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与出口商品结构的关系

来源 :商场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da_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贸易投资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特征,FDI除了对贸易有数量上的效应外,还对贸易结构的变化有影响。本文在回顾了有关的文献及历史之后,对1980年~2006年的中国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贸易竞争力指数,用初级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制造品贸易竞争力指数、FDI、实际汇率进行协整分析,在对制造品的三个主要分类的数据进行同样的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论给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FDI 贸易结构 贸易竞争力指数 协整分析
  
  一、导 言
  自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势头迅猛。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额为1.76万亿美元,成为世界上第三大贸易国,对外贸易占中国经济中的份额近70%。与此同时,流入中国的FDI也有巨大增加。1995年时,中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只有不到1000亿美元;而截至2006年底,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到8000多亿美元。
  目前,在FDI与进出口贸易的相关性问题上,FDI对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的研究还相对匮乏。另一方面,反观历史上发展中国家对待跨国公司态度出现的转变,外资对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贡献有限引起东道国对外资作用的怀疑也是重要的原因,这是值得中国警惕的。因而,结构问题是非常值得研究的。
  二、文献综述
  国内对FDI对贸易结构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且基本认同FDI优化了中国的出口贸易结构。岳昌君(2000)得出FDI变化率与产出变化率之间的关系表达式,依靠跨行业数据分析FDI与商品贸易之间的关系。结果认为,中国的FDI促进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净出口。
  赖明勇、包群(2002)认为,利用FDI对东道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质量提高有一定的作用。激发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贸易活力,通过加大技术投入可以实现其向附加值高的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的转变。而FDI联系地区资本,使东道国相关产业参与到跨国公司的垂直和水平分工,这样也能增加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的机会。
  江小娟(2002)通过对外国直接投资企业与国内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份额的比较,提出FDI将促进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增强出口商品的竞争力。
  三、FDI在中国的现状
  中国的法律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的优化,为中国吸引大量外资提供了前提。根据资料显示,192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在中国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3万多家,实际投入外资金额达6000亿美元。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近450家已在华投资,而在这些当中30多家设立了地区总部。另外,外商投资设立的研发机构600多个。
  来自商务部的统计数据,2006年1月~10月中国共登记技术引进合同8692项,合同总金额187.4亿美元,同比增长37.1%;其中,技术费122.9亿美元,占合同总金额的65.6%。2006年1月~10月中国专有技术许可合同引进金额59.7亿美元,同比增长57.9%。
  四、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已经超过了初级产品的比重。1980~2006年,中國出口商品结构中,初级产品的比重从1980年的50.3%下降到2006年的5.46%,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则从1980年的49.7%上升到2006年的94.54%。
  在工业制成品中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重超过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这是中国出口商品结构迅速高度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在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已从1980年的75.9%下降到2006年的45.1%,下降了30.8%。而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品所占比重已从1980年的21.8%上升到2006年的54.7%,上升了32.9%。
  五、实证分析 与结论说明
  1.方法说明
  本文决定采用1980年~2006年期间的年度数据,采用协整技术对外国在中国的直接投资与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化学品及有关产品、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业制品、机械及运输设备之间的关系进行经验分析。各变量的数据取自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分析工具是EViews5.0软件。本文之所以选择这些变量,是因为在实证分析中,将考虑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这里的短期、长期不是针对一个纯粹的时间,而是从对贸易结构的改善实际效果的角度来看的。短期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对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这两个比较宏观的数据,长期则关注工业制成品内的主要分类。
  同时,本文选择贸易竞争力指数(TC)的变化来反映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这一方面由于FDI的影响作用可用竞争力的变化显示,另一方面也因竞争力的变化是贸易结构变化的动因之一。
  贸易竞争力指数的定义:
  上式中Ei为产品i的出口总额,Mi为产品i的进口总额,TCi为产品i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它表明一个国家i类商品是净出口国还是净进口国,以及净出口和净进口的相对规模。如果TCi>0,则为出口专业化,表明该国是i类产品的净出口国,该类产品具有较强的出口竞争力或比较优势;如果TCi<0。则为进口专业化,表明该国是i类产品的净进口国,i类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较弱或处于比较劣势;如果TCi=0,则为水平型分工,说明该国i类产品与国际水平相当,产品进出口交叉明显,进出口纯属与国际间进行品种交换。
