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大学生责任教育及途径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26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家、自我三者息息相关,有着割舍不断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应包含三个层面:对国家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自我的责任,三者缺一不可。抓好大学生对国家、对家庭、对自我的责任教育,使他们建立起责任感,是实现大学生教育实效性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责任;教育
  作者简介:邢燕(1959-),女,山东龙口人,华北电力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主任编辑。(北京 102206)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2-0127-01
  如何使大学生教育更有实效性,如何使大学生马不扬鞭自奋蹄,是每一个高教工作者冥思苦想的永恒课题。大学生责任感教育是达到这一境界的有效途径。
  一、大学生的社会责任
  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应包含三个层面:对国家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自我的责任,三者缺一不可。
  国、家、自我息息相关。从抽象的角度讲,国家是在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形式。西塞罗那的《共和国》中说道,国家乃人民之事业,而人民是许多人基于法的一致和利益的共同而结合起来的集合体。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就是暴力机器,是一个阶级用来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有组织形式的暴力。所谓的阶级即是在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的地位的人们的集团。由此可见,国家是由许多人组成的,是大家;许多人分别来自不同的家,亦即家是由几个人组成的,是小家;自我是小家的最小组成单位。国、家、自我有着割舍不断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国就没有家,没有家国也就没有了内涵,丧失其存在的价值。因此,大学生肩负着国(大家)、家(小家)、自我三方面的责任,这是责无旁贷的。
  有人说,“大学生很自我”,言外之意是对自己很负责任。其实不然,他们很自我毋庸置疑,但他们也凸显出对自我不负责任的一面,如考试不及格等。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自我责任感教育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
  二、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教育与途径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中也指出:“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个人责任感等方面的发展。”《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也明确指出:基础教育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德育,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德育工作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人的最大不幸,往往是从忘记自己的责任开始的,最初是在小事情上,然后就会在重大事情上。”梁启超说:“人生于天地间各有责任”,“自放弃责任,则是自放弃其所以为人之具也。是故人也者,对于一家有一家之责任,对于一国而有一国之责任,对世界而有世界之责任。一家之人各放弃其责任,则家必落;一国之人各放弃其责任,则国必亡;全世界之人各放弃其责任,是世界必毁。”可见,责任感对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1.对国家的责任教育
  强调国家利益的重要性,让大学生充分意识到国家的安危与家、个人紧密相连,国强民则强、国弱民遭殃的逻辑关系。这个关系若梳理清楚了,自然就会激发出大学生心系国家的爱国热情,树立起远大理想,至于道德缺失等现象也随着迎刃而解了。这并不是唱高调,而是不论你承认与否都依然存在的客观规律。
  (1)从中国近代屈辱史切入,史可以明鉴。从中国近代的耻辱史进行教育,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屈辱的一段血泪史。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直至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从旅顺大屠杀到南京大屠杀;从鸦片走私、掠卖华工到火烧圆明园;从“猪仔”、“东亚病夫”到“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每个镜头、每个片段无不刻骨铭心的昭示着国破家亡、国弱民贱的道理,在这里充分彰显出国、家、自我同呼吸共命运的紧密关系,同时也诠释着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落后就要挨打。
  进行屈辱历史教育应该形式多样、生动形象:
  一是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应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大量展示图片,给学生一种形象、逼真、生动的感觉。图片就是历史的真实记载,它多角度地向国人传递着那一瞬间的信息,可以说,一幅图片给学生心灵带来的震撼胜过教师无数句苦口婆心的谆谆教导。
  二是到火烧圆明园遗址、南京大屠杀、旅顺大屠杀等爱国教育基地观摩,身临其境容易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仇恨,唤醒他们对国家、民族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感。
  (2)中国驻波黑大使馆被炸的警示。1999年5月7日午夜(北京时间8日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使用导弹袭击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造成3名中国记者牺牲,馆舍严重毁坏。这是人类历史上野蛮的一幕。
  中国军事问题专家戴旭认为,这一页是翻过去了,但美国还是有挑衅中国主权的事件,特别是美军监测船在南海和黄海的举动,都可以说与当年的炸馆、撞机事件有因果关联,表现出美国的戒备心理和潜在敌意。
  有中国学者认为,中国使馆被炸一事从客观上给了中国一个深思和转变的机会。一方面,民众认识到经济建设是增强国家整体实力的基础,另一方面,也坚信只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先进的国防工业体系才能从根本上保护和捍卫经济建设的成果。
  炸馆、撞机事件以及美军监测船在南海和黄海的举动都在警示着中国人要居安思危,警钟长鸣。炸馆事件后中国驻波黑大使馆的三级秘书在演讲中泣不成声地呼吁:“中国要强大,强大,再强大!”
