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岁大学毕业留校任教,24岁成为中科院最年轻的讲师,但在29岁时不幸失明。眼前的世界从此陷入黑暗,婚姻随之破裂。她为此痛苦绝望,甚至有过轻生念头。最终,她找回了自信,“看”到了光明,选择了挑战。
她不能看书,就听书,录音机用坏了一台又一台;不能写字,就学盲文,从最简单的笔触学起。为了重返讲台,她让爸爸给她当拐杖,冬去春来,她紧紧握着父亲的手臂,坐公交、挤地铁,辗转到教学楼,风雨无阻给学生上课。
2000年,她考入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攻读世界排名第一的公共管理硕士学位。学成归来,她以国际化眼光、全球化语言教学,在中国首创了《经济全球化》《沟通艺术》课程,成功将哈佛MPA课程本土化。
2008年10月下旬,她赶赴纽约竞选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委员会委员。她活跃在会场内外,用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热情地同各缔约国代表交流。最终,她高票胜出,成为我国第一位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委员会委员。
她叫杨佳,一位走向世界的光明使者,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委员会副主席。
【启示录】
100次摔倒,100次站起来。一个人可以看不见大地,但不能没有见地;可以没有视野,但不能没有眼界。一个坚强的人,不仅能活出自己的尊严,更能创造人生的奇迹;不仅能用心灵的光芒点亮自己,更能照亮别人。
她不能看书,就听书,录音机用坏了一台又一台;不能写字,就学盲文,从最简单的笔触学起。为了重返讲台,她让爸爸给她当拐杖,冬去春来,她紧紧握着父亲的手臂,坐公交、挤地铁,辗转到教学楼,风雨无阻给学生上课。
2000年,她考入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攻读世界排名第一的公共管理硕士学位。学成归来,她以国际化眼光、全球化语言教学,在中国首创了《经济全球化》《沟通艺术》课程,成功将哈佛MPA课程本土化。
2008年10月下旬,她赶赴纽约竞选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委员会委员。她活跃在会场内外,用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热情地同各缔约国代表交流。最终,她高票胜出,成为我国第一位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委员会委员。
她叫杨佳,一位走向世界的光明使者,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委员会副主席。
【启示录】
100次摔倒,100次站起来。一个人可以看不见大地,但不能没有见地;可以没有视野,但不能没有眼界。一个坚强的人,不仅能活出自己的尊严,更能创造人生的奇迹;不仅能用心灵的光芒点亮自己,更能照亮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