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南飞

来源 :少年文艺(1953)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yang1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弯子河一路向北流淌,分化成无数细小的金线,嵌在一片滩涂上。这里的河汊子,是孩子们的天堂。
  胖三多来这里捞鱼虾。他拿着一个用家里纱窗改成的渔网,还有一只小水桶,嘴里哼着歌,脚步轻快地走进河滩地。
  除了他这样的半大孩子,这里平时少有人来。
  很快,他选择了一条小河汊。河汊浅窄水又不多,几条小鱼在水里欢快地游来游去。他决定用掏干坑的办法捉鱼。
  很快,他的小桶里有了好几条鱼。
  他抓鱼正起劲,忽然他的面前落了一只鸟,接着,连续几只鸟落在了眼前。他抬起头,一群扇动着翅膀的鸟由远及近,在弯子河河滩上纷纷降落,开始捕食水中的鱼虾。胖三多压低了头,匍匐在草丛里,生怕吓跑了这群鸟。
  鸟儿越聚越多,它们扇动翅膀在水面滑行,全部落在河汊子上。胖三多瞪圆了眼睛,看着眼前这群天外来物,叫不出它们的名字。
  它们长得更像鸽子,但比普通的鸽子大,也漂亮得多。它们除了翅膀浅灰,身上的羽毛雪白,嘴和爪子为红色,两只乌溜溜的眼睛潜在头上的白羽里,分外灵动。它们只要翅膀一扇动,就会露出翅膀下更白的绒羽。这灰、白、红组成的闪亮色彩呼应着它们响亮的叫声,构成了秋天弯子河上的一道风景。
  百木刚刚凋零,冰雪尚未来临,这群鸟成了北方大地上秋天的精灵。
  胖三多看呆了!他在弯子河上玩了这么久,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看的鸟。
  他蹲在枯草丛中,早把捞鱼虾的事忘在了脑后。他匍匐着钻出草丛,向离他最近的一只鸟慢慢移动。“扑棱”一声,一只鸟仿佛感到了威胁,它扇动着翅膀腾空而起,带动周围的几只鸟一起飞起来。它们在低空盘旋,仿佛在替整个鸟群侦察周围的动静。随着它们的鸣叫,整群鸟都飞了起来。
  胖三多迅速地蹲了下来,他屏住呼吸,观察着鸟群的动静。
  这时,他注意到,远处的河滩地上落单了一只鸟。它没有随着鸟群起飞,而是不停地在滩地上滑行,那样子像个刚学步的孩子,颤抖的翅膀带动身体不停地趔趄,可不管它怎么努力,都飞不起来。
  胖三多小心翼翼地走向那只鸟。泥水打湿了他的鞋子。
  原来这只鸟的翅膀折断了。
  胖三多看着鸟可怜的样子,差点哭了。泪水在他的眼窝里打转。
  他抱起這只鸟向空中的鸟群放飞,可这只鸟扑棱几下翅膀后,重重地摔向了地面。它在泥水里挣扎打转。天上的鸟群不断地鸣叫,仿佛在鼓励它。有几只鸟竟然俯冲下来,用嘴衔它的羽毛。鸟群的哀鸣声响彻天空。几分钟后空中的鸟儿首尾相接,向高空飞去,只留下这只受伤的鸟在地面挣扎。
  胖三多抱起这只鸟,他像藏珍宝一样,将鸟裹在自己的衣服里。
  我得把它养好,也许它还能赶上原来的队伍。他想。
  天空中的鸟群已经变成一个个小黑点。胖三多抱着这只受伤的鸟向疙瘩山村走去。
  二
  一到秋天,麻五爷就准备进山了,他是疙瘩山上的老猎人。冬天大雪封山,麻五爷必须赶在这之前,把过冬的粮食和生活必需品运到疙瘩山上他的小木屋里。他将在那里度过一个难熬的冬天——秋冬季节是打猎的好光景。
  麻五爷远近闻名,疙瘩山一带流传着许多关于他打猎的故事,既神秘又有传奇色彩。胖三多听他爹说过,麻五爷年轻时打死过老虎。
  胖三多抱着鸟进村正好遇上麻五爷。麻五爷嘴里哼着小曲儿,左肩上背着行李,右肩上露出一截黑乎乎的枪管。他的瘸腿老猎狗麻子叫了几声,像跟胖三多打招呼。麻五爷拿眼睛瞄了一眼胖三多。胖三多立刻觉得脸被射上了一道闪电,浑身不自觉地颤抖了一下,因为他觉得今天干了坏事。
  “你怀里藏着什么宝儿?”麻五爷眯着一双小眼睛,仿佛穿透了胖三多的衣服。
  胖三多解开衣襟,露出了鸟的脑袋。
  麻五爷端详着鸟说:“哪弄来这么个稀罕物?”
