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丙烯酸材料的人工晶状体应用于联合手术的对比性研究

来源 :国际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丙烯酸材料的人工晶状体应用于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玻璃体切割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以下简称"联合手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联合手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合并白内障患者54例55眼,C-flex组26例26眼,SA60AT组28例29眼,术后定期随访,观察视力、IOL囊袋稳定性及后发性白内障等手术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9~15平均(11.8±2.0)mo。最佳矫正视力:C-flex组提高20眼(77%),SA60AT组提高24眼(8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2.97,P>0.05);人工晶状体偏心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1,P>0.05);预防前囊膜混浊(ACO)C-flex组优于SA60AT组(Z=-2.03,P<0.05);预防后囊膜混浊(PCO)SA60AT组优于C-flex组(Z=-2.08,P<0.05);手术主要并发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人工晶状体应用于联合手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安全、有效。预防ACO,C-flex略优于SA60AT,而预防PCO,SA60AT略优于C-flex,但其作用仍待于长期观察。
其他文献
以武佐河特大桥承台和塔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为工程背景,介绍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温度控制目标和温度控制措施,并对温度峰值进行理论计算,结合温度实时监测数据结果进行对比,
抓住知识改变命运的绳索,俞敏洪纵身跳出了农门;挣脱社会分层固化的捆绑,俞敏洪弯道实现了超车;直面职场刺骨寒风的吹打,俞敏洪艰难获得了新生;褪去企业家族管理的印痕,俞敏洪睿智完
目的:通过对Q值调整非球面切削与标准化LASIK术后视觉质量的观察来分析Q值引导个性化切削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01/05等效球镜低于-12.00D的46例88眼进行非球面切削或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