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卫星直播,指的是通过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以大功率辐射地面某一区域,向家庭单元传递电视节目的信息服务。与传统通信卫星相比,直播卫星具有如下特点:卫星波束窄,仅覆盖某一国家或地区;卫星辐射功率大;用户接收设施实施成本低、易于推广普及等。由于具备一次性投入、覆盖面广、成本低、接收方便、节目传输容量大、接收质量和节目质量好等突出优势。据统计,目前世界上48%能看到数字电视的家庭是通过接收卫星直播数字电视信号而实现的,近几年来,垒球机顶盒出货量的60~70%是直播卫星接收机顶盒,预计到2009年,卫星机顶盒年销量将选8000万台,通过卫星直播收看电视节目的用户比例将上升到2/3。
在技术方面,目前国际上主要采用DVB-S或同等水平的技术标准。
由于卫星直播业务正在向多业务、多频道、高清晰度电视发展,DVB组织于2002年启动了新一代卫星广播电视信号传输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并于2005年完成了名为DVB-S2的新标准。与DVB-S相比,在传输性能、业务支撑能力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代表了卫星通信技术领域最前沿的技术水平。目前已得到DirecTV、BSkyB、SKY Italia、Premiere等运营商的支持与应用。
在我国,最新数据显示,目前的4亿户电视家庭中,1.2亿户为有线电视用户,我国的卫星直播业务将与地面数字电视共同发展近5亿电视家庭、近10亿可视人口的广阔市场。
鉴于我国直播卫星项目重大的社会意义和技术难度,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发展规划纲要的明确要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8]79号)和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和国家广电总局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印发2007年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任务的通知》(发改办社会[2007]1082号等有关规定,对于偏远的“盲村”,国家已明确指示将采用卫星直播方式来解决通广播电视的问题。为此,国家发改委将在“十一五”期间安排34亿元资金采购卫星直播机顶盒,对中部地区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盲村”建设给予补助。
经国家发改委批复,我国将发射两颗广播电视专用直播卫星。其中,“中星九号”将于2008年初发射,“鑫诺二号”出现技术故障后,其替代星计划于200g年初发射。据广电总局最新统计数据,该项工程将涉及全国约64万个自然“盲村”,加上其他一些散户,总量将超过2000万家庭用户。国家广电总局计划将通过直播卫星“村村通”节目传送平台,传送47套数字电视和47套数字广播节目。
为此,广电总局委托广科院组织研发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先进卫星广播系统(ABS-S)。作为我国广电系统第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规范,该系统的核心技术是直播卫星专用信号传输技术及信道解调芯片,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总体性能居国际先进水平,可以适应包括数字广播电视信号及交互式应用在内的多种业务需求。
ABS-S技术采用了先进高教的信道编码技术,通过高阶调制、自适应编码调制等手段大大提高了卫星频谱利用效率,有效提升了卫星信号传输能力。
与DVB-S2标准相比,ABS-S在物理层上引入了帧结构,通过同步字、信令、导频手段等辅助接收机实现快速帧同步和载波恢复。并为不同的业务应用提供了底层接口。ABS-S的LDPC编码方案与目前国际上最新的技术标准DVB-S2相比,在实现上完全不同,其编码帧长度不到DVB-S2的1/4,同时不使用LDPO+BCH的内外码结合方式,在具有与DVB-S2同等性能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实现的复杂程度,在编码性能与其实现复杂度上获得了良好的平衡。
实际测试结果显示,ABS-S性能在总体上与DVB-S2相当,部分性能甚至指标优于DVB-S2。同时,ABS-S的物理帧结构设计比DVB-S2更加简洁、更为合理。经测试,其数据传输能力、接收门限等指标达到或超过最新一代国际卫星通信技术标准DVB-S2的水平,同时其结构更加简单、信号接收及为便捷。
在产业进展方面,针对ABS-S技术开发的卫星信道接收芯片AVL1108,经历8个月的开发设计,于2006年8月一次流片成功。该芯片在算法和构架上采用突破性的创新设计,支持QPSK和8PSK模式,可提供45MSps符号率,最高120Mbps净码率,可实现单一转发器搭栽15路高清交互卫星电视节目的需求。
