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来源 :中华病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dess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肾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NE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预后。

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和解放军第四〇一医院确诊的肾脏原发性NEC 8例,按照WHO(2016)泌尿系统与男性生殖器官肾肿瘤分类,采用HE及免疫组织化学进行观察,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点。

结果

患者男3例,女5例,年龄27~66岁,平均年龄45岁。左肾5例,右肾3例。5例因体检发现,3例因腰痛就诊。组织学上,8例NEC包括:高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5例(类癌3例,不典型类癌2例)、小细胞NEC 2例,大细胞NEC 1例。8例中6例侵犯肾被膜,5例伴有坏死,3例间质脉管内查见癌栓,1例出现腔静脉淋巴结转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神经内分泌标志物CD56、嗜铬粒素A(CgA)、突触素的阳性表达比例分别为6/8、4/8和8/8,其中8例NEC同时不同程度表达上皮性标志物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6/8;3例灶状)、CAM5.2(4/8)。Ki-67阳性指数在类癌中≤3%,2例不典型类癌分别为5%和8%,而小细胞癌和大细胞癌均≥50%。所有病例对上皮细胞膜抗原(EMA)、细胞角蛋白(CK)7、碳酸酐酶Ⅸ(CA9)、CD10、CD117、PAX2、PAX8、WT1、p63、S-100蛋白和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均不表达。8例NEC患者除3例(2例小细胞癌、1例大细胞癌)分别于术后3、4和9个月因广泛转移死亡外,余5例随访1~9年均健在,未见复发、远处转移。

结论

肾脏原发性NEC为罕见的肾肿瘤,组织学类型以类癌最多见。依靠病理形态学特点并联合应用神经内分泌标志物(CD56、CgA、突触素)、上皮性标志物(CKpan、CAM5.2)以及肾源性标志物(PAX2、PAX8)对该类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肾脏类癌属于低度侵袭性肿瘤,容易出现早期转移,但总体预后良好。小细胞癌和大细胞癌为高度恶性的肾肿瘤,预后极差,生存期很短。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定量灌注直方图参数鉴别富细胞型子宫肌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9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就诊且手术病理证实为子宫肌瘤的71例患者,术前行盆腔DCE-MRI检查并测量各定量灌注参数[包括容量转运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e)、血管间隙容积分数(Vp)]的直方图参数(中位数、平均值、偏度、峰度、
目的探讨与纯磨玻璃密度肺腺癌浸润相关的临床与CT表现的危险因素并赋值量化,得出提示纯磨玻璃密度结节(pGGN)浸润性的预警值并进行风险分层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腺癌且CT上表现为pGGN的265例患者(274个病变)的临床及影像资料。CT特征包括病变位置、大小、密度、边缘、空泡征、异常空气支气管征、肿瘤内血管改变、瘤-肺界面。依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
期刊
目的探讨双能量CT(DECT)碘图相关定量参数联合CT征象建模鉴别肺癌病理亚型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12月至2016年10月前瞻性连续纳入疑似肺癌患者162例,于手术前或活检前行双能量CT动脉期扫描,110例患者明确肺癌病理组织分型。评估110例肺癌的CT形态学特征,并测量病变碘图相关定量参数(碘浓度、碘比值)。比较不同肺癌亚型之间CT征象及碘图相关定量参数的差异。对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分析,
目的探讨ADC值及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参数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本院经病理证实的NSCLC患者26例,在化疗前及化疗1个疗程后行常规MRI平扫、DWI和IVIM扫描。记录化疗前和化疗后ADC、纯扩散参数(D)、灌注参数(D*)和灌注分数(f)值,并在T2WI图像上测量肿瘤最大径(MDMRI)。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
目的探讨扩散峰度成像(DKI)与超声弹性成像(UE)对肝纤维化诊断价值的差异。方法前瞻性收集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4月血清学检查显示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病程≥1年、最终经肝脏穿刺活检明确病理分级的35例患者作为患者组;收集同期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体检科年龄、性别及BMI与患者组匹配、近1个月内实验室检查显示肝功能正常的20名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行上腹部DKI
目的分析磷酸盐尿性间叶肿瘤(PMT)的临床及影像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1月至2017年9月经病理证实的22例PMT患者,其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30~72(47±11)岁。搜集临床及影像资料,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激素及1,25-(OH)2D],影像资料包括X线、CT、MRI、核素检查结果。16例患者行SPECT
目的探讨磁敏感成像(SWI)、T1ρ成像在兔肝纤维化(HF)分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80只新西兰大白兔,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HF组(n=60)和对照组(n=20)。HF组兔皮下注射50%四氯化碳橄榄油溶液,建立兔HF模型;对照组兔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溶液。分别于注射后第4、5、6、10周采用数字表法随机选择HF组15只及对照组5只行MRI检查,分别测定肝脏T1ρ值、SWI信号强度(SI肝脏)和背部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