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差异下的思想政治教学改革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jz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实施已近十年了,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仍面临诸多困境,其中很普遍的现象是:学生不愿意学政治,教师无论怎么讲都像一味的说教。如何解决这一困境呢?研究学生个体差异,坚持个性化教学是一重要途径。
  关键词:中学生 说教 个体差异 个性化教学 改革
  担任高中政治教师八年来,我深知做一名教师难,做一名好教师更难,做一名好的政治教师更是难上加难。为什么呢?我深入思考之后,找到如下原因。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中学生。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是独立感、成人感特别强,由此带来的对管教、说教的反抗性极其强烈。因此,教师只是一味地说教,他们不仅不会信服,反而引发对教师的不信任,甚至产生对政治教师的反感、厌恶。学生都厌恶政治教师的话,那么,我们课堂就是“自编自演”“自说自话”“无趣”“空洞”的代名词了。这就是政治教师们最气馁的局面了。那么,我们政治教师该如何走出困局呢?我认为,研究学生个体差异,坚持个性化教学有助于解放政治课堂。
  一、中学生在政治课堂中的差异
  1.学习态度、习惯差异。中学生在许多学科基础上是有差异的。但是,政治科目本身并没有基础差别,有区别的是学习态度、习惯的差异。如很多学生上课做不到认真听讲、记笔记,课后也不能及时巩固知识、完成作业等。
  2.学习方法差异。同样是学习很认真的学生,学习方法但是千差万别的。不同的方法,效果也是有差别的。在我的学生中,很多学生普遍使用机械记忆方法,而不是理解记忆或者意义记忆,由此导致很多学生对于掌握相对晦涩的政治理论很是头疼。
  3.课堂积极性、主动性的差异。譬如,在回答问题上,有的学生会但不参与,而有的学生很积极,但是很容易出错。
  4.课外知识丰富程度的差异。政治课堂对课外知识的要求比较高,使得课外知识比较丰富的学生对于政治课的兴趣大一些,课堂表现活跃一些。
  二、制定个性化教学策略
  研究个体差异的目的是指导制定相关的个性化教学策略。我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个性化的教学策略。
  1.坚持分层教学。这就要求教师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分层编制学案。在编制学案的时候,教师在设置问题和练习时要考虑基础性、典型性、重要性,同时还要充分体现层次性,即要充分照顾到不同基础的学生,充分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设置学生练习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情给题目设置级次。我们让希望能得到60分的学生要做好A级题,让希望能得到80分的学生要做好A级和B级题,让希望能得到90以上的学生在掌握A级、B级题的基础上要主动探究掌握C级题。布鲁姆曾说过:“学习中经常取得成功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学习兴趣,并改善学生作为学习的自我概念。”学生只有明确自己知识掌握的达成目标程度,即哪些题一定要掌握,哪些题尽量去理解,才能做到心中有数,量力而行,始终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设置典型题目时,教师可采用一题多变的形式。如政治例题,教师可以多采用变范围、变角度等形式,将问题拓展或逐渐引向深入,在抓好基础的同时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提高优秀学生应变的能力。
  2.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如果我们能让学生认真听讲,自主探究,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都有收获,那么,这样的课堂必定是高效的课堂。课堂上,在巩固双基的时候,教师要尽量先让学习态度、习惯、方法、效能比较差的学生回答。若这个学生能回答正确,教师必须在全体学生面前表扬、鼓励;如果回答不全面,教师可给予引导、提醒。如此的提问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从而督促自己在学习上更加努力。而在做灵活性、创新性题型时,教师则应考虑到相对较好的学生。尤其是课外知识丰富的学生,更是这种题目的主力军。为了不耽误上课进度,我们教师总舍不得将课堂上的“宝贵”时间让给那些暂时落后的学生。久而久之,我们将会永远得“失去”他们。然而,只有大部分学生能学、学会,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有效果。
  3.讲评课上的角色转换。在习题讲评课上,我经常放手让学生做老师。平时的练习题,我在批阅之后,先把错题整理出来,各小组领取任务,分组讨论,讨论后派代表讲解,其他小组质疑,最后教师总结。正规检测后,我还要加上一个环节,即学生自评和互评试卷。我会将具有代表性的学生试题答案(答案组织问题较多的和组织比较完美的两类)扫描到电脑上,做成课件,通过学生自评和互评过程(打分和质疑),将问题较多的学生的审题、答案组织、规范化等问题逐一暴露,然后拿出解答比较准确的和参考答案进行展示。这个过程,没有教师的喋喋不休,却实现了对题目的讲解,又实现了对成绩的反馈。
  4.用心研究每一节课的情意目标,真正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高中思想政治课必修二始终是学生感觉最虚的部分。为什么呢?这主要是因为政治生活的理论性太强,学生总是觉得“假大空”。所以,教师在课前应准备足够的资料,设置恰当的情境和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自学、讨论、探究、感悟、提升,才能真正唤醒学生内在情感,引起共鸣。
  新课程改革已经搞了很多年,改来改去,总有很多困惑在其中。不过,我认为,只要一线教师能够坚持新课改理念,在知识、学生、课堂上下足工夫,总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责编 张翼翔)
其他文献
文竹的叶子细细的、短短的、密密的,紧紧地挤在一起,组成一片片平整的锥形叶片,像一枝枝小巧可爱的松枝。叶片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形成了一片美丽的“翡翠云海”。碧绿的枝干修长挺拔,藏在绿茸茸的“云层”里,在“云层”的衬托下,就像一个个顶天立地的巨人,托起了那片翠绿的“云海”。那“云海”绿得娇嫩,绿得可爱,绿得晶莹。  ——选自河南省南阳油田第五小学三年级刘湑渊《那一片绿云》  春天,小草破土而出,嫩黄嫩
目的:比较丹参减压水提物与常压水提物的物理性质。方法:分别测定两种提取物的比表面积、孔隙率、粒径、休止角、堆密度和振实密度、吸湿百分率,并进行比较。结果:丹参减压提取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是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联系和继承性,又具有一定相对独立性特点的新型教学类型,对它的研究与
音乐教学是整体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对音乐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低.在素质教育的改革影响下,音乐教师要将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充分发
介绍了采用陶瓷技术制备低密度磁记录钡铁氧体磁粉的两条技术工艺。涂卡实验结果表明:传统陶瓷法工艺可以制备出适用于磁卡,标证等的钡铁氧体磁记录磁粉。
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出以目标实现统领教学内容。各地、各校及教师都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形式和方法,达到课程学习目标
所谓启发式教育,是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的办法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启发式教育不仅是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教学原则和教学观,可以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笔者从实际教学出发谈几点对数学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育的认识。  一、启发式教育的关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