  “河滩地,捡的!”胖三多颤巍巍地说。
  “捡的?放了!”麻五爷厉声说。
  “可……是,它受……伤了。”胖三多被麻五爷的大嗓门吓了一跳,嘴巴都不听使唤了。
  “养好了,赶紧放,不然我敲掉你的小脑壳。”说完,麻五爷蹲矮身子,虎着脸,下巴上的山羊胡子一撅一撅的。他用手指弹了一下胖三多脑壳。“当”的一声,胖三多觉得好疼!然后,麻五爷哼着小曲儿径直向前走去,留下了一个略显佝偻的背影。一杆猎枪在他的背上晃来晃去。麻子一瘸一拐地跑在麻五爷的身边。
  胖三多追过去,问:“五爷,你见过这种鸟没,它叫啥名?”
  麻五爷头也不回地说:“西伯利亚来的红嘴鸥,也叫水鸽子,好些年没见了,金贵着呢!”
  胖三多嘴里念叨着:“西伯利亚,红……嘴鸥。”他不懂西伯利亚是个啥,但他听老师讲过候鸟迁徙的故事,看来它们是经过弯子河飞到南方过冬的。
  胖三多钻进花奶奶的院子。
  花奶奶是麻五爷的老邻居,住在麻五爷的对门,她是个和善的老太太。村子里的孩子都喜欢她,都愿意有事没事到她家里玩。
  胖三多把红嘴鸥送到了花奶奶手上。这是他回来的路上就想好的。因为花奶奶的鸡养得好,也许她能帮自己养好这只受伤的红嘴鸥。
  花奶奶看着这只鸟,她伸手摸了摸已经耷拉的翅膀,说:“这鸽子长得不赖,挺壮实。”
  “它不是鸽子,是红嘴鸥。”
  “谁告诉你是红嘴鸥?”
  “麻五爷!”
  “他见着了?”
  “嗯哪,就在村口。看样子他又要进山了。”
  “这个老东西,就显他能耐。”
  花奶奶一边跟胖三多说话,一边查看红嘴鸥的伤情。她说:“这伤不打紧,跟鸡断了膀子一样,没出血就好办。”说完,她进屋找出来一条白布和两根筷子,把红嘴鸥受伤的翅膀展开,将筷子横在翅膀底下,用布条将筷子固定在翅膀上,然后,把它放进了一个单独的鸡笼。   接着,花奶奶给红嘴鸥做鸡蛋米吃,她一边做一边拉家常。她是个孤身老太太,一个人寂寞。
  她说:“三多,麻五爷要进山?有点早吧?”
  “不早了,我妈说,霜把叶子都打红了,老秋了。”胖三多一边逗弄着他的鸟,一边跟花奶奶搭腔。
  “奶奶有件事托付你。”
  “啥事?”红嘴鸥正蜷在鸡笼里,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
  花奶奶转身进了屋,拿出一床褥子递给他,很重。
  “这个狗皮褥子你帮奶奶给麻五爷那个老东西送去,山上冷,多层褥子暖和。”
  胖三多接过褥子问:“花奶奶,你自己咋不送?”
  “奶奶腿不好了,上不了山。你赶紧,他那老胳膊老腿也走不远,快追!”