  炸馆事件再一次凸显出国、家、自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自我的命运、家的命运与国的命运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是分割不開的。这一事件再一次告诉国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永恒的真理。
  (3)改革开放30年成就。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使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使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和主流文明之中,而且也使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进入了小康水平。以收入和住房这两大最能反映生活水平的项目为例,从1978年到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住房面积都有大幅提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这30年间,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从2.5亿下降到2148万,绝对贫困发生率由30%下降到2.3%。中国是目前全球唯一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目标的国家。   如今在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会说中国人是劣等公民,是东亚病夫。蓬勃发展的经济,接连上天的卫星,奥运赛场上一面又一面的金牌让那些嘲笑中国人的高傲自大者无话可说。大学生从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中可以感悟到国富民则富、国强民尊贵的逻辑关系。
  探讨上述三点,旨在让大学生认识到国的命运与家的命运、自我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从而在心灵深处建立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责任感。
  2.对家庭的责任教育
  有一些大学生缺失家庭责任感。啃老族、月光族和对待爱情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的随意性都可以看出一部分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淡薄。2007年2月17日温家宝总理在东北大学与大学生共度春节时说:“大学生必须对祖国和人民有爱心,对社会有责任感,对国家有献身精神,如果连老师同学都不爱的人,连父母亲朋都不爱的人,他也不会爱社会,不会爱祖国和人民。”可见,家庭责任是大学生责任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学生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学校要通过感恩教育使大学生懂得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松下幸之助在他的自传中写道: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感恩,绝不只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简单回报,更是大学生的一种责任意识,感恩不是简单地在感恩节举办个感恩活动,而是要让它成为学生每一天的必修课。大学生要常想到为自己辛勤忙碌的父母,要常给他们打个电话,而不是与父母联系就是要钱,同时要为父母分担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是为人子女最起码的责任。
  3.对自我的责任教育
  大学生自我意识强不能等同于自我责任感强。有的大学生只考虑眼前利益而无远虑,如上网无节制、旷课、考试不及格等现象说明一部分大学生自我责任感缺失,他们只尋求一时的开心、快乐,至于将来如何立足社会并不在他们的考虑范畴,这部分人一旦走上社会就会出现种种的不适应。对于那些不适应,他们往往不是从自身寻找原因,而是怨天尤人,承担不起因荒废学业而带来的不良后果。因此,应对大学生进行自我责任教育。
  自我责任教育就是加强自身修养,完善自我人格,塑造最好的自我,以便步入社会游刃有余。自我责任教育包含四个层面:智商、情商、能力、健康教育。也可以说,自我责任教育就是全方位提高自我修养,自信、自敬、自强、自立、自主,为将来立足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对大学生进行自我责任教育中,应让他们树立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懂得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道理。可以请名人介绍成长经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应寓教育于课堂及各项工作中,让他们从心灵深处意识到自我责任感强则立,反之则废的因果关系,这样可以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斗志。
  综上所述,国、家、自我的责任是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只要肩负起这三方面的责任,至于集体责任、法律责任等也就迎刃而解了,大学生也就会马不扬鞭自奋蹄。
  参考文献:
  [1]伊文,李洁思,王军.我驻南使馆被炸十周年 专家称美国应深刻反思[N].环球时报,2009-05-08.