  计算1980年~2006年相关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如表1所示:
  2.变量设定
  用变量FDIt、TC1t、TC2t、TC3t、TC4t、TC5t分别表示每年的实际利用外资额、初级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工业制成品贸易竞争力指数、化学品及有关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业制品及其制品贸易竞争力指数、机械及运输设备贸易竞争力指数,用 表示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实际汇率,它由两种货币的名义汇率和中美两国的物价水平计算而来。为方便,并考虑到各时间序列数据经过对数处理后不会改变其性质和关系,且更容易得到平稳的时间序列,所以回归模型中的变量均采用取对数后的变量,分别记为1nFDIt、1nTC1t、TC2t、TC3t、TC4t、TC5t、1nRt。
  3.主要目的
  检验各变量与FDI变量和汇率之间是否具有长期均衡关系。采用协整分析方法对变量进行检验,如果时间序列之间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说明它们存在共同的趋势水平,这些时间序列的协同变化受长期均衡关系的约束。
  4.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
  为了检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需要对各个变量的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如果非平稳时间序列Yt的一阶差分△Yt是平稳的,则时间序列Yt是具有1个单位根的I(1)过程。采用ADF(Augmented Dickey-Fuller)统计量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见表。
  注:检验形式(C,T,P)分别表示单位根检验方程中的常数项、时间趋势和滞后阶数
  结果表明所有变量原序列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都不能通过检验,因此原序列都不是平稳序列;而所有变量的一阶差分序列在5%显著性水平下都不拒绝变量有一个单位根的原假设,所以各个对数变量的时间序列中都只存在一个单位根,即这些序列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因而在此基础上可以继续检验这些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
  5.Johansen协整检验
  为避免伪回归,需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协整检验。若所考虑的时间序列具有相同的单整阶数,且某种线性组合(该组合的系数称为协整向量)使得组合时间序列的单整阶数降低,则称这些时间序列之间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通过协整关系的估计检验,也就度量了经济系统中的长期稳定关系。特别的,对1阶单整序列而言,其协整关系便是线性组合后的平稳序列。
  本文运用Johansen技术进行协整检验。检验结果见以下各表(考虑到杂项制品的统计无法清晰地被应用于本文的分析,所以在这里暂不考虑)。
  结果表明,初级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的函数、化学品等贸易竞争力指数的函数在5%的置信水平下,似然比统计量小于5%临界值,不能拒绝不存在协整向量的零假设,不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其他三个函数则相反,在5%的置信水平拒绝了零假设,存在唯一协整关系。
  存在唯一协整关系的各变量的协整方程系数如下:
  LnFDI在前两个方程中的协整系数为负,第三个方程中为正,说明与lnTC2和lnTC4具有相同的变动趋势,与lnTC5有相反的变动趋势。
  6.实证结果
  本文通过对初级产品竞争力指数和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变量水平值(对数变量)时间序列协整检验,结果显示初级产品的竞争力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这一部分的出口商品结构,至少在本文的分析框架下,不认为是与FDI有关联。
  而制成品贸易竞争力指数与FDI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协整系数为负),这说明随着FDI的流入,中国的工业制成品国际竞争力是有所增强的,一般认为具有相对的优势,那么在贸易中会优先发展这些部门。因此,FDI对贸易结构的短期影响是有利的,至少提供了向更优结构变化的可能。
  本文对工业制成品竞争力的主要的两个分类数据(化学品等产品在上文的检验中未通过,这里无法进一步考虑)进行了协整检验,结果可以发现,FDI与轻纺等产品的竞争力指数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但是机械等产品的竞争力指数与之有着相反的变化趋势,虽然最后反映在工业制成品的竞争力上,FDI确实是与之同向,但是内部结构的影响是不确定的。中国的投资环境决定了外资的流向。劳动力的丰富仍然是中国主要的要素禀赋,与外资结合之后产生的效果就是轻纺等产品较强的竞争力。但是在工业制成品竞争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机械等出口,FDI的影响其实是长期不利的。一般考虑的技术溢出效应和贸易替代效应、创造效应,很难比较客观地说明FDI对机械等贸易竞争力的合成效应,这里从另一个角度认为FDI在中国涉及机械等中国一直没有竞争优势(这从长期为负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可以看出)时,更多的是对中国出口优势进行弱化,而其自身利用中国的要素实现利润。
  因此,这样的内部结构影响对中国实际是不利的。低端的轻纺产品等出口,实际上只是对初级产品出口的变相替代,而体现生产力水平、继而可以产生较高附加值、带来长久贸易利益的是高端的机械等产品的出口,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这部分的出口与FDI的长期关系是不同向的。所以FDI对中国的对外贸易结构,短期来看,即从初级产品、制成品大类的贸易结构来看,是有改善的;但是对于长期的发展,即深入到制成品的内部结构来看,是不利于结构的改善与优化的。
  六、政策建议
  政府应提倡外商在中国进行研发,在根本上提高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水平。政策上,依靠设置免税保护区或者有针对性地对外商提供的关键技术减税。通过立法,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营造安全的法律环境。
  另一方面,政府需要联合企业提高中国引资的技术接受能力,形成吸引外商投入更高水平的技术的条件。政府在建立一套合适的筛选指标之后,对于那些有可能成为合资、合作对象的国内企业给予资金和政策优惠,鼓励其开展自主研发,从而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与国外技术接轨。
  作为国内企业,应该争取和外资企业在技术层面取得更多的合作交流,而不是单纯的购买与引进,需要实现自身能力的质变。企业可以与跨国公司之间实现有规范的人员交流培训,也可以与跨国公司合作建立研发机构。
  参考文献:
  [1]耿 楠:FDI对中国贸易结构变化的影响: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天津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2]江小涓:中国外资经济对增长、结构升级和竞争力的贡献.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第4~14页
  [3]江小娟:中国出口增长与结构变化:外商投资企业的贡献.南开经济研究,2002年第2期,第30~34页
  [4]李荣林:国际贸易与直接投资的关系:文献综述.世界经济.2002年第4期,第44~46页