  “好咧!”胖三多巴不得能替花奶奶干点啥,而且他又有了讨好麻五爷的机会,讨好他不为别的,胖三多稀罕他手里的那杆猎枪。
  他循着山路向山上走去。疙瘩山只有一条上山的路,村里人常走。正午已过,太阳正向西斜去,将他小小的身影印在疙瘩山身上。
  三
  秋天的疙瘩山像个打翻了五彩盘的孩子,将所有的颜色胡乱地涂抹一身,怎么抹怎么漂亮。
  疙瘩山上最多的是白桦树。白桦不值钱,因为它太软,做不了梁也做不了檩,更别说打家具。但它却是疙瘩山秋天最美的树。在渐斜的太阳下,白桦树叶像一片片金子闪闪发光。白色的树干衬着金黄的叶子,在蓝色的天空映衬下格外美丽。
  还有美人松,因为它树干笔直,垂挂着的树枝像姑娘们的大辫子。
  麻五爷在白桦树与美人松组成的山林里穿行,别看他在平地上走路蹒跚,一遇到山路,腿脚敏捷得像一只老山豹。但胖三多的腿脚更轻灵,像兔子,他很快赶上了麻五爷。
  “五爷,花奶奶让我给你送褥子。”
  麻五爷打量着胖三多,又看了一眼褥子,乐了:“这个老太婆,还挺惦记我。”
  “嗯哪,五爷,我负责送褥子,花奶奶负责养红嘴鸥。”
  “你让她养红嘴鸥了?”
  “是啊!我不敢带回家。”
  “她还不把红嘴鸥养死?她养过的鸡都不下几个蛋。”麻五爷闪闪眼说。胖三多知道麻五爷在逗他,花奶奶养鸡好得全村都出名,母雞们下的蛋又大又圆,还经常出双黄蛋。
  很快,他们来到了麻五爷山上的木屋。麻五爷放下行李,胖三多放下肩上的褥子。
  麻五爷说:“行了,你回吧,我要巡山了。”
  胖三多一听巡山,来了劲。他用手摸着麻五爷的枪杆,赖着不走。
  “五爷,带着我呗。”胖三多的脸堆满了笑。麻五爷用鼻子“嗯”了一声,说:“就你事儿多!”
  胖三多成了麻五爷的小尾巴,麻五爷走到哪儿,胖三多就跟到哪儿,麻五爷不说话,胖三多也不说话。两个人都屏住呼吸,观察着周围的动静。倒是瘸腿的麻子偶尔叫两声,带起了紧张的气氛。
  麻子叫,一般是发现了猎物。
  胖三多小声喊:“小松鼠!”他兴奋地指着远处。小松鼠仿佛不怕人似的拖着长尾巴从地面跳上松枝。胖三多看见麻五爷端起了枪。他瞄准松鼠,看着它在松枝间跳跃。
  “好家伙,跑不了了!”麻五爷嘴里说,却不开枪,仿佛枪只是观察小松鼠的望远镜,直到小松鼠跑远。
  胖三多着急,憋着声问:“五爷,五爷你咋不开枪?”
  “啧啧。”五爷不满地摇摇头,“太小,不够塞牙缝儿的!”
  麻子又叫了起来。
  远处,几只野鸡拖着漂亮的尾羽在林子里穿行,它们发出“咕咕”的叫声。麻五爷迅速拿起猎枪瞄准了一只野鸡。
  “哈哈,好!是样美味!”他的枪管随着它移动。胖三多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许久,麻五爷还是没开枪,眼睁睁地看着野鸡跑远。
  胖三多急得直跺脚:“五爷,你咋还不开枪?美味跑了!”
  “野鸡,咦——不好,不好,肉粗,塞牙。我老头牙口不好,看看——”麻五爷鼓了两下腮帮子,风在嘴里跑了两个来回,能听到风穿过麻五爷牙缝儿的“咝咝”声,像拉风箱。
  胖三多气呼呼地看着老头:“光想着你自己!”
  麻子“汪汪”地又蹿了出去,叫声比前两回大了不少。胖三多下意识地躲进草丛,他想:一定有大家伙!许久,也不见麻子出来,它只是在远处不停地叫着。麻五爷和胖三多奔过去。原来是一只野兔在猎套子里挣扎。胖三多高兴了,不管怎么样,这只兔子肯定是今天的猎物了。可麻五爷不但放了这只野兔,还把套夹子拆了扔出老远。
  “兔子肉太细,没嚼头!”