与高级别的DVB-S2芯片相比,其功耗降低了50%,速率高出50%,AVL1108芯片将随着我国直播星的发射而大批量生产。该技术除应用于“村村通”工程外,还可以应用于数字高清交互卫星电视商业平台。
在技术方面,目前国际上主要采用DVB-S或同等水平的技术标准。
由于卫星直播业务正在向多业务、多频道、高清晰度电视发展,DVB组织于2002年启动了新一代卫星广播电视信号传输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并于2005年完成了名为DVB-S2的新标准。与DVB-S相比,在传输性能、业务支撑能力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代表了卫星通信技术领域最前沿的技术水平。目前已得到DirecTV、BSkyB、SKY Italia、Premiere等运营商的支持与应用。
在我国,最新数据显示,目前的4亿户电视家庭中,1.2亿户为有线电视用户,我国的卫星直播业务将与地面数字电视共同发展近5亿电视家庭、近10亿可视人口的广阔市场。
鉴于我国直播卫星项目重大的社会意义和技术难度,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发展规划纲要的明确要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8]79号)和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和国家广电总局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印发2007年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任务的通知》(发改办社会[2007]1082号等有关规定,对于偏远的“盲村”,国家已明确指示将采用卫星直播方式来解决通广播电视的问题。为此,国家发改委将在“十一五”期间安排34亿元资金采购卫星直播机顶盒,对中部地区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盲村”建设给予补助。
经国家发改委批复,我国将发射两颗广播电视专用直播卫星。其中,“中星九号”将于2008年初发射,“鑫诺二号”出现技术故障后,其替代星计划于200g年初发射。据广电总局最新统计数据,该项工程将涉及全国约64万个自然“盲村”,加上其他一些散户,总量将超过2000万家庭用户。国家广电总局计划将通过直播卫星“村村通”节目传送平台,传送47套数字电视和47套数字广播节目。
为此,广电总局委托广科院组织研发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先进卫星广播系统(ABS-S)。作为我国广电系统第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规范,该系统的核心技术是直播卫星专用信号传输技术及信道解调芯片,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总体性能居国际先进水平,可以适应包括数字广播电视信号及交互式应用在内的多种业务需求。
ABS-S技术采用了先进高教的信道编码技术,通过高阶调制、自适应编码调制等手段大大提高了卫星频谱利用效率,有效提升了卫星信号传输能力。
与DVB-S2标准相比,ABS-S在物理层上引入了帧结构,通过同步字、信令、导频手段等辅助接收机实现快速帧同步和载波恢复。并为不同的业务应用提供了底层接口。ABS-S的LDPC编码方案与目前国际上最新的技术标准DVB-S2相比,在实现上完全不同,其编码帧长度不到DVB-S2的1/4,同时不使用LDPO+BCH的内外码结合方式,在具有与DVB-S2同等性能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实现的复杂程度,在编码性能与其实现复杂度上获得了良好的平衡。
实际测试结果显示,ABS-S性能在总体上与DVB-S2相当,部分性能甚至指标优于DVB-S2。同时,ABS-S的物理帧结构设计比DVB-S2更加简洁、更为合理。经测试,其数据传输能力、接收门限等指标达到或超过最新一代国际卫星通信技术标准DVB-S2的水平,同时其结构更加简单、信号接收及为便捷。
在产业进展方面,针对ABS-S技术开发的卫星信道接收芯片AVL1108,经历8个月的开发设计,于2006年8月一次流片成功。该芯片在算法和构架上采用突破性的创新设计,支持QPSK和8PSK模式,可提供45MSps符号率,最高120Mbps净码率,可实现单一转发器搭栽15路高清交互卫星电视节目的需求。
与高级别的DVB-S2芯片相比,其功耗降低了50%,速率高出50%,AVL1108芯片将随着我国直播星的发射而大批量生产。该技术除应用于“村村通”工程外,还可以应用于数字高清交互卫星电视商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