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国中医药咨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ve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 的:通过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MT )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测,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与冠心病的关系。方 法:选择本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拟诊冠心病患者120例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并时记录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情况,并对发现的粥样硬化斑块根据其超声特征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斑块。对各组病例的斑块发生率及不稳定型斑块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 果:冠心病(CAD) 组的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心肌梗死(MI)组的不稳定型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肌梗死组(P<0.05)。结 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与冠心病有明显相关性。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型斑块的存在与心肌梗死有相关性。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 内中膜厚度;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冠心病的病因95%~99%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改变, 而动脉粥样硬化( at her o sclero sis, AS) 是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的全身性疾病。颈动脉作为连接心、脑两个重要器官之间的管道, 其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脑动脉的粥样硬化有着相似的病理生理基础。颈动脉血管内中膜厚度( int ima-media thickness, IMT ) 是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 caro tid ather oscler o sis, CAS) 的可靠指标, 本文通过超声测量颈动脉IMT ,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与冠心病的关系。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门诊及住院 ICVD 患者120 例,均经CT、MRI 诊断符合ICVD 标准。其中男性84 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62.5 岁。对照组40 例,男24 例,女16例,临床上无脑血管疾病的症状体征的体检者。
  1.2仪器:GE-Vivid 7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12MHz。
  1.3方法:患者取仰卧位,颈部充分暴露放松,颈后部垫薄枕,头部稍偏向对侧。在安静状态下对研究对象的颈总动脉(CCA)中段和远端至分叉处、颈内动脉(ICA)、颈外动脉(ECA)、椎动脉(VA)管壁厚度、斑块及血流情况依次检查。每一指标测量3 个心动周期取平均值。二维超声检查:观察其管壁及管腔情况,测量内膜一中膜厚度,确定斑块的位置及回声,斑块的形态、大小范围,管壁细微硬化斑,溃疡壁龛,有无狭窄或阻塞。有斑块者测量内径。多普勒超声检测,用彩色多普勒观察有否充盈缺损及湍流,确定狭窄或阻塞部位。用频谱多普勒测狭窄血流速度,记录有关血流参数,收缩期最大流速(PSV)、舒张期末最低流速(EDA)、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用超声仪器软件分别测量双侧颈动脉血流量。据(脑血流量=双侧颈动脉血流量+椎动脉血流量)可以计算出脑血流量,所有的血流测量夹角均为60°。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诊断测量标准: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1.0mm 为增厚;管腔内中膜局部增厚,厚度>1.2mm 视为粥样硬化。
  1.4统计学方法:对患者及正常组的各项指标进行 t 检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0 软件包,以P<0.05 为显著性差异。
  2结果
  二维超声检测结果显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组对照组比较,颈动脉IMT、斑块总积分、斑块总面积均明显增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椎动脉(VA)狭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普勒超声显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CCA、ICA、VA血流量及脑血流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脑血流量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呈负相关。
  3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疾病, 病变主要累及循环系统中的大、中、小型动脉。可同时累及冠状动脉、颈动脉和脑动脉、肾动脉、肠系膜动脉等。冠状动脉造影可确诊冠心病,但冠状动脉造影术有严格的适应症, 是一种有创性检查, 术中、术后均可能出现手术并发症, 并且费用较高, 对手术设备及术者有较高要求, 在经济及医疗技术较落后地区难以普及。而颈动脉超声检测是一种较好的替代方法。颈动脉病变程度与冠心病密切相关, 用高频超声检查颈动脉可判断有无冠状动脉病变及其嚴重性。检测颈动脉內中膜厚度增加能了解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病变。研究表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颈动内中膜厚度脉密切相关, 可间接反映冠脉病变程度。
  本文的8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共检出管腔狭窄30 例,其中轻度狭窄14 例,中度狭窄12例,重度狭窄5 例。据文献报道,68%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伴有严重的颈动脉狭窄、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率为82.5%。应用超声技术可以明确检测颈动脉血管内情况,确定有无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血流动力学改变,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好发部位为颈动脉分叉部;根据斑块回块强度和组织病理学改变分为,轻均匀的低回声脂质型软斑块;等回声的纤维型斑块;强回声或伴有声影的钙化型硬斑块;回声强弱不均的溃疡型混合斑块。本研究表明,脑血管病与动脉斑块的性质密切相关。本组检出粥样硬化斑块形成66 例,预示有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性,并可视为脑梗死的前兆。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一般分为扁平斑、软斑、硬斑和溃疡斑。多数学者认为质地松软的斑块、斑块内出血、内膜粗糙或溃疡是引起脑梗死的主要原因。因此粥样硬化斑块中软斑更具危险性,富含脂质,最不稳定,在血流冲周下极易破裂,或局部形成血栓,阻塞血管或栓子脱落引发脑梗死。这也与本文的结论一致。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由于其共同的病理基础和危险因素从而具有较密切的关联。颈动脉超声是经体表检测的无创性检查技术, 可直接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存在并分析斑块的性质, 从而提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 为早期诊断冠心病,预防心肌梗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本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 目前仅讨论了斑块的有无及性质与冠心病的关系; 而对斑块面积、斑块积分、斑块指数等细化指标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预测程度等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彭跃华; 徐亮; 靳建华; 张瑛; 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J].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5 19(9) 664-665
