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华泰纸业:巧打“转调”牌 念好“绿色”经

来源 :中国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dan7909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冬时节,走进位于山东省广饶县大王镇的华泰纸业,却并没有感觉到造纸企业的“寒冬”气息:一条宽阔整洁的柏油路纵贯厂区南北,一辆辆发往江苏、浙江等地的运输车辆在路旁排起长队,路西侧白墙蓝顶的厂房掩映在精心修剪的绿化带内,给人以自然和谐之感。
  “高大上”的纸机放下身段为客户量身定做新产品、投巨资增上绿色“双赢”的环保工程、打造首尾相接的循环经济产业链……近年来,面对造纸行业持续低迷、个别纸种产能过剩的现状,华泰纸业围绕“转方式、调结构”这条主线,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科技创新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纸业,生产经营平稳健康,实现了危机中传统产业的自我救赎。
  华泰股份总经理李晓亮向《中国经济信息》记者介绍:“当前行业形势十分严峻,转型对传统造纸产业来说刻不容缓,华泰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摸索一条适应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转型之路。目前来看成效还是不错的。”
  创新助力,技改项目激活发展潜力
  11月25日,在华泰9号机所在的造纸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纸机流水线有序运转。该条生产线是华泰最早从德国福伊特公司引进的高档新闻纸纸机,于2001年投产,当时是国内最大、最先进的新闻纸生产线。“这台纸机的顺利投运打破了国内高档新闻纸依赖进口的历史,对华泰新闻纸崛起功不可没。但考虑到市场需求情况,我们在2008年对该纸机进行了改造,由新闻纸改产文化纸,它的主打产品新型教材纸近几年一直俏销市场,可以说是华泰转型成功的一个见证。”李晓亮介绍说,“文化纸发展空间较大,而且市场需求相对稳定,今年我们还计划对10号新闻纸机进行技术改造,进一步壮大文化纸规模。”
  面对近年来新兴电子媒体迅猛发展,造成纸媒减版、缩版,进而造成新闻纸用量递减的情况,作为以新闻纸龙头著称的华泰纸业,又是如何面对这场考验的呢?李晓亮说到:“‘十二五’期间,华泰完成了黄河、长江、珠江三角洲全国‘三点一线’的战略布局,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改造完成后总部只留下一条新闻纸生产线,新闻纸产能逐步保持在100万吨,占国内三分之一左右市场份额。”
  《中国经济信息》记者了解到,在今年11月19—21日举办的全国纸张交易订货会上,华泰在推出胶版印刷纸、新型教材纸、静电原纸等传统纸种基础上,强势推出转型升级后的白牛皮纸、淋膜原纸、工程原纸、白色复合原纸、本色淋膜纸等十余种高附加值新产品,吸引了众多出版印刷界及纸张经销商的热切关注。
  新产品研发背后是华泰强有力的创新能力支撑。公司已建立完善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实验室、泰山学者岗、废弃物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等七大科研平台,为公司科研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承担5项“十一五”国家级科技支撑项目,参与7项国家标准制订,华泰新闻纸企业标准成为新闻纸国家标准第一蓝本;成功申请80多项专利,开发“世界最轻”新闻纸等10多个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废纸生产低定量高级彩印新闻纸”等4项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生态优先,环保工程实现绿色双赢
  《中国经济信息》记者了解到,早在“九五”期间,公司草浆碱回收项目被国家五部委列入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并作为样板工程在全国推广。“十五”以来,公司先后淘汰了价值20多亿元耗能耗水高的3条草浆生产线、8条落后纸机生产线和9台热电机组,并在废水、废气、废渣等废物的处理上,投资25亿元致力环保事业,先后引进四期世界一流的水处理系统。
  在华泰四期废水深度处理工程现场,“打造绿色生态环境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展牌赫然醒目。随着指示牌指引,可以看到处理后的外排水汇聚成的小湖中,成群的鱼儿在水中自在游荡。总部的十多个车间外排水全部汇总到这里,经过物化、厌氧生化、好氧生化以及深度氧化处理后,废水一部分被生产回用,其余的都用来灌溉速生林,实现了水的资源循环利用。
  只有落后的技术,没有落后的产业。本着这一认识,华泰在投入巨资治理污染的同时,积极引进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公司先后投资250亿元,增上了9条国际一流的高档新闻纸、铜版纸生产线,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吨纸耗水由“九五”的80-100方,到“十五”仅6-10方,不到传统纸机的十分之一。“十一五”期间,公司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下降21.4%,综合效益提高了40%,真正实现了“增效降耗、增产减排”的低碳高效发展。
  产业延伸,循环经济构筑竞争实力
  走进华泰厌氧沼气精制天然气项目驻地,一整套脱碳脱硫设备巍然屹立。作为工信部清洁生产示范工程,该项目利用华泰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沼气,进行提纯用于制取天然气。项目负责人介绍说:“这个项目总投资近4000万元,原材料是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沼气,原来沼气直接用于电厂发电,现在提取天然气,供应公司70万吨铜版纸车间,每年可节约标煤2万吨,同时减排二氧化碳、二氧化硫近5万吨。”该项目是华泰集团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缩影。
