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谈及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许多人的建议会是读书。然而读什么书,如何使孩子爱上读书,又会常常让我们当老师的觉得无从下手。作为语文教师这可能是我被问及最多的一个问题。今年偶尔的一次教学案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这件事让我觉得,一事,甚至是一物都有可能触发学生内心深处对于文学的那种感受,都可能会是孩子心灵之旅的又一次开始,都可能就确定了学生审美的格调。
如同笼中的小鸟异常渴望外边的那一片蓝天,学生们总是对社会发生了哪些大事的话题非常非常关注。就像说起家乡敦化市刚刚举办的朱果节,学生兴趣很浓,我就组织课上说起这事。还真有学生能够说得头头是道。相传,在中古时代,暮春的一天,长白山东北布库里山下的布尔湖上空,飘来了三朵彩云。云头降落湖边,竟是三位仙女翩翩下凡。三位仙女是亲姐妹,大姐恩古伦,二姐正古伦,小妹佛古伦。三仙女进入湖中沐浴时,一神鸦口衔一颗红通通的果子飞来,并将果子放在了佛古伦的衣裳之上。佛库伦吞食后,受孕诞下一男婴,取名布库里雍顺,姓爱新觉罗。布库里雍顺,便是满清皇室的始祖。而古城敦化,便是满清皇室发祥地,鄂多里城之所在。在清宫戏横行的这个年代里,这样的故事对于我们这些满族发祥地的孩子们的吸引力自是巨大的的。
等问起这神奇的朱果到底是什么样子,什么味道的时候。同学们一时语塞,但还真是兴致很高了,探知欲也被调动起来。这时我告诉他们,据说在名著《红楼梦》里就提及到这种神奇的朱果。我家就有的,明天我拿给你们看,孩子们更高兴了。
据说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畔,有绛朱草一株,只因其婀娜多姿煞是可爱,时有赤霞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以久延岁月,后因此草受天地之精华,又加雨露滋润,脱却草胎本质,修成个女儿身,终日游离于离恨天外,饥则食青蜜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海水为汤。只因为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断之意。恰近日神瑛侍者凡心偶炽,意欲下凡。那绛朱道:我并无水还他,但把我这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这就是曹雪芹笔下的木石前盟。作为黛玉前世化身的绛朱草并非虚拟的神话中的仙草,著名的红学专家周汝昌先生在随笔集《岁华晴影》一文中便提到,绛珠草是艺名,实际上曹雪芹指的是苦碱草,即《尔雅》中所说的寒浆草。在我们东北多称为苦菇娘。苦菇娘是我们东北地区常见的一种植物,长在房前屋后常与杂草为伍,并不见什么人特意去种植。
第二天,我就拿了几粒苦菇娘给学生们看。乍一见我拿出一串苦菇娘来,没人想到这就可能是那传说中的天材地宝,也更无法想象这就是那婀娜多姿的林黛玉的前世化身。失望的表情开始在一些孩子的脸上显现出来了。这时我又带领些孩子回头去看之前我给他们展示的有关苦碱草的图片。这些是摄影爱好者眼中的美好事物,当然各具风采,有经霜红艳的,也有顾影自怜独枝的,更有那风霜刀剑严相逼之后,褪尽红艳轻披一袭白纱衣的。这时从他们的眼神中你分明可以感受到一双双联想想象的翅膀在纷纷张开,每个人的心中可能都幻化出了一位楚楚动人的黛玉形象。只是在描述的时候,学生之间的差异就开始显现出来了,少数几个读过《红楼梦》这本书的学生就能够联系说熟悉的篇目侃侃而谈,而绝大多数的同学都只有羡慕倾听的份了,此时我布置了今天课后建议的阅读指定篇章。其实对于初一的孩子而言,不指望他们能一下子就能饶有兴致的读完象《红楼梦》这样大部头的书,但凡能让他对其中的以部分有耐心细细读来,已经是让我觉得是一大进步了。
长期以来困扰我的一个问题是,越来越多的學生倾向于对网络文学的喜爱,而逐渐丧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一丛毫不起眼的草本植物,在笼罩了历史传说的神秘面纱和文学笔触的描绘下就这样在我们学生的眼中大放异彩,甚至成了他们开启阅读之门的一把钥匙。而且,恰恰是因为连身边这样平凡的事物都和文学巨著有了关系,就会让他们开始以文学眼光去看待生活,去发现并欣赏生活中的美好。
我们常说生活处处有语文,就像我们能从本为当地促进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一次活动中,引导学生去探究历史发展渊源,从有意识的去关注文学名著中的叙述,到逐渐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下意识的或说是习惯性的去关注文学,用文学的眼光看待日常事物。我觉得这是一次有益的尝试。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而言,是获得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而言,是一种习惯的养成。
