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来源 :知音励志·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uf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要实现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就离不开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本文主要分析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现状,并探讨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策略,希望能为旅游管理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关键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
  面对当前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旅游业也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国家对其的重视日益加深,各高职院校也开始重视对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总体看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从目前情况看,还有大部分的学生缺乏一定的实践能力,大部分专业知识还停留在书本上面。因此,针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进行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1.1 没有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
  当前有的高职院校在旅游管理教学过程中,没有重视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且广泛存在先集中讲授理论课,再安排学生到酒店实训等情况。这就导致了该课程教学中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还有的高职院校中,旅游管理的理论课程由一名教师承担,而实践课程又是由另外一名教师承担。如此一来,两位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可能存在不少矛盾和冲突,这也使得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出现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在理论课上掌握的实践技能就难以运用到实际操作当中,也无法得到进一步深化。并且如果学生在实践中发现了问题,也不能做到和教师进行及时讨论。
  1.2 片面强调实践而忽略了职业素养的教育
  有的高职院校教师在旅游管理教学过程中,未能充分掌握好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问题,没有对理论及实践的量和度进行正确划分。部分科任教师特别是学校招聘的兼职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对理论的阐述不够深入,也没有把一些必须要掌握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一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就沦为了低层次的培训。大多数学生只知道“如何做”,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这导致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不到凸显,其职业素养较低。今后走入社会,在职业生涯中的可提升空间也十分有限。
  1.3 实践教学存在走过场现象
  现阶段,大部分高职院校进行旅游管理实践训练时,都选择了酒店餐饮、客房、迎宾技能、景区景点导游等作为学生的顶岗实习内容。在此过程中,单位大多考虑的是企业自身的利益,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而不重视学生的锻炼,学生很少获得岗位轮换的机会。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进行实习只是完成了简单的技能重复,或是为单位提供廉价劳动力,存在严重的走过场问题。因此不少学生中途变更实习单位,或是干脆逃避实习,没有得到充分的实践训练。
  2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策略
  2.1 革新教学理念,理论联系实际。
  进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教师必须先革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做到把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教师要把学生将来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根本目标,把理论与实践贯穿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可以减少重复性的实践活动,增设一些设计性强的实践训练,从而构建起更为完善的教学体系。比如,在教学“导游业务”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方法。先向学生讲授理论知识,再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个景点的视频,并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介绍这一景点,以此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当学生介绍完毕以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并选出特别优秀的学生,让其讲述心得。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体会到实践的乐趣,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广泛开展。
  2.2 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
  对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而言,要实现一体化的实践教学,除了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之外,还应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比如,在一年级阶段,应当帮助学生进行自主职业定位,找准职业发展方向,并完成初步的职业规划。二年级时,要强化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逐渐提升其职业素养。到了三年级,应当安排学生积极参与综合实习,让学生做好角色转变,进一步提升其就业综合水平。在高职院校学习的三年当中,学生不但需要学好相关课程,还应当参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教师要把“双证书”的理念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旅游职业技能比赛,以此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2.3 采用校企合作方式,提高学生实践水平。
  针对实践教学走过场的问题,高职院校可以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以此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现阶段,国内外不少高校都已经开始采用这种校企合作法,并在实践中获取了非常理想的教学效果。这一方式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并为学生个人素质与实践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该模式主要是把学校和单位、企业联系起来,以互惠互利的思想为原则,达到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共赢的局面。比如,高职院校可以同出色的旅游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在教学时先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再让学生到企业适合的岗位上开展实践训练。在此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在企业的个人表现与其成绩直接挂钩。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 结束语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高职院校中进行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研究及实践,必须要革新教学理念,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并采用校企合作方式,提高学生实践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将来的就业和工作起到积极作用,并促进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广泛应用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秦炳贞.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之我见[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6):152-154.
  [2]赵萃.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01):260+263.
  [3]李庆,李莉.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J].重庆教育学院學报,2011(06):54-57.
  [4]毛磊.“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09):162-163.
  作者简介
  佘博,女,汉族,现为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
  作者单位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省长沙市 410217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