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背景下家校社协同联动发展的困境与策略探究

来源 :当代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trackfor19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校社协同联动模式是我国体育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学校、社区、家庭体育一体化发展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研究。家校社体育协同联动发展主要面临三方问题:(1)家校社联动专项政策缺失,导致协同发展无政可依;(2)家庭学校社区基础差,导致协同发展根基薄弱;(3)家庭-学校-社区交流凝滞,导致协同发展融合艰难。从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区,家庭与社区及社会关心四方面提出解决策略以求改善家校社协同联动发展的不良现状,为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提供可行路径引导。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至2030年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25%以上、青少年学生每周参与体育活动达到中等强度3次以上”的目标。李小伟在总结当代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理念时表示:“当学生体质下降的时候,不能仅追究学校和家庭的问题,各级政府也应当加以反思,青少年的健康应该由学校、政府、家庭、社会形成一个合力来解决,缺一不可。”2018 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办好教育,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要形成全社会“共担责任,形成合力”的青少年健康成长共同责任机制体制。所以,要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应凝聚家庭、学校、社区三方协同共生力量,优化家校社协同联动发展模式提高体质健康达标率,解决青少年体质健康持续下降的问题。
  1 家校社协同联动发展的现实困境
  1.1 家校社协同政策执行困难,落实举步维艰
  国家法律政策是强制执行,为解决社会发展中某领域某个区域中的具体问题而制定的具体政策或实质政策。十九大以来,国家相继颁发多个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政策,但家庭、学校、社区各自方面的体育法律法规可操作性不强,家校社协同发展难以具体推进。2020年12月12日,《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行动方案(2020-2030)》在华东师范大学正式发布,旨在为全国的学校、家庭、社区以及有关部分提供一套系统完善且兼具操作性的体育健康促进实施策略。但是其配套政策仍有缺失。例如,每年频发的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由于没有针对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责任划分的法律法规,我国学校学生体育伤害事故仍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等法律法规依据“过错原则”将责任划分于学校。另外,《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关于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通知》《体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政策制度多次倡导要以政府主导力量,充分发挥社会基础活力,建设一个政府支持、社会积极参加的多元化体育产业模式。但目前国家层面对于体育公共服务的政策仍多数为内嵌于体育综合性政策文本之内,难以全面系统指导地解决体育公共服务工作中的复杂问题。
  1.2 家庭学校社区基础差,导致协同发展根基薄弱
  第一,家长对体育的支持度和参与度低,家庭体育环境氛围较差。家长在家庭体育中的意识不强、责任感不强和代入感不强。大部分家长对体育参与停留在观念支持层面,缺少实际的行动表率,仅有73.9%的家长可以做到对学生体育的支持和自身表率;第二,社区体育缺少专业的体育指导教练,大部分社会体育指导员以退休老人居多,一项對170个体育社团的调查结果显示,其中有81个体育社团没有专职人员,占比高达47.65%;第三,社区体育志愿者以社会工作者为多,学生志愿者主要为体育院校学生,社区体育志愿者人群呈现出中女性多,中等学历多,中低收入的特点;第四,社区体育场地不规范,数量较少,不能满足大量学生回归社区后的锻炼,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还处于向学校体育场地、社会盈利性体育场地及其他公共场所“索取”的境况。家庭体育环境差及活跃低、社区指导业余化、场地流失严重导致家校社协同发展根基薄弱。
  1.3 家庭-学校-社区交流凝滞,导致协同发展融合艰难
  家庭、学校、社区之间交流凝滞,难以达到各因素融合的最大值标准。究其原因,第一,家长对体育教育的偏见以及对身体健康的认知误差阻碍“家-校”交流。家长错误的认为学生的体育教育只是学校教育单方面的责任,无法给予子女心理支援、满足其体育锻炼过程的物质需求;第二,家校之间合作因协同制度的欠缺、多方漠视、协同方式缺乏、主体偏移的等多种原因,学校方面仍缺少家校合作制度、双方工作成效的保障机制;第三,社区体育、家庭体育参与协同治理的积极主动性不强。据调查统计显示:“所在社区与学校经常开展体育联谊活动”的比例仅为 8.7%,而“从未开展体育联谊活动”的比例高达72.2%;第四,学校、社区体育管理体系协同度低,学校体育管理隶属于教育部,而社区体育管理隶属于国家体育总局,工作交流时存在领导组织的差异。
  2 完善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协同推进体育教育的运行机制
