普通的人;人物表现情态重于神态;时代和地域及民族特征重于个性特征;人物表现形式语言具有多样宽泛特征。探究其特殊性,能够使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和把握风俗画人物表现,丰富风俗画理论建设和服务于创作实践。  【关键词】风俗画;人物特性;表现  风俗画在《辞海》(艺术分册)中的定义是:“以社会生活风习为题材的人物画。”可见风俗画属于人物画的一种,
月日新疆伊犁霍城县宣布:“中国·霍城第五届国际薰衣草文化旅游节”将于月中旬举行。“中国美丽田园”、“国家级”解忧公主薰衣草园作为重点景区为景区节庆活动亮点推介。  每年的中国·霍城第五届国际薰衣草文化旅游节,已经成为霍城面向新疆、面向全国、面向世界宣示独特文化风情、独特旅游资源的例定节日。历经五年,霍城的薰衣草文化旅游节已经成为一个最具综合带动性、极富影响力的特色节庆品牌。  节庆活动期间,解忧公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我很庆幸,我能成为一位幼教工作者.当我踏人这个岗位的那天起,我就尝试着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和孩子们一起成长.rn著名的幼儿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曾说,“心理障碍会建造
摘 要:高校资产是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基本物质保障,是高校跻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具体体现和重要支撑。由于历史遗留问题,高校资产管理积弊诸多,在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进程中一直处于缺位状态,主要表现在:意识淡薄,资产保值增值乏力;体制松散,缺乏规范;手段落后,效率低下;基础工作不牢,账实不符。在当前“双一流”建设过程中,针对高校资产管理的缺位分析,进行相应的补位势在必行。借鉴组织文化理论,将补位逻辑细
四步导学法是一种比较科学、简便且可操作的教学方法,包括定案、预习、导学、提升。在四步导学法中,教师从传统的灌输者变成引导者,学生从传统的接受者变成学习者,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那么,四步导学法在中学历史课中如何运用呢?  定案。教师在授课前首先要构思本课的知识结构、重难点,特别是要考虑课前学生预习内容设计以及课堂合作探索部分设计,这两个内容要体现趣味性、知识性、逻辑性的有机结合
期刊
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课堂知识,还应让学生在学习中提升思维品质。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科学设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1.巧用趣味导入,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  学习“密度”一课时,我先拿出一个黄色的戒指,让学生猜一下它是不是黄金做成的。学生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想了各种办法进行验证,如用牙咬一下判断它的硬度,用手掂量一下感觉它的分量,但是这些方法都不够科学,我让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