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神经瘤患者的瞬目反射及面神经电图分析

来源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bi1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神经瘤是原发于第Ⅷ脑神经鞘膜上的良性肿瘤,占小脑脑桥角肿瘤的80%~90%.听神经瘤虽然是发展缓慢的良性肿瘤,但与脑干及脑神经相邻,常压迫三叉神经、面神经及脑干.本研究尝试用瞬目反射和面神经电图检测来全面评估听神经瘤患者的面神经颅内外段功能,希望为听神经瘤患者早期面神经亚临床损害的判断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 初步评价体外冲击波(ESW)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46例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及对照组(12例).治疗组患者给予低能量级别ESW治疗,每次治疗时ESW冲击数量为2 000次,每周治疗5次,治疗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0次);对照组接受模拟ESW治疗,期间ESW治疗仪无能量输出.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及治疗结束后4周时进行慢性前列腺炎症
病毒性脑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严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是由已知或可疑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脑组织炎症.病毒性脑炎是儿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较常见的疾病,病情表现轻重不等.在早期易被忽略,病情轻重不一,不但威胁患儿的生命,且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尤为重要。
期刊
目的 研究电针对脑卒中患者软瘫肢体肌张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共选取脑卒中软瘫患者7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电针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电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电针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及简化Fugl-Meyer量表对患者偏瘫肢体肌张力及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电针组和对照组分别有24例和10例患者偏瘫肢体肌张力由0级升高至
期刊
产后会阴坠胀疼痛、侧切口肿胀与硬结等并发症使产妇较为痛苦.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们采用微波、半导体激光、紫外线综合治疗[2]以会阴肿痛为主的并发症,效果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期刊
目的 观察体表骶神经电刺激结合盆底肌肉电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 选取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17例,其中男15例,女2例;平均年龄(32.9±11.5)岁,脊髓损伤时间(85.0±51.4)d.给予体表骶神经电刺激结合盆底肌肉电刺激治疗,每次20 min,每日1次,每周5 d同,连续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的排尿日记、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评分和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结果
一、资料  患儿,男,3岁2个月,发现运动发育落后2年余,进行性倒退20个月.患儿出生后运动发育落后,10个月左右才可独坐,1岁半左右尚不能爬;曾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脑瘫",先后给予3个月的针灸、电疗和运动训练等治疗,期间患儿体重迅速下降,并出现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四肢频繁抽搐及双眼凝视(每次持续约数秒钟自止)等,但无意识障碍;停止治疗后抽搐发作逐渐减少,体重逐渐增加。
期刊
目的 观察脉冲电磁场(PEMFs)对大鼠骨骼肌急性挫伤(ASMC)后组织学及成肌调节因子D(MyoD)表达的影响,并探讨脉冲电磁场在大鼠骨骼肌急性挫伤早期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将42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等分为治疗组(造模+PEMFs干预)、造模对照组(造模)、空白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每组大鼠14只.治疗组与造模对照组大鼠均选取大鼠左后肢小腿三头肌,采用金属砝码在PVC管引导下垂
国际著名康复专家、香港复康会创办人、康复国际前主席方心让教授因病于2009年8月24日安然辞世,享年87岁。
期刊
目的 观察电针、围针刺配合铺棉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电针、围针刺配合铺棉灸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伐昔洛韦、维生素B1治疗.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治疗期间疼痛程度、疼痛开始缓解时间、疼痛持续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和脱痂时间等数据,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75%,对照组痊愈率35%,观察组痊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