  家校社协同促进中小学体质健康的发展模式以学校体育为主导、社区体育为依托、家庭体育为基础。学校为青少年的体育教学、训练和体育赛事提供优质的资源保障,家庭为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提供亲情支持、社区体育指导以及场地设施,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绝不是任何一方就可以单独达到最优的。终身体育的形成是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区体育在体育空间上的有机联系,共同作用于个人,影响着个人,通过制度化和非制度化的体育,促进人们身心和谐发展。
  2.1 以学校为主导,充分动员家庭教育力量
  第一,学校方面可成立体育指导小组、学生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等组织,在学生家庭方面成立家长体育委员会、家长体育学校、家长体育志愿小组等组织服务学生、家长;第二,学校通过布置适量时间和强度的“体育作业”形式,要求学生家长一起参与体育锻炼,相互鼓励,共同提高;第三,学校开展互帮互助活动,深入到家庭帮助体育锻炼有困难的家庭,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第四,学校和家庭方面形成长期、深入、全面的信息共享平台,学校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成绩,尝试构建体育动态追踪平台,家长可以向学校反映学生校外体育锻炼情况与效果,具体可以包括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体育锻炼兴趣等信息;第五,学校定期和家长开展体育知识宣传文化周,体育知识竞赛、家校结合的体育运动会等活动,让家长切身参与到学校体育活动中;第六,建立线上锻炼平台、线上辅导组织、线上体质监测与反馈平台等系统,利用微信、QQ、钉钉、腾讯会议等通信软件形成线上和线下相互结合的模式。   2.2 以学校为主体,优化社区体育参与路径
  第一,社区方面可成立街道体育小组、社区体育俱乐部、社区体育指导小组等组织促进群众体育活动次数,吸引学生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第二,学校可以利用场地的便捷,合理的规划场地的使用。学生入校前和下学后,学校场地可作为周边群众晨练和晚上活动的场所,主要以学生、家长为服务对象,做好活动安全保障与时间监管;第三,在周末、节假日等相对较长的场地空闲时间,学校和社区可通过学校社区沟通小组,相互协调,共同组织体育活动,主要以社区成员的选择意愿为主,举办体育运动会、体育器材参观学习、体育文化宣传、体育名人交流等活动;第四,社区可成立校园体育观摩团,作为交流生参加报名学习学校体育课堂学习者,跟随学校体育课堂学习技能;第五,有高水平群众可以申请和学校体育老师共同完成体育课的教学,相互学习促进。
  2.3 家庭、社区智慧融合,协同助力体育参与
  第一,社区做好体育宣传工作,建设体育文化角。定期更新板报、发放体育类报纸、推送体育公众号营造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文化氛围,让居民深刻认识到体育锻炼的好处;第二,鼓励社区成员参加体育活动,大力开展体育竞赛活动,设计以家庭为单位的体育项目,促进家庭团结,营造家庭体育锻炼环境;第三,开设体育指导培训班,让体育基础薄弱的家庭成员有地方学习,有人指导,让社区的学生在家门口就有专业的指导老师;第四,开设社区体育课堂,鼓励家庭成员参加,比如运动训练、运动损伤与康复等高实用性课程,可向参于学习并达到学习要求的人颁发证书,聘请优秀结业者作为社区体育服务的工作人员;第五,成立社区体育关爱组织,对运动特别困难的人群给予“多对一”的精准帮助,特别是严重肥胖、残疾、孤寡老人类人群;第六,帮助家庭购买体育类期刊、体育健身器材、体育比赛门票等;第七,組织观摩体育场馆、体育科技创新、体育表演、体育舞蹈活动。
  3 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体育教育的良好环境
  体育不仅是一种运动,一种教育,更是一种精神、习惯和生活方式,一个国家体育的发展是全社会共同支持、共同参与的。首先,在国家层面,相关政府机构制定正式的文件法律,以国家力量推动体育改革与发展。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联和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为学校体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但我国关于家校社协同联动发展的集体实施政策却寥寥无几,希望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国家相关政府机构可以尽快的完善该方面政策,形成体系化指导。其次,政府应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动员更多的科研人员加入到体育领域的研究,促进体育新时代创新发展。最后,提高社会公民体育意识,增强体质健康锻炼。据2021年4月23日《新闻1+1》:学生体质健康,关于“未来”报告结果显示:2016-2020 年小中大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不及格率依次提升,大学生不及格率约30%。社会健康问题迫在眉睫,全社会应高度重视体质健康,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以社会力量共同支持体育,参与体育锻炼,提高国民体质健康水平。
  4 结论
  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应充分发挥家校社三方各自的优势,以促进学生体质健康为目的,通过制定家校社协同合作政策、树立家校社合作平等观念、完善家庭—学校—社区三者之间的组织、强化家校社合作的主体地位、增强家校社合作的协同创新能力等方法解决目前家校社联动政策执行落实困难、家庭学校社区基础差、家庭-学校-社区交流凝滞等问题,营造社会广泛支持、群众积极参与的体育文化氛围,实现建设体育强国目标。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校本部))
其他文献