如此一来,是不是就达到了我们所期待的那种语文素养的逐渐提升那。如果说一颗朱果就是那片震落的树叶,引发了学生对《红楼梦》这本书的根的寻访。那么希望由对这部书的阅读,能够进一步引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从而达到振叶以寻根,观澜而溯源。
如同笼中的小鸟异常渴望外边的那一片蓝天,学生们总是对社会发生了哪些大事的话题非常非常关注。就像说起家乡敦化市刚刚举办的朱果节,学生兴趣很浓,我就组织课上说起这事。还真有学生能够说得头头是道。相传,在中古时代,暮春的一天,长白山东北布库里山下的布尔湖上空,飘来了三朵彩云。云头降落湖边,竟是三位仙女翩翩下凡。三位仙女是亲姐妹,大姐恩古伦,二姐正古伦,小妹佛古伦。三仙女进入湖中沐浴时,一神鸦口衔一颗红通通的果子飞来,并将果子放在了佛古伦的衣裳之上。佛库伦吞食后,受孕诞下一男婴,取名布库里雍顺,姓爱新觉罗。布库里雍顺,便是满清皇室的始祖。而古城敦化,便是满清皇室发祥地,鄂多里城之所在。在清宫戏横行的这个年代里,这样的故事对于我们这些满族发祥地的孩子们的吸引力自是巨大的的。
等问起这神奇的朱果到底是什么样子,什么味道的时候。同学们一时语塞,但还真是兴致很高了,探知欲也被调动起来。这时我告诉他们,据说在名著《红楼梦》里就提及到这种神奇的朱果。我家就有的,明天我拿给你们看,孩子们更高兴了。
据说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畔,有绛朱草一株,只因其婀娜多姿煞是可爱,时有赤霞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以久延岁月,后因此草受天地之精华,又加雨露滋润,脱却草胎本质,修成个女儿身,终日游离于离恨天外,饥则食青蜜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海水为汤。只因为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断之意。恰近日神瑛侍者凡心偶炽,意欲下凡。那绛朱道:我并无水还他,但把我这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这就是曹雪芹笔下的木石前盟。作为黛玉前世化身的绛朱草并非虚拟的神话中的仙草,著名的红学专家周汝昌先生在随笔集《岁华晴影》一文中便提到,绛珠草是艺名,实际上曹雪芹指的是苦碱草,即《尔雅》中所说的寒浆草。在我们东北多称为苦菇娘。苦菇娘是我们东北地区常见的一种植物,长在房前屋后常与杂草为伍,并不见什么人特意去种植。
第二天,我就拿了几粒苦菇娘给学生们看。乍一见我拿出一串苦菇娘来,没人想到这就可能是那传说中的天材地宝,也更无法想象这就是那婀娜多姿的林黛玉的前世化身。失望的表情开始在一些孩子的脸上显现出来了。这时我又带领些孩子回头去看之前我给他们展示的有关苦碱草的图片。这些是摄影爱好者眼中的美好事物,当然各具风采,有经霜红艳的,也有顾影自怜独枝的,更有那风霜刀剑严相逼之后,褪尽红艳轻披一袭白纱衣的。这时从他们的眼神中你分明可以感受到一双双联想想象的翅膀在纷纷张开,每个人的心中可能都幻化出了一位楚楚动人的黛玉形象。只是在描述的时候,学生之间的差异就开始显现出来了,少数几个读过《红楼梦》这本书的学生就能够联系说熟悉的篇目侃侃而谈,而绝大多数的同学都只有羡慕倾听的份了,此时我布置了今天课后建议的阅读指定篇章。其实对于初一的孩子而言,不指望他们能一下子就能饶有兴致的读完象《红楼梦》这样大部头的书,但凡能让他对其中的以部分有耐心细细读来,已经是让我觉得是一大进步了。
长期以来困扰我的一个问题是,越来越多的學生倾向于对网络文学的喜爱,而逐渐丧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一丛毫不起眼的草本植物,在笼罩了历史传说的神秘面纱和文学笔触的描绘下就这样在我们学生的眼中大放异彩,甚至成了他们开启阅读之门的一把钥匙。而且,恰恰是因为连身边这样平凡的事物都和文学巨著有了关系,就会让他们开始以文学眼光去看待生活,去发现并欣赏生活中的美好。
我们常说生活处处有语文,就像我们能从本为当地促进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一次活动中,引导学生去探究历史发展渊源,从有意识的去关注文学名著中的叙述,到逐渐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下意识的或说是习惯性的去关注文学,用文学的眼光看待日常事物。我觉得这是一次有益的尝试。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而言,是获得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而言,是一种习惯的养成。
如此一来,是不是就达到了我们所期待的那种语文素养的逐渐提升那。如果说一颗朱果就是那片震落的树叶,引发了学生对《红楼梦》这本书的根的寻访。那么希望由对这部书的阅读,能够进一步引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从而达到振叶以寻根,观澜而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