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应有的人生态度

来源 :书画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wa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地上捡起一片金黄的秋叶,因而有了一幅记录着这一刻的心情与感动的作品。看到插在花瓶中随意开放的花而被吸引,因而也通过笔墨和色彩幻化出一幅充满着生意的作品。随意散落在案头的海棠果、嫩黄的秋叶,可以点染出一幅精致的画面……这些都因为对于自然的吸引和感动才产生艺术的灵感和创作的冲动。但倘若对自然是冷漠的,对眼前的事物视而不见,这不仅仅是因为兴趣使然,我以为这些都与态度有关。如何对待自然、如何观察自然、如何发现自然又如何表现自然?这一切都与态度有关。因态度而关注,因关注而感动,因感动而表现……


贾广健 杜鹃花开 68cm×68cm 2018年

  开车行驶在僻静的乡村路上,憩戏的灰喜鹊占据了道路中央,车竟不由自主地停下来任由鸟们旁若无人地欢闹……蒲塘的荷花你却不忍伸手去采,尽管在画中无数次题曰“采莲染得指头香”的诗句,但亦从未把亭亭玉立的荷花采回来置于案头欣赏。这都是因为对于自然的态度而产生这样的结果。你是怎样的爱那些花草,那些自然的生灵,你是拥有怎样的一颗心灵才以如此的态度来对待自然。对我来说,花开花落是很大的事,因为她牵动着我的心,这就是一个艺术家对待自然的态度。对于自然的敏感是一个花鸟画家独特的品质。
  对待绘画数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画画的时候常常会把墨色弄到手上、胳膊上或衣服上,这时我都有一种奇特的感觉,常常会觉得墨色清香,这或许是一种幻觉,但我也觉得这是一种态度。我是这样想的:这就像一个农民在田地里劳作,每每会弄得满身泥土,却一点儿也不感觉脏,反倒是更觉得泥土的芳香。
  对待艺术的态度,贵在有恒。


贾广健 西双版纳写生之二 68cm×68cm 2018年

  有恒心才能有静心,有恒心才能有对艺术始终如一的态度,对艺术的态度因有恒心而初心不改。古诗云:“夜吟晓不休,苦吟神鬼愁。”“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这也是可染先生曾在作品中常常题的诗句,这是对艺术苦旅的写照。但因艺术的态度不同而不仅是苦学,或亦可谓之乐学。对艺术的专注,静笃如一,这又何苦之有?反倒是其乐无穷。


贾广健 西双版纳写生之二 2018年


贾广健 菊有佳色 纸本设色 32cm×41cm 2003年


贾广健 火焰花 45cm×50cm 2018年


賈广健 榴实呈瑞 32cm×41cm 2001年


贾广健 三角梅 50cm×50cm 2018年

  艺术的劳作应该是快活的,艺术创造也应该是愉快的。心与天游,笔写大千是何等的快哉!西方的大师凡·高、毕加索、莫奈、雷诺阿、莫迪里安尼……中国的先贤八大、石涛、龚贤、恽南田、吴昌硕、齐白石等等,他们每天无不在享受着艺术创造的快乐。美都是让人愉快的,美也是抚慰心灵的良药。艺术家给人们奉献出的应该是心灵的良剂而非苦药!这些也全因创造艺术的态度和欣赏艺术的态度而不同。
  我无意间曾说过这样的话:我觉得没有比画画更简单的事了。这好像是狂言,其实去想想,真实如此。自己能做自己的主,一管在手,任由你去驰骋,大小由之、轻重由之、深浅由之、多少由之……这还不简单?我也曾赤膊挥毫、挥汗如雨、三矾九染、九朽一罢。看似不简单,但唯畅怀之事也,是大自由,是无我之境界。全因为态度专一而心如止水、无欲则刚,也慢慢地才发觉对待艺术的态度即是对待人生的态度。


