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黠”者吉利

来源 :商务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F3084404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中国车企“走出去”浪潮中,吉利无疑是“绯闻”焦点。在和沃尔沃并购传闻越来越接近现实的演进中,人们开始知道吉利到底在追寻什么。
  11月23日,今年的广州车展,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没有现身。早在一周之前,他已经踏上飞往伦敦希斯罗机场的航班,在伦敦稍事逗留后,他的下一站是哥德堡——沃尔沃汽车总部。第二天,福特即宣布双方对知识产权谈判的最新结果——福特将保留沃尔沃品牌的技术所有权,而吉利获得此权利的使用权。
  10月28日,福特汽车公司对外正式发表声明称,吉利汽车在沃尔沃品牌收购谈判中为首选竞购方。所谓“首选竞购方”仅仅意味着吉利获得了第一个与福特谈收购事宜的资格,离成功还很远。不过,即便如此低调的表述,也掩饰不住吉利的喜悦心情。
  “我们很高兴看到与福特公司的协商取得进展。如果双方达成最终协议,吉利将维护和加强沃尔沃的世界级品牌的传统地位,并继续发扬此顶级品牌在安全性和环境技术方面的全球声誉。”李书福首次公开表示信心。
  李书福进一步表示,对吉利而言,这是充满战略意义的一步,既表明了吉利将致力于沃尔沃品牌在全球100多个市场的发展,同时也将进一步巩固在中国汽车行业的地位。
  吉利成为沃尔沃优先竞购者的消息传出后,一时质疑四起。2008年沃尔沃销售额147亿美元,亏损16.9亿美元;此外,来自花旗投资研究的信息显示,沃尔沃拖欠福特汽车35亿美元贷款。出身贫寒的吉利汽车能养得起这个“挥金如土”的富家千金吗?
  李书福不以为然。11月11日,吉利为其参与竞购沃尔沃制定了扭亏计划,期望将沃尔沃的年销量翻倍至近100万辆。
  李书福对沃尔沃的设想是借助中国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大幅度削减沃尔沃一些重要环节的成本,例如产品研发和制造。他并不打算将吉利和沃尔沃合并。
  对于收购沃尔沃,外界一直有声音认为李书福是“仓促应战”,而事实上他谋划时间长达三年。2006年,李书福在一个行业会议上表示,吉利意识到不能仅靠购买所需部件来造汽车,他开始认真考虑收购知名品牌沃尔沃(Volvo)的可能性,近年来这个瑞典品牌在福特汽车旗下一直亏本运营。
  2007年,李书福挖来了英国石油公司(BP)的财务审计师Peter Zhang负责收购沃尔沃的事宜。后来李书福又请到了沃尔沃前总裁奥尔松出任顾问。2007年1月的底特律车展期间,李书福会见了当时的福特汽车CFO勒克莱尔。1年后双方再次会面,这次李书福直接表达了吉利有意收购沃尔沃。由于对吉利知之甚少,福特汽车没有认真对待这一提议。不过,随着美国汽车业在2008年逐渐陷入绝望,吉利的提议开始获得福特汽车内部的关注。
  当所有人的注意力都盯在吉利收购沃尔沃的传闻时,他却突然宣布成功收购了全球第二大自动变速器制造企业澳大利亚DSI公司。DSI公司今年2月进入破产程序,吉利从开始接触到最终签约只花了30多天时间。这一点都不像吉利一贯高调甚至略带炫耀的行事风格,海外收购的口风之严、动作之快,令所有人惊讶。
  李书福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尽管吉利多年来坚持以销售额的6.2%用于研发投入和设备更新,但仍然由于投资有限、设备精度不够,导致产品质量提高受到限制。而且,为了提升竞争力,必须加大在汽车底盘和车身设计上的投资。那么并购沃尔沃,正是其要求快速扩张进入高端市场的一个信号。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吉利从进入汽车行业就一直在寻求政府层面的认同。在中国大型国企和跨国公司的夹击下,吉利一方面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市场中寻找出路,另一方面通过市场化取得的成绩来引起决策层的重视进而获得资源。
  2007年吉利进行了战略性转型,要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成本优势重新定位为技术优势、品质至上和服务优秀。企业理念也从“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转变为“造最安全、最节能、最环保的好车”。战略转型最显著的表现就在于产品的更新换代——由低端经济型轿车向功能齐全、高性价比的中高端轿车进发。在尚有市场空间的情况下,吉利让曾经的主打产品逐渐淡出市场,毅然用远景、金刚和自由舰替代。2008年初吉利宣布了自己三大产品系列——全球鹰、帝豪和英伦帝华,分别覆盖低、中、高端,原先的“Geely”与华普将逐步淡出市场。
