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豆根致大鼠肝损伤血清酶生物标志物的早期变化及联合检测

来源 :世界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zhan_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总胆汁酸(TBA)、α-谷胱甘肽S转移酶(α-GST)等血清酶生物标志物对北豆根致大鼠肝损伤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北豆根低、高剂量组(22.5、45 g·kg-1),每组18只。给药组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21 d,对照组灌服等体积蒸馏水。分别于给药7 d、14 d、21 d处理动物,每组6只,收集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以及TBA的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α-GST、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OCT)和精氨酸酶Ⅰ(ArgⅠ)的水平;计算大鼠的肝脏指数及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应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评价上述指标对北豆根致大鼠肝损伤早期诊断的意义。结果:与同时间点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给药14 d ALP升高(P<0.05),14 d、21 d ALT和肝脏指数升高(P<0.05),组内有2∕6肝组织出现肝细胞点状坏死、小灶性肝细胞坏死和炎症细胞浸润;北豆根低剂量组肝脏指数于给药21 d升高(P<0.01)。北豆根高剂量组给药7 d、14 d、21 d血清α-GST、PNP和ArgⅠ升高(P<0.05或P<0.01),OCT 14 d、21 d升高(P<0.01),TBA 14 d升高(P<0.05)。动物血清中ALT、AST、α-GST、PNP和ArgⅠ各项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7、0.483、0.957、0.948和0.934。其中ALT和AST联合检测的AUC为0.809,α-GST、ArgⅠ及与PNP联合检测的AUC为1.000,均高于各指标单项检测的AUC。结论:血清α-GST、PNP和ArgⅠ可作为北豆根致肝损伤早期的生物标志物,且联合检测在北豆根致肝损伤早期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其他文献
在小学语文阅读中,存在多种阅读模式,其中群文阅读便是其中之一,通过开展群文阅读,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速度,还可以提高其阅读量,对于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涡阳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大县,粮食生产先进县,近几年,小麦受旱、受冻的经验表明,播种前耕翻、旋耕后进行耙地镇压,及小麦播种后经过镇压的麦田,麦苗生长相对正常,受旱、受冻较轻;反之,旋
为提高立井基岩段掘进爆破效率,改善破碎块度,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深孔直眼掏槽大直径中心空孔的作用机理。理论研究表明:空孔为装药掏槽炮孔提供了一个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
目的了解胃肠癌根治术后化疗初期(化疗≤4次)患者对化疗的认知应对体验。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5年7-9月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科住院及急诊化疗输液室治疗的15例胃肠
在因诊疗形成的关系空间内,医患沟通的本质是来自患方的社会认知与来自医方的知识认知之间的交流。基于知识图景的医方话语传递成为医疗空间内医患沟通的主要方式,这容易导致
开展基层党务公开,有助于规范权力运行,落实基层参与权,以党建引领带动其他领域,并审视基层治理工作的过程和效果。当下,我国基层党务公开面临认识片面而主动性不足、约束乏
高校教师的合理流动对当下"双一流"高校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采用生态位理论,从教师自身、高校与区域三个方面,剖析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教师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