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生肺活量的趣味化游戏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kl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活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以及呼吸技能水平的重要身体机能指标,也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测试的项目之一。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设计出多样的肺活量呼吸練习方法,可以在短期内提升学生的肺活量指数。当然,提高身体机能的锻炼方法有很多,应多管齐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从根本上提升心肺功能。
  一、吹纸巾,看谁久
  游戏目的:锻炼学生最大吸氧量,提高学生“缓吸缓呼”的能力。
  游戏方法:每人准备1张纸巾,3~6人一组,1人担任小裁判,其余每人持一张纸巾,双手将纸巾平整地按压在墙上。小裁判下达“准备”口令时,游戏者立即采用“缓吸缓呼”的方法,即吸气时自然挺胸,口鼻同时深吸气到肺部,横膈膜下降,两肋自然扩开,腹部收缩与气息做对抗,吸深且缓慢,气聚丹田;呼气时双手松开,需要保持住吸气时的身体状态,控制气息连贯、均匀、平稳地呼出,以获得充足、稳定的气息将纸巾定在墙上。比一比谁将纸巾定在墙上的时间最长(图1-1、图1-2)。
  注意事项:练习时,可先双手扶住纸中,感受“缓吸缓呼”的动作要领,之后再逐渐松开双手。可增加纸巾的厚度,或拉大学生吹气的距离,增加挑战的难度,感受持续呼气的用力点。
  二、吹文具,比谁远
  游戏目的:锻炼学生持续呼气以及“快吸快呼”的能力。
  游戏方法:准备1支铅笔,同桌2人一组,将椅子移于桌子侧面,坐在椅子上,将铅笔放置于平整的桌面上。游戏开始,1名学生“缓吸”一口气之后,对着铅笔的中部“缓呼”(图2-1),同伴记录最后呼气后铅笔滚动的位置。之后,同伴也以相同的方法挑战,看谁将铅笔吹得远。
  注意事项:吹铅笔时,对着铅笔的中部缓慢呼气,以免铅笔方向发生偏移。可将铅笔替换成橡皮擦(图2-2),增加难度。游戏开始,1人计时,测试同伴将橡皮擦从桌面一侧吹至另一侧的时间,看谁用时短。
  三、借教具,检水平
  游戏目的:借助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教学用具肺活量袋(图3-1)模拟测试,检验肺活量水平。
  游戏方法:吸足一口气后用力吹气,再按住袋口,拔出吸管,从袋口向另一端卷折,直到无法卷动袋子,此时袋子上的刻度数就是肺活量(图3-2)。学生掌握吹肺活量袋的方法后,2人一组,将袋子吹满后所花费的时间记录下来(图3-3),比一比谁用时少。学生每天练习2~3组,每组10~15次。
  注意事项:吹气时,要贴合吹嘴,一手捏住气口,避免吹出的气体通过气口四周的空隙溢出,影响测量结果。
其他文献
为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全国各行各业众志成城,采取各种积极的应对措施。全国学校“停课不停学”,全面施行居家线上教学。作为广东省体育教师工作室,笔者所在团队积极响应和行动,负责珠海市金湾区的小学体育线上教学内容的录制。线上教学开展以来,在全区进行的各学科线上教学反馈调查中,小学体育课受到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满意率高居各学科之首。  一、小学线上体育教学的定位要准确  在开展小学居家体育
体育备课是引领业务学习与教学创新的阵地,是教师资源之间共享、互补的桥梁和纽带;是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充分发挥“帮、扶”功能,助推年轻教师快速成长的平台;是年轻教师“借智补智,借力使力”,精心雕琢、精益求精提高教学设计与教学能力的舞台。体育备课组应对集体备课进行小革新,优化集体备课形式,夯实集体备课的过程,强化集体备课互补功能,把课备深、备透、备活,促进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  一、革新制度  备课组应
乡村体育教师的职后专业培训方式具有多样性,主要形式有聆听专家学术报告、参加运动技能培训、进行课题研究与论文撰写等。实践证明,立足课堂教学发现并解决问题,提升教学能力,是乡村体育教师最喜欢同时也是最有效的培训方式之一。笔者在连云港市惠志东乡村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育站的2年实践工作中,亲历并组织了培训站的运行,收获了思考,与广大同仁分享。  一、准确“诊断”,有针对性的培训  30名连云港市的乡村中小
体育是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更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学校体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具有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的实践者,这一目标必须通过一定的课程体系做支撑才能得以实现。近几年来,烟台市牟平区宁海街道中心小学立足学生的生命成长需求,在充分发掘已有体育优势资源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强化两项球类运动技能培养,三路并进推行中华武术项目,多措并举开设体育拓展课程、家校联动课程和校园体育节,积极探索体育
“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隔离不隔爱”。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有效帮助学生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树立积极心态、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武汉市体育教育工作者自疫情暴发以来,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开设形式多样的网络课程,制作丰富有趣的居家体育锻炼内容,分享视力防护的科普知识,开展心理健康在线公益讲座的运动课堂,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让疫情下的学校体育工作持续向前,成效显著。  一、优化策略,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是一节师生关系和谐、教学氛围融洽、充满学习乐趣的体育课。  一、以生为本,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本案例中,教师始终把学生放在首位,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练兴趣,真正做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教学理念。  其一,教师非常了解和熟悉学生的心理需求,知道学生由于长时间练习实心球已经产生倦怠心理,在这节课中多次利用多种游戏和竞赛方法手段,激发学生学练兴趣,
11月3-5日,由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体育局主办,江苏省学生体育协会三门球协会协办,连云港市连云区教育局、连云港市海滨中学承办的“江苏省第十八届中小学生三门球比赛”在连云港市海滨中学顺利举行。江苏省教育厅学生体协普通中学工作委员会主任江俊浩,连云区教育局局长殷振利,连云港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处长武强刚,连云区教育局副局长相入通,江苏省学生体协中小学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黄一兵,江苏省学生体协三门球中小学协
一、投掷动作整体发展的特征  投掷是体育活动中常用的基本动作技能之一,如果从“技能”的角度解读,投掷的远度、初速度及准确性就成了教学中需要研讨的话题。体育教学应该向数学这门学科借鉴,数学具有层层递进的教学逻辑思路。如,在小学数学中通过等式1 1=2的不断变化理解单元和内容的排列。在小学的高年级阶段则通过a b=c的代数形式,使得1 1=2具有了抽象意义,在初中通过y=kx b这一函数式或者是直线式
据统计,2018年9月至2019年1月的一个学期中,笔者所在地区共计约90天的上课日中,雾霾、雨雪等天气占了20多天。因此,加强室内体育技能课的教学势在必行。当前室内课教学还是以知识教授为主,涉及技能教学的比较少,即使有,也存在片面教学、简单教学、单一教学等问题。为此,笔者以一节五年级《足球:原地正面头顶球》为例探讨室内课技能教学。  一、解决不利因素,合理调整器材  考虑到教学安全、活动空间、“
日本学者中内敏夫认为,学校设置的各类课程按照认知性质,可以理解为“概念性认知”“形象性认知”和“身体性认知”。[1]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讲解向学生传授动作要领属于“概念性认知”;教师示范、挂图或观看视频等形式属于“形象性认知”;而最常用的各种身体练习则属于“身体性认知”。在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这3种认知方式,值得每一位体育教师关注和探讨。  一、技术动作学习前应先明确动作的目的  技术动作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