  华泰坚持多元化发展战略,不断壮大、细化上下游产业链条,极大增强了抵御危机的能力。如今,化工产业是华泰的另一支柱。华泰与世界化工巨头比利时苏威集团合资建设高端电子级、食品级双氧水项目,填补国内空白。“十二五”期间,华泰分别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营港开发区和垦利经济开发区建设三大化工产业基地。700万方采输卤工程、3万吨/年氯丙烯、10万吨/年苯胺、10万吨/年环氧丙烷、16万吨/年己二酸、25万吨/年离子膜烧碱以及污水处理、烟气脱硝等项目将进一步增强上下游产业链的规模,将氯碱危化品在园区内“吃干榨尽”,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转化。
  华泰把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的“3R原则”融入了企业行动的每个环节。在废物利用上,公司积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通过新闻纸脱墨污泥用于生产低档包装纸、废渣进行干化燃烧制作建材、烟气余热回收产汽发电、废水制沼提纯生产天然气等项目的实施,实现了从“排除废物”到“净化废物”再到“利用废物”,达到“最佳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的循环经济目标。通过对资源的综合利用,年产生效益6000多万,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绿色循环。
  “积极向低碳高效生态方向发展,向新能源方向发展”是华泰“十二五”确立的一项战略部署。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华泰确立了“三步走”的转型战略部署:稳步提升造纸主业,走林浆纸一体化发展道路,加快产品结构调整,使产品品种向多样化、高端化发展;拉长细化化工产业链,充分利用黄河三角洲天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盐化工、精细化工,倾力打造化工原料、合成材料、精细化工相互衔接的化工产业链;向新能源、生物替代能源方向发展,积极实施国家批复的多晶硅项目,全力打造环保节能的光伏产业链。
  “在转调中实现传统产业升级,从根本上要有一个质的飞跃,那就要坚持生态保护与企业发展并重。今后,我们将坚定地把绿色纸业的道路走下去。”李晓亮的话语掷地有声。
其他文献
从推出几十种融资产品到众多的贷款贴息政策,中关村正在成为中国科技金融的中心。  如果有人问,在中关村,创业梦想和现实间究竟有多远?回答是,只要你有好想法,只要你想好发展,资金问题不再可能成为问题,甚至可以说,你有好想法,想拒绝钱都很困难。日前,记者从中关村管委会获悉,2012年前十个月在中关村新创办的科技型企业超过3500家,平均一个月350家。  自中关村获批建设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以来,国家层
对于中国这些年的变化,郑小玲有着深刻的体会。30年前,当中国还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时,她就已踏上这块热土。30年来,她不仅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的见证者,更是间接推动中国国际化的进程的参与者。  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香港CPM贸易有限公司是第一批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外资企业,作为CPM贸易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的郑小玲,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致力于帮助中国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她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技
业绩变脸是寻找造假上市的蛛丝马迹,万润科技也不例外。  2012年02月17日在深交所上市的万润科技,是国内领先的集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中、高端LED光源器件封装和LED应用照明产品提供商。同时万润科技“三当家”李驰以身家1.376亿元成为深圳最年轻的亿万富豪。  近来,LED生产企业纷纷上市,2011年就有雷曼光电、鸿利光电、洲明科技、瑞丰光电等五家公司上市。万润科技上市前2011年的
关于中小企业面临的技术创新困难,钱月宝建议政府财政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扩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惠及面和投入力度,降低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项目支持的门槛。
一、 前言  在学校体育课的教学中,医学观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体育课的医学观察,可以了解  体育课的组织方法是否合理,运动环境和场地设备是否符合卫生要求;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评定运动量是否适宜等。教师在上体育课时,最直接的观察指标是密度和生理负担量,两者都是衡量体育课运动量的指标。在以前的研究中关于体育课密度的研究较多,而生理负荷指数的较少。中学体育课生理负荷指数的评定曾为市教委基金资助项目,本人
现将2000—03~2002—12我院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120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12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均〈28日龄,均符合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总胆红索〈342.0μ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