研究了用新癸酸萃取剂从硫酸钴萃余液中萃取分离镍镁制得高纯硫酸镍,考察了萃取体系pH、萃取相比、萃取平衡时间、反萃过程硫酸浓度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有机相为45%新癸酸萃取剂+55%磺化煤油、皂化率为50%、与水相混合振荡萃取、控制VO/VA=1∶3、萃取时间为3 min时,单级萃取率达81.2%,四级萃取率达99%。反萃液控制pH在2~3,镍总回收率为99%,反萃液中镍总质量浓度大于90 g·L-1,浓缩结晶后可制备得到电池级硫酸镍。
本文以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运动训练和社会体育三个院系冰雪专项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他们的就业形势进行研究,掌握冬奥时期体育院校冰雪专项本科学生就业的特点,发现其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旨在对学校的人才培养和促进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发展提供一定参考。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沈阳体育学院各院系对冰雪人才培养的目标明确,但各院系学生对教师和教练员的就业意向偏重较多;运动训练冰雪专项的教练员资质获取率和体育教
期刊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教育必须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延续与升华。”因此,家校联动背景下实施小学体育锻炼,需要合理运用家校双方资源来加强联动,组织学生有效开展体育锻炼。  1 家庭学校统一思想  家校联动背景下的小学体育锻炼看似简单,其实不以为然,其实施过程包括了内容设计、实施、验收、评价等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锻炼活动
期刊
利用了脉冲电沉积的方法制备了Ni-TiC复合镀层,通过对不同工艺条件下得到的复合镀层的硬度、耐蚀性和耐磨性进行观察和分析,系统研究了电流密度、温度以及镀液中TiC颗粒的质量浓度对复合镀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流密度为5A·dm-2时耐蚀性和耐磨性最好;电镀温度为45℃时硬度、耐蚀性和耐磨性最好;TiC颗粒质量浓度为20g·L-1时耐蚀性和耐磨性最好。
首先选用木粉为试样、醋酸酐为乙酰化试剂,研究了乙酰化工艺对木粉质量增加率的影响,并利用红外光谱表征了乙酰化前后木材官能团的变化。结果表明:当加入醋酸钾为催化剂、反应4h时,木粉质量增加量最大,同时红外测试结果表明木粉中发生了乙酰化反应。随后选用枫木、椴木和松木作为样品,详细地表征了乙酰化对不同类型木材的性能的影响。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以左旋薄荷醇为手性中心的新型手性液晶化合物Mt4BIAnB(n=1、2、3、4、5、6,n为末端链长)。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差示扫描量热仪、偏光显微镜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别对其结构及液晶行为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对于该系列化合物,Mt4BIAnB(n=1、2、4)升温时无液晶性,为单变液晶。而其他化合物为互变液晶,在升温过程中呈现具有选择反射特性胆甾相油丝织构。降温过程中,该系列化合物均先后呈现小块状的蓝相织构和胆甾相的焦锥织构,并且各向同性相(Iso)向胆甾液晶相(N*)的转变温
目前,在北京冬奥会的浪潮下,为冰雪与其他体育产业协同共生提供了新契机。新时代冰雪特色体育产业品牌的构建将秉承绿色与共享理念,以高质量、高效率、低污染与低能耗的冰雪运动长期稳定发展观为目标。从而我国冰雪产业品牌已初步形成以冰雪赛事、冰雪旅游、冰雪培训为核心,以冰雪装备制造及关联性产业为基础的冰雪产业链。然而,宽度窄,主体融合协调不佳、链条脆而不坚,存续着资源耗损与品牌构建效率低下问题。因此,致力于我
期刊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国家对体育教育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体育作为初中生学习的必修课程,需要体育教师通过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去帮助学生提高其学习的效率。而拓展训练这一教学手段,是初中体育教师最为常见的教学方式。这一种教学方式可以帮助体育教师对学生展开有效的教学,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体育的乐趣,同时发挥学生体育运动的实践性。对此,本文针对这一相关内容进行一系列分析。  1 引言  在初中学习阶段,体育教
期刊
利用盐酸对活性焦进行酸浸处理,然后对处理前后的样品进行一系列表征和分析,探究盐酸酸浸处理对活性焦表面物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酸酸浸处理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无机矿物杂质的含量,达到净化活性焦的目的,还能够减小活性焦的粒径,显著增大比表面积,并进一步增加孔的数量,使活性焦的吸附潜力得到提升。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更新,作为现阶段高考生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因此,高中体育考生不但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还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素质,同时跟文化科高考生的学生相比,还需加强提高体育专业的学习及训练。所以,体育老师要在加强学生训练的同时,还要保证考生的心理变化,不要因为压力过大,导致部分学生心理上产生影响。基于此,针对这些情况,老师要设计有效的教学训练,使学生在高考训练前,增强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对此,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