  [5]赖明勇 包 群: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進步的实证研究.经济评论,2002年第6期,第62~66页
  [6]刘 煦:FDI与中国贸易结构变化的经验分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7]谢建国: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的出口竞争力:一个中国的经验研究.世界经济研究,2003年第7期,第34~39页
  [8]冼国明 严 兵 张岸元:中国出口与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南开经济研究,2003年第1期,第45~48页
  [9]岳昌君:国际贸易、比较优势与技术进步.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年
  [10]詹晓宁 葛顺奇:出口竞争力与跨国公司FDI的作用.世界经济,2002年第11期,第19~25页
其他文献
[摘要] 介绍了E-learning的基本概念,分析了E-learning平台管理中所面临的问题,阐述了XML技术的相关知识及其在E-learning平台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 XML E-learning 中间件    引 言  信息时代是学习的时代,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E-learning是一种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为依托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
期刊
[摘要]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奥运会场馆已成为政府和经营者必须棉队和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将北京奥运会与近几届奥运会场馆投资进行比较,参考并借鉴现代奥运会场馆运营的经验教训及赛后经营模式,针对北京奥运会场馆资源情况,提出奥运会后奥运场馆经营管理方面的建设。  [关键词] 北京奥运场馆 奥运会后 经营管理    一、前言  为适应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需要,国家投入巨资新建和改建
期刊
[摘要]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实力快速成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现代市场体系逐步建立;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体的重要成员。中国用自己的努力赢得了世界的认可和尊重。  [关键词] 改革开放 经济实力 市场经济体制 现代市场体系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前,经济处于崩溃边缘的中国迈出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步伐
期刊
[摘 要] 完善的外贸促进体系与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密不可分,科学分析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制定符合地方外经贸发展实际的外貿促进体系至关重要。文章从外贸促进体系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入手,以江西九江为例,提出了完善地方外经贸发展促进体系的具体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外贸促进体系 地方经济 政策建议    外经贸促进体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促进对外经济贸易而专门建立的支持服务体系。对于地方经济发展来说,
期刊
近年来,物流业在我国发展迅速,开设物流专业的本科院校也如雨后春笋般地突破了250所。但物流教育滞后明显,如课程设置缺乏规范、理论与实践脱节等,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的毕业生基本不符合企业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由于考核作为教学过程的指挥棒,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因此,借鉴英国BTEC及澳大利亚TAFE等先进教学模式的成功经验,改革物流专业课程考核机制对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
期刊
[摘要] 对于原物业服务合同期限届满后不再被续期的情形,有学者将之界定为“自然解聘”。这一观点与《物业管理条例》第11条、《物权法》第76条之规定结合后,成为了现实生活中许多原物业服务企业逾期占据小区、强求召开业主大会会议讨论其“去留”的法律依据。该文认为,“自然解聘”的概念存在语义上、逻辑上的矛盾,且违背了合同法;在实践中、以及在物业管理地方立法当中,一旦引入此概念,极易形成实际操作上的僵局,并
期刊
[摘要] 本文运用多维GARCH方法分析了亚太主要股票市场间的动态相依关系及其市场波动在各个经济体间的跨界传递。本研究用三维和五维全 模型估计了模型中的参数。实证结果表明,香港恒生指数在全球范围内接受其他指数的直接和间接的波动传递,并通过协方差和方差把波动传递到其它的股票市场。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仍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市场,其市场波动具有相对独立性。  [关键词] 多维GARCH 股票市场
期刊
[摘要] 为了了解温氏食品集团企业管理与员工满意情况,本文设计了相关调查问卷,以各因素员工为样本,进行调查数据收集。由于问卷问题有十个之多,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问题进行提出,归纳为两个主成分(企业管理因子和员工满意度因子)。再对各因素的员工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企业内部员工对企业管理和工作满意度的评价情况。从中探求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提高员工满意度的方向。  [关键词] 温氏食品集团 企业管理 员
期刊
[摘 要] 信贷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在综述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认为西方商业银行的某些信贷风险的防范技术并不适用于我国,并展望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未来演进。  [关键词] 信贷风险 中外比较 防范 未来演进    信贷业务是现代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终点和中心环节,也是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控制直接关乎其总体经营的成败。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引起了
期刊
[摘 要] HOPE系统管理模式是煤矿在新时期管理体制自主创新的产物。本文以新三矿为例,探讨了HOPE系统管理的基本模式。HOPE管理的理论基础是系统论,其组成要素是人本管理系统、全面管理系统、岗位管理系统、精益管理系统。HOPE系统管理的2443模式又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并通过对应三步实施方案来实现。HOPE系统管理模式的成功应用说明了该模式的先进与实用性,可以为煤炭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提供参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