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政府行为的外部性

来源 :企业导报·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jspa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政企两者的博弈过程中,企业会成为政府行为外部性的受益者还是受害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定位。虽然在我国政企关系的不断调整和改善的过程中,一直倡导政企分开,基于我国的实际国情,政府始终或多或少都会对企业进行干预。地方政府行为会对企业的经济活动产生外部性效应,其中包括正效应和负效应。
  
  一、政府行为外部性的概念
  
  外部性问题是由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中首先提出的,后来庇古在其《福利经济学》中对之加以充实和完善,最终形成外部性理论。外部性是指一定的经济行为对外部的影响,造成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相偏离的现象。根据这种偏离的不同方向,外部性可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最早提出政府行为外部性思想的是布坎南和塔洛克,他们把国家活动想像为“以消除消极的外部性或外部不经济为目标的活动”,这种活动本身造成了新的外部性。
  
  二、我国政府行为外部性的效应
  
  (一)正外部性
  1.伴随经济全球化态势的深入发展,市场竞争加剧,社会、企业、个人就存在更多的不确定性,在信息的收集方面因为复杂的经济环境,成本不断增加,如果地方政府帮助收集并处理信息,成本要小得多。
  2.就产业结构的调整来说,现在各地重复建设和重复投资的项目很多,这种结构造成了企业竞争费用过大,由地方政府来调整则可缩短项目时间,减少企业成本。
  3.对引进外资来说,地方政府的进入可提供政府信用,减少交易成本,增大投资的可能性。政府还通过公共设施及公共资源的提供,为企业生存和发展提供“硬环境”,通过发展科技、文化教育等为企业提供良好的“软环境”。这些政府行为为企业创造了有利条件,增强了地方企业的竞争力。
  (二)负外部性
  1.对企业的影响。企业固然能从与政府的合作或者政府的支持中获得好处,这并不是没有成本的。企业生产经营计划受政府行政干预的影响,为搞好政企关系而支付的寻租成本,企业对政府形成的依赖性,甚至企业利益受到侵蚀等,都是企业付出的代价。
  2.对市场的影响。从理论上讲,当政府不介入市场时,市场也有一定的效率,随着政府介入程度的提高,市场的效率也随着提高,逐渐达到最高点。如果这时候政府介入市场的程度加深,市场效率就会降低,整个过程呈现抛物线型。在实际运作中,这个“度”往往很难把握,频繁的行政干预会造成市场信号失真。价格、利率、工资等就不能反映经济活动的客观情况,按照上述市场信号作出的决策往往会产生误差。
  3.对政府的影响。政府干预企业的过程中政府权力的介入自然造成了政府的“寻租”行为,产生腐败现象,影响了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阻碍了更有效的生产方式的实行,严重影响政府声誉并且增加廉政成本。
  4.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由于体制、文化以及法律缺失等原因,地方政府容易为了维护地方企业的利益而对企业活动进行过多干预形成地方保护主义,这必将阻碍正常竞争与经济交往,对整个经济的发展起负作用。
  5.对公平性的影响。在政府干预过程中,往往会有一些企业或者个人利用政府干预形成特殊垄断地位,改变市场中的自由性和竞争性,这会使市场陷入无序状态,扭曲资源配置,妨碍市场的有序运行。
  
  三、政府行为负效应的解决措施建议
  
  (一)加强政府的监督力度
  中央政府应以法律和监督的方式以及通过道德规范的建设来加以克服地方政府的外部性行为。规范地方政府内部监督方式,公开政务,透明管理。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监督,强化专门监督,政府机关要积极相关专门监督机关的工作,自觉接受监督。营造社会舆论监督氛围,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
  (二)规范政府的权力范围
  市场的效率在政府的干预下呈现出抛物线行,为促进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政府的行政干预存在一个合理的“度”,这个“度”必须限定在保证市场有效竞争的范围内。鉴于我国的市场经济还不成熟,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对于市场中产生的某些问题并不能进行有效的调节,政府仍然需要对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发展进行适当的干预,并加强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公共产品的供给,减少资源耗费,减低社会成本。
  (三)建立合理的绩效评价机制
  政府在为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发展提供政策及资源的同时,也要考虑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如果效率低,就证明政府行为并没有为企业和政府自身带来收益,政府在这个时候就要考虑调整自身行为和政策的实施以改变效率。政府政策达到预定目标的程度,在评估标准时,需要评估政策的正负效益、主次效益以及最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外,还要重视分配是否公平的问题,这也是引起负效应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黄大柯,王艺明.政企关系中地方政府行为的外部性分析[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7)
  [2]朱进.外部性与政府干预行为.长江论坛[J].2003(2)
其他文献
人类的本质性力量在于人的思维能力.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借由其思维能力,累积了大量的经验和知识.教育的宗旨在于使得受教育者迅捷地获得前人所积累的知识、经验、思想和技能
摘 要: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发展处于转型时期,经济社会急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固有的精神信仰和行为方式,在社会风气方面,西方的个人主义、享乐思想引起了道德的大滑坡。许多人从亲身感受中发觉盲目崇拜西方的危险,相继学习传统文化,重读启蒙读物,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历来被有识之士所推崇,其中包含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传统美德在今天的品德教育中仍然焕发着勃勃生机。  关键词:品德;传统文化;道德行为养成
2016年跨年广告营销手段中,最突出的就是情怀终于提上了营销策划人员的案头,并着实火了一把。在这场无硝烟的拼创意比情怀的广告大战中,一系列夺人眼球的广告脱颖而出。现在,就让我们看看各家战斗力,综合一下这些今年玩出新花样的营销战争中,谁家品牌营销最有“范儿”,哪个情怀主题更打动人吧!  情怀之首:百事可乐——《把乐带回家之猴王世家》  “有的人,一上台就下不来了。”2016年是中国猴年,凭借农历猴年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研究将以陕西师范大学为数据来源,研究如何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自己下厨,烹调理食,既耗时又费力,但全家围桌,津津有味地品尝所溢出的浓情,却常教主妇们不避疲累地餐餐“煮”不释手。面对这件民生大事,大家通常都会把重点放在烹饪技巧上,
期刊
思想政治工作是坚持贯彻党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的首要工作,其能有效的提高广大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企业员工之间的凝聚力和工作热情。政工人员作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其素质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效果。因此,政工人员应从自身角度出发,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所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以便全面提高政工人员的工作素质,从而促进政工人员的队伍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我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摘要】 主要分析了国内对经济适用房制度的三种主要观点以及经济适用房的运行现状,并且对比分析了公认的成功的香港和新加坡经济适用房模式,认为经济适用房在住房保障体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关键词】 经济适用房;运行效率;建议    根据2007年颁布的《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中有关规定:经济适用房是指政府提供政策优惠,限定套型面积和销售价格,按照合理标准建设,面向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供应,具有
近年来品牌社群蓬勃发展,客户关系管理也自上世纪90年代提出便一直是研究热点,而品牌社群在客户关系管理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更是毋庸置疑.但现行研究直接关注两者内在联系的
如今,我国需要发展离不开创新创业型人才.那么,高校是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要场所.高校思政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心理道德等方面素质,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