  胖三多更气了:“五爷,你难道只吃老虎肉?”他想起麻五爷打老虎的传说。麻五爷不回话。他们又沿着疙瘩山走了很远的路,麻五爷始终没开一枪。
  胖三多终于忍不住了,说:“五爷,你咋总不开枪?”他怀疑麻五爷手里的猎枪根本就是个“哑巴”。
  “我在找大家伙。”麻五爷神秘地说。
  “五爷,你真打死过老虎?”胖三多开始怀疑麻五爷打老虎的事。
  “那当然。”麻五爷一瞪眼睛。不过胖三多怎么都觉得他在吹牛。
  忽然,麻子又飞蹿出去。麻五爷的枪管迅速瞄向了那个方向。灌木丛里发出了细碎的响声,接着一只黑乎乎的脑袋钻了出来——是一个人。他喊着:“别……别开枪,是我!”
  “干吗的?”麻五爷问。
  “拉屎。”这个人顶着一头浓密的黑发,一手拎着裤子,一手提着一杆猎枪。
  “呵,你这屎拉得可挺费事,跑山上拉屎?”
  “路过,路过……”“黑头”点头哈腰。
  这时,疙瘩山的上空飞过几只鸟,它们嘎嘎地叫着,掠过胖三多的头顶。胖三多兴奋了,这正是他早上在河滩地里看到的红嘴鸥。他向麻五爷喊道:“红嘴鸥……红嘴鸥……”   胖三多拽起麻五爷,穿过一片灌木丛,来到崖边。这里能看到不远处的弯子河河滩。果然,河滩上有一大群红嘴鸥,它们正依次跟随着前面的鸟腾空而起,铺天盖地般掠过他们的头顶。
  “看到了吗,五爷,我说得没错吧?”
  麻五爷看着由远及近的鸟群,感叹着:“咱这儿成宝地喽!”
  “黑头”也跟着看稀奇,眼里闪闪发光。
  四
  周末,胖三多到河滩地里捞鱼虾,他要喂他的红嘴鸥。他居然遇上了“黑头”。
  “黑头”手里也拎着网子,看样子也要弄点“战利品”。所不同的是,“黑头”的网子大,他用两根木杆子,把网子挑起来架到了半空中。
  “黑头”跟他搭话,说:“小朋友,这里的鱼虾多吗?”
  胖三多不爱理他,他是外村人。妈妈叮嘱过,少跟陌生人说话。
  他回答:“嗯!”
  “你捞这些鱼虾干啥?”“黑头”一边架网子一边问。
  “喂我的红嘴鸥。”
  “你养红嘴鸥?”
  “嗯。”
  “你遇上过?”
  “那当然。”胖三多自豪了起来,“上回河滩地呼啦啦来了一大群,我正好……捡……了一只。”胖三多说到这儿有点心虚。
  “它们多久来一次?”
  “最近,隔三差五就飛来一群。”
  “黑头”听了他的话,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他架网子架得更起劲了。胖三多心里不明白,问:“你把捞鱼的网子架天上去干啥?”
  “捞天上的‘鱼虾’。”“黑头”嘿嘿地笑着。他一弯腰,头发从脑壳上掉了下来,露出了一颗大光头,比得上天上的太阳。原来他是戴的假发。胖三多笑弯了腰。桶里的鱼虾欢蹦乱跳,好像在跟他一起嘲笑“黑头”。
  “黑头”尴尬地把假发戴回头上,脸上挤着笑:“天凉,头套暖和,暖和。”
  捞够了鱼虾,胖三多来到了花奶奶家。红嘴鸥的翅膀在花奶奶的照料下有了好转,绑着的布条已经拆除。花奶奶把它散养在院子里,跟她一院子的鸡混在一起。
  胖三多放下他的小桶,从桶里抓一条小鱼送到红嘴鸥的嘴边。它用嘴一叼,小鱼成了它的美餐。
  胖三多心思在麻五爷身上,他一边喂红嘴鸥一边问花奶奶:“麻五爷到底打死过老虎没?”
