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成长的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来源 :陕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hy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7月,安康市汉滨区汉滨高级中学的张乐收到了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录取通知书,给整个家庭带来了阻断贫困的希望,张乐梦圆高考的背后是汉滨高级中学精准帮扶政策的成果体现,也是陕西省教育系统精准资助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陕西省教育厅把学生资助作为教育扶贫的一项重要工作,以建立精准化落实贫困学生资助机制为突破口,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失学”,全力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战。
  精准识别,落实“一个不少”
  如何把资助金精准地送到每一位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手中?掌握学生详细信息是关键。为了把建档立卡家庭学生精准资助做精做细做实,做优做亮做强,实现建档立卡家庭学生精准资助全覆盖,从2017年4月起,陕西省教育厅研发了“陕西省精准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大数据实现了全省建档立卡家庭学生精准资助全覆盖,兑现了党和政府“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
  精准资助系统是各级教育、扶贫等部门和各地各校统一实施建档立卡家庭学生精准资助管理的信息化平台,涵盖全部学段、全部资助业务和全部学生,包括实施管理、资助业务、控辍保学、贫困大学生初次就业等主要管理功能模块,并具有对学生信息核对、审核、补录、重复信息处理等功能,通过严格高效的信息核对、审核程序,确保不漏一名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实现了全省符合国家资助政策的建档立卡家庭学生精准资助全覆盖。
  各市县教育局把摸清贫困学生底数作为“精准资助”的重要环节。每学期,宝鸡市陈仓区教育局在与扶贫、民政、残联等部门对接的基础上,采取分镇(街)、分学校负责包抓的办法,通过从上而下、自下而上,反复摸底核对,层层把关,建立区、村、校三级《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教育扶贫精准资助基本信息台账》和《落实台账》,确保数据准确无误,信息更新及时,做到建档立卡户学生基本信息清楚实用,政策落实“一个不少”。
  针对异地就读学生人数多、分布散,资助情况无法掌控,生活学习情况无法了解的现状,延安市志丹县教育局研究制定出台了《全面加强异地就读建档立卡户子女资助政策落实与控辍保学监管办法》,全面加强了对异地就读学生全方位监管,要求四方责任人要对其监管的学生建立信息台账、做好回访记录,每月至少回访1次,教育督导室2名督学主要通过学生或家长抽查四方责任人监管落实情况。通过强有力的措施,全方位的跟踪,使异地就读学生资助政策按时享受,义务教育阶段无辍学学生,通过人文关怀使他们“虽在异地,犹如在家”,充分让学生和家长感受到党的关心与关爱,激励学子成人成才。
  精细服务,让好政策惠及更多家庭
  便民雨伞、医药箱、手机自助充电站、饮水机、自助饮品服务机、无线网络,每当要办事的学生及群众走进汉中市汉台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都会被这些“便民设备”所感动。
  “想群众之所想,强化细节服务,让更多家庭受惠”是各市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以及相关负责人的工作理念。为了让资助政策被更多的学生和群众了解,宝鸡市金台区突出重点,开展针对性宣传。抓住重点人群宣讲,在校园内开展“上好资助两节课”活动,让新生了解现阶段资助政策,让毕业生知晓下一学段可以获得的资助情况,特别是对高中毕业生做到心中有数,提前准备;抓住时间节点讲,利用春节前后、“三下乡”、古庙会、纳凉晚会、主题纪念日活动人群集中时间宣传,着力提升教育扶贫政策的知晓率和政策落实的满意度。
  在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时,由于西部山区群众交通不便,为了克服申办人数多、时间紧、任务重等实际困难,宝鸡市陈仓区通过抽调人员、招募大学生志愿者为病残家庭提供上门服务,坚持早上晚下、中午轮班、节假日不休的工作制度,设立“咨询服务处”,安排引导员、咨询员热情服务耐心解答,保证符合条件的学生、家长来一次就能办完所有手续。
  每年的7、8月份是各市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最忙碌的时期,在炎炎烈日下,总能见到他们的身影,或在各镇村干部的引导下,到考上大学的农户家去实地核实学生家庭实际情况,或在田间地头与学生及家长促膝交谈,及时搜集资料,回来加班汇总整理。
  留坝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杨凤华,近两年奔赴各镇(办)、村组巡讲教育脱贫攻坚政策70场次,发放教育脱贫宣传单、宣传画2万余份,制定了《留坝县万名教师大走访活动实施方案》,各校及局属单位分别按照实际制定的实施方案,到本辖区贫困户学生家走访,宣传教育资助政策,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保证了政策宣传到村、到户、到人,提升了群众对教育扶贫政策的知晓率。現在留坝很多在校就读的学生家长都听过她讲解教育扶贫政策,许多学生家长感激地说:“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这些家庭困难的子女能继续上学,获得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像杨凤华这样奋战在精准资助工作一线的教育人还有很多,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让更多学生享受到了资助,帮助困难家庭走好了用教育阻断贫困根源的关键一步。