  [2]马春林.改革开放30年的成果及感想[Z].榆林市延安精神研究会.
  [3]杨国安.大学生责任意识的现状和培养途径分析[J].河南教育,
  2009,(2).
  (责任编辑:孙晴)
其他文献
摘要:研究生培养,不但为社会输送了大量高级专门人才,而且为国家科研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的作用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还在于育人。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数量的急剧增加和低龄化趋势的日益明显,研究生自身思想政治修养欠缺、团队合作意识薄弱、个体差异较大等问题显得更为突出。重视和加强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是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  关
期刊
摘要:从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体系构设、课堂教学、实践环节(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习)、课外活动等方面入手,在总结我国环境工程专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环境工程专业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以期为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工程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工程;人才培养;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谭文轶(1980-),男,江西九江人,南京工程学院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证书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参加考试的人数逐年增加,公众、考生和媒体的关注也越来越多。作为该考试的各考点,在遵守以往制度执行的前提下,结合考点自身情况,探究该考试在今后的发展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计算机;等级考试;考风  作者简介:屈海华(1983-),女,山东郓城人,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助教。(湖北 武汉 430212)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以湖北省高校“校村结对”服务新农村建设为样本,反思了湖北高校在服务农村社会过程中存在的政府、高校、“结对村”、供给等方面的问题,并分析了深层次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新三位一体新机制、提高供需契合度、建立高校长效服务机制、构建高校内部服务体系等四点建议。  关键词:湖北;高校;新农村建设;校村结对  作者简介:王其和(1965-),男,湖北钟祥人,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管理系,副教授。
期刊
摘要: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和医疗服务的提升,各级医院不断引入先进的医疗设备,医疗器械的数量和种类显著增加,这对医疗器械行业的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析了国内外临床工程师资格认证制度和我国在职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向在校学生普及医疗器械行业法规,在教学中引入职业培训模式,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实践训练,为社会输送实用型合格人才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职业资格;生物医学工程;医疗器械;法规  作者简
期刊
摘要: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创新是立于世界不败之林的关键;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创新是其不断发展的动力。实现创新的根本在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最高层次的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渠道,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发源地。工科研究生对推动我国科技进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创新必须成为工科研究生教育的灵魂。  关键词: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  作者简介:石防震(1976-),男,江苏徐州人,南
期刊
摘要:环保设备工程专业是教育部新增专业,其培养方案的构建还处于探索与优化阶段,在阐述了环保设备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指导思想和构建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江苏大学环保设备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设置情况,全面介绍了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特征、课程设置流程、实践教学环节的组成等,为其他高校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环保设备工程;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  作者简介:解清杰(1973-),男,河
期刊
摘要:为了提高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教学水平,从计算机组成原理自身的特点以及在教学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分别从课程教材、课程本身、教师水平、教学方法、实验室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若干个课程改革建议。实践证明这些建议对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学习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水平;教学方法;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向征(1980-),男,广东广州人,广东药学院医药信息工程学院,讲师;余华芳
期刊
摘要:详细介绍了中国计量学院二级学院对本科教育实行的创新实践活动的模式和效果,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大学本科生的课外科技创新平台提出了设想。  关键词:二级学院;实践活动平台;创新思维;学科竞赛  作者简介:吴霞(1964-),女,浙江杭州人,中国计量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实验中心主任,副教授。(浙江 杭州 31001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网络资源下的电路与电
期刊
摘要:研究生教育是教育结构中的最高层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任。随着近几年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教育日益受到关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亦随之凸显。研究生生活园区是研究生集中学习生活的场所。如何以研究生生活园区为阵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以笔者所在学校的研究生生活园区为例,提出了一些关于加强研究生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  关键词:研究生;生活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