  [2] 赵向东; 徐晤; 连美玲; 杨荣礼; 周晓兵; 郝敬波;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颈动脉超声检测[J].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6 20(8)561-562
  [3] 程洁; 吕宝经; 郑宏超; 徐伟平; 张亚臣;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4 12(1) 65-68
  [4] Ivan N. Staikov; Marcel Arnold; Heinrich Mattle; Luca Remonda; Matthias Sturzenegger; Ralf.W. Baumgartner; Gerhard Schroth; Comparison of the ECST, CC, and NASCET grading methods and ultrasound for assessing carotid stenosis[J] 2000 (9) 681-686
   [5] 顾苏兵; 张文亚; 陈桂花; 赖小彪; 张剑梅; 张继业; 颈动脉粥样硬化致血小板活化及其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3 11 (5) 439-442
  [6] 石怀银; 韦立新; 周定标;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内动脉狭窄程度的观察[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3 11(6) 561-563
  [7] 江凤; 邓辉胜; 李明星; 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与颈动脉重构的相关性[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3 (Z1)649-651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顺铂联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吉西他滨、顺铂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长春瑞滨、顺铂
【摘 要】数学是一门对逻辑思维、推理能力要求非常严格的学科,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多以灌输模式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对数学的理解也不够深刻和清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建立高效课堂,提高教学的效率,就必须走出教学的误区,从小就打下学习的基础,通过多样化的手段实施教学,让学生爱上数学。  【关键词】高效课堂;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
为了获取作者所在实验室数字共焦显微镜光学系统实验3维点扩散函数,采用荧光微珠模拟点光源,利用该显微镜对荧光微珠不同散焦量的切片图像进行采集,采用多图像平均法对切片图像进行降噪处理,以此构建显微镜光学系统的实验3维点扩散函数。以该实验点扩散函数进行3维显微图像复原,并与理论点扩散函数的复原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种点扩散函数对图像复原时均获得良好的复原效果,但是以正确实验方法获取的实验3维点扩散
目前,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我国的经济结构也有了很大变化。对于目前还处于农业大国的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近年也发生了一些改变,农业经济在我国总体经济中增长迅
【摘 要】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党和政府高度关注民族语言教育教学活动,为了进一步推动民族语言的传承与发展,党和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给予充分的支持。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藏语文教学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藏语文教师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微课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课堂教学形式,本文就微课对藏语文教学方面的好处做出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微课;藏语文;文化  【中图分类号】
【摘 要】在当代社会,计算机技术不再是一种可选的技能,而是像算术、阅读、写作一样必须要具备的基础技能。科技、教育的迅速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中心的现代化教学方式逐渐成为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在幼儿语言活动中应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可以使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更具有趣味性。基于此,本文就针对计算机辅助教学展开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活动;计算机辅助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7 【
【摘 要】新课程标准下写作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其中第一学段看图写话教学则是小学生学习写作的起步,便具有更特殊的作用。当前小学第一学段看图写话教学暴露出看不懂图的意思、说写兴趣不高、说写表达不到位及不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等问题。导致诸类问题的主因是教学目标要求不清且较低、教师选用图片不够准确、教学方法比较传统单一和评价方式简单且用语匮乏等等。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小学第一学段;看图
目的探讨封闭治疗慢性肥厚性湿疹皮肤病的治疗。方法在患者的局部皮损处行醋酸曲安奈德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以观察疗效。结果接受治疗的58例慢性肥厚性湿疹皮肤病患者,好转为8
【摘要】布地奈德混悬液吸入治疗流行性喘憋性肺炎的疗效。临床确诊为流行性喘憋性肺炎的患儿9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38例),对两组均采用常规的止咳、平喘、强心、镇静、抗病毒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氧气驱动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对照组静脉用地塞米松,观察总有效率和临床症状特征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9.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95%,总有效率观察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