  “当然打死过。”花奶奶小声说,“那时候,麻五爷长得壮实,背着一杆双管猎枪,一到老秋就进山打猎。为什么要选在秋冬呢,因为秋冬山里的动物没有食吃,容易打,尤其是傻狍子……”
  “他是咋打死老虎的?”胖三多继续追问。
  “那是一个冬天,麻五爷进山打猎,遇上了一只老虎。老虎又大又壮,站起来比麻五爷还高。老虎有一个本领,能闻到空气中的人味儿,如果你站在上风头,你的气味儿很容易被它闻到。还好,那天,麻五爷是在下风头,老虎没有发现他……他‘砰’地一枪……这枪法准啊!”花奶奶讲得绘声绘色,仿佛她就在现场。
  “那老虎皮呢?哪去了?”胖三多觉得只有看到老虎皮才能相信花奶奶的话,因为他知道猎人们最后都会留下动物的皮毛做纪念。
  “准是让这个老东西藏起来了。这么个稀罕物,他才不能让人见到,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花奶奶越讲越有鼻子有眼,胖三多越觉得她跟麻五爷合起伙来骗人。
  他眼光一闪,忽然发现这件事有个大问题——
  “不对呀,老师说,老虎是保护动物,打老虎,犯法!”
  “那是老年月,还没有这个法呢!”花奶奶拍拍他的胖脸蛋,十分肯定的样子。
  不管花奶奶怎么说,他都怀疑麻五爷打死老虎是假的,他甚至怀疑麻五爷所有打猎的故事都是假的,因为他跟麻五爷走了一遭,没见他放过一枪。
  五
  现在,疙瘩山村人都知道,这个秋天,弯子河的河滩地来了一群稀奇的鸟,它们叫红嘴鸥,从西伯利亚来,要迁往南方过冬。
  胖三多养的这只红嘴鸥更让他长脸。它在花奶奶的精心照料下,翅膀更加壮实了。它两翅一展,腾空而起,好看的白色绒羽衬着红色的嘴,在蓝天下分外好看。
  胖三多几次放飞它,眼见着它在天空中变成了小点点,可是,没多久,它又落回了花奶奶家的院子。花奶奶说:“它是没找着群。”这个说法,胖三多觉得有道理,等到再有红嘴鸥鸟群飞过的时候,它才能归队。
  寻找红嘴鸥队伍的最佳地点当然是河滩地。只要胖三多有空闲,他就抱着这只鸟去那碰碰运气。终于有一天,运气来了!
  这天,胖三多抱着他的宝贝鸟到了河滩地。这里空无一人。秋天越来越深,河汊上已经显出了一层脆薄的冰层,脚轻轻踩上去,冰层发出轻微的断裂声,好玩极了。
  胖三多放下他的红嘴鸥,任它在河汊子里捕鱼虾,而他正好踩冰玩。红嘴鸥时而捕鱼虾吃,时而低空飞行,但无论怎样,它最后都会回到胖三多的脚边。胖三多已经习惯了,如果没遇上鸟群,恐怕这只红嘴鸥不会离开自己。红嘴鸥吃够了,他也玩够了,就要转身离开时,忽然,远处的天空出现了一片小点点,由远及近,逐渐幻化成了一个鸟群,像一架架小小的滑翔机纷纷向河滩地降落——是一群红嘴鸥!胖三多乐坏了,他把自己怀中的鸟放飞,很快,他就分不出鸟群中哪一只是他养过的红嘴鸥了。
  胖三多没有马上走,他有一点伤感。
  鸟儿们吃饱了,它们腾空而起。但很快,前面的一只扑棱了一下跌落在一张网中,接着,两只、三只……很快就有几十只!它们一个个悬在半空中挣扎,那张网正是前些天“黑头”架上去的。
  胖三多急了,他向那张网扑去,想要解救挂在网上的红嘴鸥。他终于明白“黑头”为什么要把网架在空中!这个坏蛋!
  这时,远远地开来一辆三轮车。“黑头”从车里下来。他一把将胖三多推开,任凭胖三多如何拼命争抢,他也不理会。他收了网,连网带鸟拖进了三轮车里。红嘴鸥在网中扑棱着翅膀,拼命地叫着。天空中,没有被捕的红嘴鸥盘旋着,一声声地响应网中鸟的叫声,久久不肯离去。   胖三多转身向村里跑去,他要去喊人,来救这些红嘴鸥。他刚跑出河滩地,一声枪响传来。胖三多想,完了,“黑头”用枪打红嘴鸥了。他往回奔去,看见“黑头”的车越开越远。
  忽然,他听见第二声枪响。他定住身子,发现枪声来自疙瘩山。枪声过后,“黑头”的三轮车侧翻在地,装满红嘴鸥的网从车厢里滑落。“黑头”从驾驶室里惊慌失措地爬出来,顶着一颗光头钻进旁边的树林,一溜烟地跑远了。
  鸟儿仍然在网中挣扎,胖三多费力地解开网,将鸟一只只地從网中解救出来。重获自由的鸟儿们在空中盘桓。等到最后一只鸟归队后,它们一起向远方飞去,迅速消失在天边。
  胖三多围着三轮车转了一圈,他发现了秘密——左侧车胎已经破了,驾驶室里有“黑头”仓皇中掉落的假发套。
  六
  夜黑沉沉的,雪落了,走在上面咯吱咯吱响。
  麻五爷家的灯很暗,花奶奶正在灶膛边烧火。雪借着火光,把屋子映得明亮了。胖三多走进屋,麻五爷正在擦猎枪。
  胖三多说:“五爷,你咋回来了?”
