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球新药研发报告——第二部分:趋势和挑战(Ⅴ)

来源 :药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eoneone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翻译是一种以语言符号为媒介的社会现象和文化活动,翻译的窘境和译者的隐身导致存异伦理的出现。翻译伦理指在翻译活动中对待文化他者的道德态度,是探究和认识翻译文化本质的主要维度。翻译伦理贯穿整个翻译实践和理论发展史。  鲁迅深受德国浪漫主义的影响。据美国学者劳伦斯·韦努蒂考察,鲁迅在1902年留学日本期间吸收了施莱尔马赫等人的德国浪漫主义的翻译思想,并将异化翻译与改造国民性结合起来。当时的中国与浪漫时期
学位
本文旨在通过认知语言学的概念合成理论来研究英文平面广告中隐喻的意义构建的内部运作机制。  在广告业高度发达的今天,广告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很难想象没有广告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广告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并富有创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更多科技元素融入广告的制作当中,推动广告创意空间不断扩大。广告代理如何创意,消费者如何解意,广告如何对消费者产生心理影响等问题正是语言学、广告学、认知科
《圣经》文本具有宗教性和文学性。从唐朝至今《圣经》汉译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产生了多种《圣经》汉译本。由于语言禁忌和语言崇拜现象的存在,《圣经》最核心的信仰符号造物主的译名在用字上更为谨慎。造物主的译名呈现阶段性特征:初期,景教士借用佛、道概念实现“本土化”;明末清初,天主教耶稣会士推崇“孔子或耶稣”排斥主义的思维模式,一部分传教士主张“以儒释耶”,另一部分传教士主张“以耶变儒”;清末民初,基督
词汇作为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较易发生损耗。自1980年语言技能损耗研讨会(Conference on the Attrition of Language Skills)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召开以来,词汇损耗在心理学、语言学及社会学等诸多领域开始受到学者的关注,逐渐上升为研究重点。  在过去三十多年中,国外学者在语言损耗的理论框架下进行了大量探讨和研究,在损耗程度、词频、词源、词性及损耗顺序等方
学位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