  除了在资金上支持,各个学校也加强对学生健康成长全方位的“精准资助”,延安市宜川中学在对由贫困学子组建的“圆梦班”的培养上,就注重对学生健全人格、家国情怀、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培养。西安工业大学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学生往往因无力负担相关费用而失去海(境)外交流学习、开拓视野的机会。2019年3月,学校首次启动“卓越海外计划”,通过提供短期海(境)外学习的机会,让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双重教育环境中形成国际化视野,从而走向更广阔的人生。
  资助育人,感恩与关爱随行
  曾在黄龙县职教中心就读的贫困学生刘飞,在顺利完成高等院校医学专业的学业后,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家乡条件艰苦的基层医院,现在他的医术水平在百姓中享有一定声誉。像刘飞一样,很多曾就读于黄龙职教中心且接受过学校资助,完成学业的学生都回到了家乡,为家乡的建设贡献青春的力量。
  毕业于陕西警官职业学院的周月通过公务员招录考试,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人民警察。上学期间,周月受到国家政策的资助,顺利完成学业,减轻了家庭的负担。正是如此,他三年来始终坚守初心,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在校坚持做义务劳动,主动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热心帮助同学老师,用自己的行动回报社会、回报母校、回报父母。
  这些以感恩之心来建设家乡、回报社会的学子们,正是在家庭经济困难时期通过学生资助政策得以成长成才,才有了和其他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和进步的机会。
  陈宝生部长曾指出:“学生资助必须坚持育人导向,将育人作为资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长效机制,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陕西省各级教育系统开展的精准资助工作,用事实和行动真正落实了陈部长的观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资助育人全过程。
  “王老师早,我小女儿上了半年班,攒下一万多块钱,叫我先来还贷款。”据了解,淳化县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受助学生父亲刘国庆(化名)一大早就来到了县资助大厅。淳化县在开展助学贷款中主动将诚信教育融入工作中,助学贷款连续10年回收率100%,该中心连续八年被省、市、县教育主管部门分别授予“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
  据淳化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人王恒介绍,学生办理贷款前要手写一份200字左右的困难申请书(无需盖章),让学生“如实概括描述本人就学和家庭基本情况,重点说明申请贷款详细、困难原因和家庭重要成员联系地址及电话,并承诺在校好好读书、毕业后按时还款”等内容,既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办理助学贷款的诚意,又加强了受助学生诚信教育。中心借助现代媒体主动服务学生,做好诚信教育宣传工作。同时,全天候回复学生办理助学贷款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主动通过老师们的言传身教来感染受助学生,用良好的互动服务过程来加强对受助学生诚信教育,促使学生诚实守信品格的养成,最终达到资助育人目的。
其他文献
本刊讯 11月13日至14日,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在西安外国语大学组织召开了全省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安全“三防建设”培训推进会议。省委教育工委委员张玉明讲话。  会上,对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关于落实校园“三个100%”建设要求和中省相关文件精神进行了传达学习,各地市主管學校安全工作的负责同志分别就本地当前“三个100%”总体推进落实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汇报,对下一步采取的工作措施进行了交流,对陕西省中
期刊
1917年4月,伟大领袖毛泽东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以“二十八画生”署名的著名的体育论文《体育之研究》。在这篇文章中,他强调了体育之于个人、之于国家、之于民族的要义之所在。主席讲“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一遍又一遍地读过《体育之研究》,深感主席的论述是多么的深刻系统和卓有远见,带给我诸多的反省和思考。  体育教育是我一直挂在心上,但没有做好的事情。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