贾广健 秋来犹有残花艳 90cm×90cm 2009年

  在我看来,艺术家做艺术以外的任何事都是难事、小事也是大事。态度越是认真就越是自为其难,但不因其难而弃之,也是一种态度。这也是艺术家的恒心、诚心、善心,也是功德心。一点点的光辉也许很快被时间的尘埃所淹没了,但终归是存在过的。甚至即使被时间的尘埃所深埋也不用去患得患失,这也就是艺术家应该有的人生态度。
  艺术家的生活、艺术家的人生也同普通人无二。不同的是他给这个世界留下了可以看得见的痕迹。艺术家对待人生、对待艺术的态度也都写在了他的作品中了。无论经历多少风雨,无论有多少的沟沟坎坎,对艺术的一颗初心不改。态度决定一切,一切因态度而改变。
  一个真实的我,对于艺术、对于人生、对于工作、对于生活的态度,通过我的作品也许能读懂。
其他文献
二○一八年的英伦三岛之行中,布里斯托并不是旅途的重心。按事先定好的计划,将这座城市作为从伦敦至伯明翰的长途中转站,选择住宿其间的一日往返巴斯,使行程不那么匆忙。布里斯托距离首都伦敦一百九十公里,作为英国西部的主要港口,早在十一世纪就建有独立城堡。埃文河(Avon)和弗洛姆河(Froom)的交汇为布里斯托提供了一个海港。布里斯托最古远的名字为“Brycg-stow”,意为“桥旁集会之地”。中文旧译为
期刊
在二○二○年纷繁动荡的魔幻现实之中,诺贝尔文学奖如约而至,花落美国诗人露易丝·格丽克,以表彰她那“无可辩驳的诗意嗓音”以及使个人的存在变得普遍的“朴实的美感”。无独有偶。同年十月,德意志语言文学科学院将二○二○年德国文坛最重要的奖项毕希纳文学奖(Georg-Büchner-Preis)授予八十二岁高龄的作家兼诗人埃尔克·埃尔普(Elke Erb),因为“无人能像她那样在语言中实现思想的自由和轻盈…
期刊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拓二王帖》(局部)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拓二王帖》(局部)安美版《中华宝典—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法帖书系(第五辑)·二王帖(二)(明拓本)》封面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拓二王帖》(局部)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拓二王帖》(局部)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拓二王帖》(局部)中國国家博物馆藏《明拓二王帖》(局部)  编者按:2018年伊始,安徽美术出版社与中国国家博物馆联袂推出《中华宝典—中国国家博
期刊
关键词:滕县;李鱓;绘画;黄家瑞;黄钟  1982年第2期的《文物》刊载了《李鱓手札》真迹一通,同时发表了王咨臣先生一文。王文就信札中内容确定了李鱓滕县离任与定居扬州的时间。为了论述的需要,现将李氏原札部分内容引用如下:  至好叔侄,滕县未晤。归里门匆匆数言,彼此经年,仆仆天涯,可发一笑。愚已决计家居,近复作出山想,来郡城托钵,为入都之计。十月底离家,三长兄三长嫂暨阖宅安好,无烦系念。愚有急需事是
期刊
图1 李可染 巫峡帆影纸本水墨设色 61.9cm×48.7cm年代不详 中国美术馆藏  中国美术馆藏李可染作品共有19件,其中18件为中国画作品,1件为书法作品。除一幅创作于1979年的书法作品和几幅尚无年款的作品之外,其他中国画作品均创作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属于李可染重要转型时期的作品。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早年即显现出艺术天赋,师从国画老师钱松龄,16岁入上海美术专门学校
期刊
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中叶,随着现代艺术的崛起,艺术史和艺术批评的方法也有了极大的发展。其中就包括以罗杰·弗莱(Roger Fry)为代表的形式分析方法。如果看一幅画,主要是想从这幅画里看到故事的话,那还不如去看一部小说,因为靠绘画来讲故事,肯定不如小说;如果看一幅画,主要是想从画里看到历史叙事和历史意义,那还不如去读史书,比如《史记》或者《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上述提及的这些内容,并不是说绘
期刊
一  说起江南精致文化,最为人所熟知的,大概就是昆曲了。尤其是对于从未到过江南的外国人来说,他们在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昆曲表演,不必到江南旅游,也能感受江南的精致生活形态和秀美园林,多少体味白居易说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或是苏东坡说的“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自晚明以来,昆曲就展现了中国表演艺术的精粹,也从中显示江南精致文化的精髓。昆曲舞台演出看似很容易:纯净的舞台,只有一桌二
期刊
关键词:宣纸;天人合一;玉文化“天人合一”是什么?  造纸术为什么在中国横空出世?之后,为什么会产生跟书画极端匹配的宣纸?各种说法,莫衷一是。除了直接的科技原因和间接的社会原因,应该还有文化传统和哲学认知上的原因。世间万物,有因才有果,有果必有因。中国古代,从万物有灵的起点出发,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思想的由来,是中国农耕社会向精耕细作发展的自觉。在农耕社会,人们需要从天地自然
期刊
一、许承尧其人  许承尧(1874—1946),曾用单名芚,字际唐,亦作霁塘、霁堂,号疑庵(盦),又号悔庵(盦),别号芚父(甫)、芚叟、芚翁、涤玄叟、婆娑翰林、檀干村人,室名“眠琴别圃”“三遮室”“晋魏隋唐四十卷写经楼”“涤玄室”,安徽歙县唐模人,近代著名诗人、方志学家、文物鉴藏家。  许承尧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为光绪甲午(1894)科举人,光绪甲辰(1904)恩科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为中
期刊
端午节那天晚上,玉璞兄与世长辞。这几天,我一直很难受,心情也平静不下来。但是,我想,无论如何,我应该把过去这些年来与玉璞兄交往的点点滴滴,整理一下。这也算是对玉璞兄的一份怀念吧。  2012年11月,我来曲阜师范大学书法学院工作,随后也就认识了玉璞兄。其实,早在十几年前,还在北京读博时,我就从我的导师刘守安教授那里知道了玉璞兄其人。我和玉璞兄都是潍坊人,又都是刘守安老师的学生,又都深爱着书法。所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