  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营销公司总经理刘金良对《商务周刊》表示,未来一两年里,吉利将实现市场的品牌转型向三个子品牌过渡。目前仍然挂着吉利车标的自由舰、金刚和远景将伴随着2011年年初的全新换代并入新品牌。吉利4S店也将由目前的五种形式归入三大品牌,全球鹰标准店正在建设;帝豪目前有超110家在售,而标准店已经超过60家;上海英伦4S店目前只有一款车型,随着明年新车的上市,标准店建设也将推进。
  李书福称“自有技术是吉利的核心竞争力”,但他并没有排斥技术设备的引进,2002年他耗资数千万元从大宇引进了相关设备来改造吉利生产基地。站在同行的肩膀上后,他对技术发展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技术进步与新产品开发必须做到与众不同,既不能完全否定同行的方法,也不能完全照抄同行的方法”。
  刘金良认为,吉利战略转型分三个阶段,目前处在战略转型的初期,这个过程最少要持续3-5年。
  2009年上半年吉利实现净利润5.959亿元,而上年同期为2.428亿元。刘金良表示,吉利汽车今年销售会突破30万辆,明年可能要达到40万辆。在新能源车方面,吉利目前正在积极研发电动汽车、甲醇动力车、油电混合动力车型。据刘金良透露,吉利明年有好几款新能源车会在明年北京车展上亮相,熊猫电动车明年末将可能上市。
其他文献
张轲,1988年考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8年后取得硕士学位,1996年进入哈佛尖学建筑学院,1998年获得建筑学硕士学位。1999年与几位年轻设计师在美国纽约创建标准营造建筑设计事务所(Sta
http://www.linkdow.com/company/nacompany/200811/29210.html【联讯网专稿/记者邵芳】10月29日,全球最大的医药和化工生产商德国拜耳集团发布第三季度财报,当季销售额达到7
智基十年的发展,体现了一家外资VC不断适应中国特殊环境的过程,也反映了中国创投产业十年的演进     “被动做VC” 2000年3月,陈友忠从新加坡只身来上海时暗自庆幸,“这次至少语言和饮食方面不受罪了”。之前,这位宏(国际)的高管负责除亚太、美洲、欧洲和台湾之外的国际市场拓展,曾被外派到俄罗斯、印度、缅甸、越南等国家。作为一名爱好美食的中国人,在饮食生活方面那些年他没少吃苦头。 但2000年“外
期刊
2006年10月,正是金陵古都南京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十里秦淮河宁静而妩媚.映衬着夫子庙愈加热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南航”)的校园内热闹非凡.航空航天科学基金会(以下简称“
“友谊奖”是中国政府授予那些为中国作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国际友人的最高奖项,曾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下简称“国际台”)工作的德国专家哈特穆特·吕宁有幸站在了高高
量子理论认为,空间不是“空”的,而是充满了场。场是不可见的、非物质的影响力。我们无法见到场,但是能观察到它们产生的效应。把场的思维应用到企业组织中,我们会发现,组织空间内可能也存在着这些相互影响的无形力。例如,对于企业文化这种难以理解的事物,用场的理论来解释或许是个可行的方法。是什么在影响着员工的行为?什么能让员工主动地开展工作?什么东西能够保持企业长久的活力?我们可以借助场的理论,对这些事情加以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引智事业的发展迎来了灿烂的春天。但是山西省作为一个中部内陆省份,经济发展和一些兄弟省区市相比,相对滞后、缓漫,在这种大气候下,引智工作的开展也不是一帆风
面对现时的困境,定位于新富裕起来的社会中上阶层的大众型豪华车,除降价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的过冬办法?
广东东莞市人事局负责人指出,东莞希望引进香港人才提升城市档次。东莞市人事局副局长莫达兴说,东莞不会按传统意义上引进和硬性引进香港人才,而是通过多种形式合作,能利用香港资源优势就达到目的了。  历史上,东莞与香港两地互动频繁,据东莞市人事局统计,香港现有莞藉人士70万人,约占香港人口总数1/10,也就是说10个香港人中有1人祖籍东莞。  自1979年东莞与港商合作创办中国内地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太
我首先介绍一下塔塔集团。印度是在1992年开始改革,也就是在中国改革开放13年后才不得不开始了其改革的路程,它过去的架构是一个民主机制下的资本主义国家,但实行的是非常强的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