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现状及解题策略探析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chao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众所周知,想要学好数学这门学科,学生从小学开始就要打好基础,否则越往后就会发现越难学,进而就会产生厌学的心理。应用题答题技巧的增加可以大幅度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数学应用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综合性掌握。掌握应用题的解答技巧对学生而言,是提升学生成绩的关键点。据此,对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现状进行探讨,并浅析解题策略。
   关键词:应用题教学;小学数学;解题策略
   应用题设计包含很多数学知识点。当学生对知识点有一定的掌握,就可以很快运用已掌握的知识通过数学技巧得出结果。目前,数学的解题思路在很大程度上受传统教育所影响。教师同样经历过学生时代,他们只是将当初自己老师的解题思路照搬照抄,使教育失去了灵活性,教育领域应该进行相应的改革。新的解题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去探索。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固执己见,解题的方法、思路不止一种,要多听听学生的想法,并通过沟通将学生的解题思路转化为教学思路。
   一、应用题教学现状
   近年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老师会将他们自己认为最简单、容易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直接教给学生,当学生的试卷上用自己思路得到正确答案也会得到老师的否定,导致学生思路的单一,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教师在讲解应用题时,更多的是将应用题的关键信息指出,给学生理清其中的关系,然后讲解步骤。最多也就是简单地举一下生活中常有的例子,然后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学生的理解与接受能力不一样,同时,他们也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大多数学生并不讨厌数学,反而他们很有兴趣去学习数学,但是由于教师或者学生自身的原因,导致他们厌烦数学应用题,厌烦数学这门学科。
   二、变更应用题的教学策略
   1.学生本身兴趣的培养
   在教育阶段,教师首先要将学生的数学兴趣培养出来。学生对数学有兴趣自然会主动去学习数学。因此,教师可以在应用题的解答过程中利用一些具象的东西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会驱动学生去探索。例如,在讲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认识图形》时,传统的教育方式就是直接指出这个图形叫什么,让学生牢牢地记在脑子里。其实教师强迫学生记下,还不如将图形画成五颜六色的,然后拼成一种小动物,让学生学习的兴趣瞬间提起来,更加轻松地认识每一种图形。同理,在解答应用题时,学生只有有兴趣,愿意去思考、去作答,才会学好、做好数学应用题。
   2.正确引导学生思考
   应用题中会存在一些知识点,只要学生将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提炼出来就会得到答案。因此,教师有必要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如可以规定每个应用题学生必须朗读三遍再答题,通过朗读可以获得题目的重点信息。例如,“县城里的一家家用电器店,每天出售20台格力空调,每台空调的价格为3200元,那么这家电器店一天的营业额是多少?”这道题中,首先要让学生明白问题求的是什么,关键的信息是什么。进而引导学生一步步去思考,提炼出关键信息:空调数量、空调价格。然后就是整理关系式:数量×价格=总价。通过老师的提点,学生可以很轻松地写出答案:20×3200=64000(元)。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在做应用题时先提炼关键信息,再列数量关系式的好习惯,继而对应用题的作答也会越来越轻松。在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课本中,统计题也是应用题的一个考点,而统计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懂图表。知道每一行、每一列代表的是什么意思,与要求的答案是什么关系,弄清楚这些问题,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方可游刃有余。
   3.情境设定,提高解題速度
   小学生处于发育阶段,数学的学习有利于开发他们的智力。他们对问题的理解能力比较弱,不能够自主地去理解数学应用题中所表达的含义。教师可以针对这种状况进行情境设定,让学生处于应用环境中去解决问题。例如,“学校要采购一批教学设备,需要10个多媒体教学设备,20个扩音器,一个多媒体教学设备20000元,一个扩音器50元,请问学校需要花多少钱?”这个问题中,学生可以代表学校的购货员,教师充当卖家,在一来一去的沟通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列出10×20000 20×50的关系式,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快速理清楚数量关系式,而且提高了做题的效率。
   三、结语
   在教育不断改革的今天,教师也要做出相应改革。在解答应用题时要结合学生的不同资质与对问题的理解能力,针对性地做出教学模式的改变,注重实际操作,不能空讲理论概念,避免到了最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仍是“一问三不知”,时间长了,学生自己就会厌恶数学。随着时代发展,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手段,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杨贵玲.拓展思维,强化实践: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的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30).
   [2]张承义.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现状及解题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7(S1).
   [3]陈国辉.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有效策略[J].江西教育,2016(24).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策略的有效与否,直接影响着小学作文水平的提升。具体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的改革创新对策开展研究,并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寻求合理的对策,以更好地推动小学语文作文训练的快速发展,为之后的教学活动奠定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在小学生语文作文指导中,教师并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更多的是按照自身对作文训练的理解来选取教学策略,遏制了
摘 要:学困生的个性差异与他们身处的环境有关。教师只有抓住学困生的根本,用爱心、温情、欣赏、激励、表扬、肯定、训练、赞同等方式去认真备好每位学困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让他们参与到群体、活动、爱好、学习当中去,在点点滴滴的收获中积累硕果,用欣赏的态度去肯定他们的亮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才是转化学困生的关键。   关键词:学困生;转化;策略   每个孩子身处的生活环境、家庭环境、娱乐环境、见识范围等都
摘 要:“三環联动”的目的是通过教师的自觉阅读,提高教师的阅读能力和指导水平,学生在感知到教师的文化底蕴和饱读诗书的气质之后,自发地进行阅读,而教师也会因为学生阅读的反馈来促进自己的成长,学生也会因为在家庭中的阅读,带动家长的阅读,最终开展亲子阅读的形式,这样就形成了一条完美的家校读书链。   关键词:家校共读;最佳阅读;阅读生态   阅读启迪智慧,书香滋养精神。记得英国的毛姆曾经说过“阅读是一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开始探索并应用新方法开展识字教学,激发学生的识字学习兴趣,其中趣味识字教学措施备受老师关注。简单论述了趣味识字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措施相关知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应用措施   小学阶段是学生识字的重要阶段,学会认字后学生就可很好地学习其他学科。实际教学中,有的学生生字辨识有难度,原因在于汉字构成差异
摘 要:阐述深度学习与问题链设计的关系,以此确立研究对象;接着简述借助深度学习设计问题链的重要性,直接展示研究价值;最后详细论述借助深度学习设计问题链的有效策略:实施教师导引催发深度探究、开展小组合作释放集体智慧、组织课堂讨论开发团队合力,以此完成本次研究的全面介绍。   关键词:深度学习;问题链设计;初中生;物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和日益完善,广大教师群体纷纷探寻物理教学的创新化、趣
摘 要:微课具有形式多样、内容紧凑的特点,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很多科目都会借助微课形式进行课程教学。并且在经过长期的、多科目的教学实践之后,发现微课教学形式应用于教学中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学的效果。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也可以应用微课的教学形式,发挥微课教学的优势,提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基于此,分析微课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应用的意义,探究如何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应用微课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