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夏茬大棚不同栽培条件对硬果型番茄“红桔”产量的影响

来源 :内蒙古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ower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法研究“红桔”的高产栽培措施,探讨了不同苗龄、密度和施肥水平对“红桔”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底肥、追肥三个因素对“红桔”产量影响达极显著水平,苗龄影响不显著;密度与苗龄的互作效应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密度与基肥的互作效应达到显著水平。在试验条件下,根据回归方程计算获得最高产量的最佳栽培方案为:密度2200株/667m^2、苗龄26~33d、底肥10~20kg/667m^2、追肥60-80kg/667m^2,预测产量为8630-8883kg/667m^2。
其他文献
改进了一种基于样本块的修补算法,提出了将原本的整体范围搜索改为在用户指定的范围内搜索,最大可能地保证了合适的结构信息被填入,保障修补后的图像在视觉上的连贯性,从而有效提高了大范围破损图像的修补效果.同时,将样本块窗口原有的大小从固定改进为根据图像的实际情况大小可变,使搜索速度得到较大提高.将该算法应用于遥感图像,取得了良好的视觉效果.
文章详尽说明与论述了黄瓜、南瓜茎的结构;砧木与接穗的选择;嫁接前的准备工作和嫁接流程等4个方面的内容。通过研究得出:北纬35。及其以北地区冬春茬黄瓜嫁接砧木选择神根白皮
利用度序列的概念,证明变换图G(--+)与H_n(--+)同构,当且仅当G与_n同构.以及在G连通的条件下,G(--+)与C_n(--+)同构,当且仅当G与_n同构.
文章提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实训教学研究的新观点,并以《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为例,阐述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实训教学的现状,分析了原因,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尝试
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嵌入式平台的人脸识别系统,该系统采用S3C2440A作为微处理器,以嵌入式Linux为操作系统,QT为界面编辑语言,对摄像头采集的图像进行分析处理。通过移植Open CV视觉函数库,调用PCA算法的相关库函数完成人脸图像的检测与识别。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随单位面积播种量提高,秧苗素质明显下降,基本苗增加,最高苗和有效穗趋于相同;各处理经济性状和产量差异很小。综合机插早稻栽培特点,合理播种量为干谷125g/盘。
随着经济的发展,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结合惠州市实际,分析了当前园林绿化管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性措施。
简单总结了海上溢油数值模拟的三种模型方法—油膜扩展模式、对流扩散模式和油粒子模式,并针对目前流行的油粒子模式在油膜自身扩展过程和扩散面积计算方面的不足,根据经典Fay
改进了Rogers算子并应用新算子给出了Sears变换公式的新证明.另外,还给出了Askey-Roy积分公式的几个推广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