期刊
西乡县辖17个镇办、215个村居,总人口41.6万,有贫困村117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1959户9129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家庭11251户14422人,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7303户8252人。近年来,西乡县狠抓控辍保学、扶贫育人、均衡发展,努力保障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人人“有学上”“上好学”“学无忧”,从源头上斩断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以控辍保学为目标,精准落实政策,确保“有学上、不
期刊
本刊讯 近日,中国(陕西)高等教育展开幕式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国民经济成就展览馆工业馆前广场举行。陕西省委副书记贺荣出席“中国节”开园仪式并致辞,宣布陕西高等教育展开幕,并与俄罗斯联邦国家杜马教育委员会副主席图托娃·拉丽莎·尼古拉耶夫娜等人视察参展的陕西高校展位。省委教育工委书记董小龙对陕西高校进行了推介。  賀荣指出,教育是中俄人文交流的重要领域,希望陕西教育抓住莫斯科“中国节”机会,进一步加强与
期刊
2020年为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有效实施,加强高校网络工作队伍建设,按照教育部的安排,陕西省高校将结合实际启动“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培育支持计划”,着力培育一批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网络育人工作骨干。  “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培育支持计划”主要面向各高校在编在岗的教职员工,包括思想政治工作干部、党务工作干部和专业课教师等。入选培育支持计划的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将承担理论宣传教育、网络热点阐释、网
期刊
地处秦巴腹地,位于陕西南部的汉阴县,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是享誉世界的“三沈”(沈士远、沈尹默、沈兼士)故里,享有油菜花乡、富硒之乡、陕菜之乡、书法之乡的美誉。该县采取“强化双线推动、落实三项保障、实施三大举措”的“233”模式,从2016年秋季起在全市率先推进国学经典进校园工作,把国学融入到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让中小学生汲取国学经典中的营养,已成为新
期刊
近日,陕西省教育厅等九部门联合印发《陕西省中小学生减负实施方案》,严禁以各种名义组织考试选拔学生,严禁设立重点班、实验班,不得随意要求学校增加专题教育内容,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学业负担。  《方案》要求,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足开齐规定课程;不得随意提高教学难度和加快教学进度,杜绝“非零起点”教学。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严禁以各种名义组织考试选拔学生,严禁将培训
期刊
本刊讯 201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陕西师生通过收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举行文艺汇演、诗词大赛、书画摄影展、观影等活动向祖国告白,欢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青春朝气和拳拳之心,礼赞亲爱的祖国,讴歌伟大的时代。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临之际,宝鸡市渭滨区职教中心举行了庆国庆文艺汇演,宝鸡市长岭中学举行以“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悦动青春、逐梦前行”为主题的庆祝国庆
期刊
9月16日至22日,陕西省教育系统开展2019年陕西省第六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  9月17日,由省教育厅牵头组织,全省各中小学校和高校围绕“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主题,陆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校园日活动。  陕西理工大学在线上和线下开展了一系列网络安全宣传活动。学校在官方网站上开设了网络安全宣传专栏,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从如何预防电脑病毒、国家网络安全法宣讲、
期刊
寸烛微光短,匠心师意长;无声春雨细,润物秀风光。“我的职业和我的学生是太阳最灿烂的一束光辉,我用心血呵护守望。”这是石泉县熨斗镇茨林教学点教师贾仕辅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和诠释。贾老师三十六年如一日,执着而痴情地守望着他心中的那一束阳光,谱写了一曲乡村教师扎根山区促脱贫的动人之歌。  贾仕辅,1964年出生在石泉县熨斗镇板长村。该村地处石泉县最偏远的地区,土地贫瘠、闭塞偏僻、贫穷落后。为彻底改变童年苦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