  麻五爷说:“大雪封山前,我又巡了几回,没发现啥大猎物,就不在山上熬日月了。”
  胖三多拿出“黑头”的假发,将它顶在头上,扮了个鬼脸,说:“五爷,你的枪法真神!”
  “我可没说这是我干的。”麻五爷被他的样子逗乐了。接着,他说:“三多,要封枪了,爷爷知道你稀罕这玩意儿,给你摸一把。”
  “封枪是啥意思?”
  “就是以后不打猎了。”
  胖三多伸出手去,恋恋不舍地摸着这支双管猎枪。枪散发着好闻的机油味。
  胖三多有点遗憾。
  花奶奶烧好了一盆水,说:“老东西,烫烫脚吧,脚好身板才能好,来年,你还得上山呢!”
  麻五爷拿过狗皮褥子交到花奶奶手上,说:“我不在山上,还是你用得着。”
  花奶奶脸上的皱纹开成了一朵花,她推让着:“这褥子本来……也……是你的。”
  看着麻五爷和花奶奶推让,胖三多一把抢过褥子,准备往花奶奶怀里塞。“哧拉”一声,褥子面被撕出了一个口子,一小片好看的虎皮花纹露了出来。还没等胖三多看清,花奶奶赶紧抢过来,麻利地放在了麻五爷的炕头上。
  麻五爷乐了,花奶奶乐了,胖三多也乐了。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 合作项目)
其他文献
苏联黑色冶金工业部全苏矿井建设联合公司(即苏联矿井掘进公司)和黑色冶金情报研究所于1985年5月14~16日在下塔吉尔召开题为“黑色冶金矿山建设者在最近几年内的任务和完成任
本文报道了茶树专用生物活性有机肥在茶园的施用效果,通过对施肥茶园茶树萌芽期、发芽密度、百芽重、鲜叶机械组成及茶叶产量等项目调查,得出了茶园施用茶树专用生物活性有机肥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由中国报协印刷工作委员会主办的2002年第一季度评报工作审议会近日在北京结束。湖北日报、解放日报、哈尔滨日报、中国青年报等15家报纸被评为优质级彩报
《新闻爱好者》是爱好新闻者的读物,而“通讯员园地”正好是业余通讯员畅所欲言的场所。虽然“通讯员园地”页面不多,篇幅有限,但栏中文章说得实实在在,道得真真切切。从中,我受益
期刊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我院心内科首次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130例,按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
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系禾本科狗尾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云南省肉牛和牧草研究中心1983年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引入的,先后在云南不同生态区域试种,现已在人工草地建设中发挥重
随着社会科技进步及新闻报业改革的蓬勃发展,对新闻稿件的时效要求越来越高。新闻报道员如何紧跟新闻改革前进步伐,步入新闻的快车道呢?笔者认为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持续保障矿山企业有高效率的和可靠的技术装备,是维持矿山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十一·五”计划期间,克里沃罗格铁矿区地下矿生产联合公司各矿装备了各种新式的采掘
基层是我军各项工作落实的终端,战士是我军各项工作的基点和起点。作为我军政治工作重要载体和阵地的解放军报,就应该把基层作为自己的重要服务方向,把战士作为自己关注的主要目
中、泰两国1975年建交以来,经贸往来日益频繁,文化交流活动更加多样。各种合作与交流的正常进展,必然离不开语言为载体。在泰国,随着世界“汉语热”的兴起,于2006年起在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