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青与5个女人的恩怨

来源 :党史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19gu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革”中,江青大权在握,在中央政治局内结成帮派势力。为此,贺子珍说江青,“要不是我当年离开延安去苏联治病,江青是钻不了这个空子的!”那么,江青与宋庆龄、贺子珍、王光美、叶群、孙维世是如何斗法的?
  宋庆龄骂江青“无耻的婊子”
  人们印象中的孙中山夫人宋庆龄娴静雍容、温文尔雅,用“无耻婊子”这样的字眼骂江青,许多人可能难以想象。宋庆龄在1978年6月5日给美国的理查德·杨的一封信中就是这样写的:我的所有西式衣服都给我表弟的几个女儿了。在那个无耻婊子江青炮制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她们都被红卫兵从家里赶出来,所有衣物也都被抄走了。为宋庆龄写传记的爱泼斯坦也感慨道:“她是难得使用这种骂人字眼的,由此可见她的愤恨之深。”
  起初,江青给宋庆龄的第一印象并不坏。1949年,宋庆龄在北京参加开国大典后回上海,毛泽东派江青到车站送行。据说,后来宋庆龄对别人讲过江青“有礼貌,讨人喜欢”。1956年,宋庆龄在上海宴请印尼总统苏加诺,江青和刘少奇夫人王光美都同席作陪,“据说,她对江青的举止文雅、服饰得体,很表赞赏”。那一天交谈中,江青请宋庆龄劝毛泽东打领带、穿西服,因为孙中山也常常如此,而且外国人总认为中共官员的穿着太单调。
  因早年所受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影响,宋庆龄追求“自由民主”的人类近现代文明,然而,在“文革”中,上海的红卫兵甚至把宋庆龄双亲的墓地“砸烂”……
  江青与贺子珍相互挖苦
  1976年2月,正当“四人帮”横行无忌时,贺子珍曾叹了一口气说到江青,“要不是我当年离开延安去苏联治病,江青是钻不了这个空子的!也不会有今天的江青,这个祸害精!”贺子珍也承认,“都怪我自己,1928年我与毛主席结婚后,好长一段日子,不习惯于当家属、做家务,干秘书也不乐意,总想带部队到前方打仗,常常与毛主席闹别扭。长征到了陕北以后,还是不愿意守在主席身边,加上头部受伤处还有弹片没有取出来,就按往常一样耍脾气,不听主席的一再劝阻,硬是从新疆去了苏联治病,然后是学习。1938年,主席曾三次捎信,要我回去,但我硬是没有随队回去。要说后悔,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一次了!”
  早在1972年7月19日,江青在接受美国纽约女教师维特克采访时,刻薄地挖苦抨击贺子珍:
  “实际上贺子珍同志只比我大一两岁,是她要求离婚的。她什么工作也不做,毛主席让她给他剪报都不干。这是很大矛盾。另外,生了孩子后她不要,给老百姓。”
  嫉妒报复王光美
  江青和王光美,都曾是新中国的主席夫人,可悲的是,两人都是差点命丧枪口,被判死刑而余生。江青受演员之累,第一夫人做得不够顺畅。
  王光美就不同了,她1946年进军调部中共组任翻译,之后便与刘少奇结婚。婚后,王光美就以秘书身份,完全公开地跟随刘少奇左右。
  建国后,王光美多次随刘少奇到外国出访。王光美晚年时回忆当年中组部副部长安子文对她的嘱咐:“和少奇同志在一起,不该知道的不问,不该看的不看,领导同志谈话你不要听。”
  1963年11月,王光美带工作队到河北省抚宁县卢王庄公社桃园大队搞试点,总结出“桃园经验”。刘少奇还让王光美去参加四清运动,并大力宣扬王光美的“桃园经验”。王光美在很多省做报告宣讲,中央以她个人的报告下达了正式文件。从后来“文革”批判王光美结果看,江青对此是不满和嫉恨的。
  1963年,刘少奇接到出访东南亚的任务,王光美拟以国家主席夫人身份陪同。几个姐妹鼓动她到上海做出国服装,江青正好也在上海。她们见了三次面,每次都谈了好几个小时,说了好多话。女人的嫉妒加上某些政治原因,江青在“文革”中对王光美进行了报复。
  叶群唯江青马首是瞻
  江青大权在握后,叶群为了和江青拉近关系,费了不少心思。据林彪秘书张云生回忆,叶群曾跟秘书们说:“反正我认准了一条:首长要紧跟主席,我要紧跟江青!今后她走到哪我跟到哪,她不去的地方我也不去!”
  叶群常送江青一些东西。阎长贵说,当时毛主席像章种类繁多,花样翻新,叶群搞到新品种,就要给江青及其身边工作人员送来。1967年夏天,北京还不到吃西瓜的季节,叶群让林立果给江青送来几个南方西瓜。
  1967年1月14日,“文革”中提出“揪军内一小撮”,军队一时大乱。“揪军内一小撮”的完整说法是“揪军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林彪不满将解放军列到修正主义的边缘,和江青大吵起来。叶群听到后,赶紧拦在他们两人中间,一面哭,一面哀求两人不要吵。事后,叶群哀求林彪以后千万不要顶撞江青了:你跟她斗,是不会有好果子吃的。
  据江青的第二任秘书杨银禄说,江青对他就作过这样的布置:“叶群这个人很有心计,她打来电话,和给她打电话,都要做记录,以留作备用和证明。”
  拉拢孙维世不成将其迫害致死
  “文革”中,江青、叶群一伙人将周恩来的养女孙维世迫害死了。孙维世与其兄孙泱,是朱德挚友孙炳文烈士的儿女。周恩来夫妇叫她女儿,她也甜甜地叫周恩来夫妇为“周爸爸”、“小超妈妈”。
  由于孙维世与周恩来夫妇的关系,她也经常到毛泽东家里去。毛泽东和江青当时也很喜欢她。1939年,周恩来赴苏联治病,孙维世也来到了莫斯科求学。在莫斯科学习期间,林彪对她产生了好感,曾向孙维世求婚,但被孙维世拒绝了。
  1949年秋,作为新中国领袖的毛泽东决定出访苏联。夫人江青要求前往,没有得到批准。回国后的孙维世被任命为随毛泽东访苏的翻译组组长,同时兼管访问中的一切机要工作,这令很多人羡慕不已。出访归来,江青找到孙维世,要她谈谈随同毛泽东出访的情况,孙维世拒绝了。她对江青说,这些都是国家机密,没什么好谈的。江青后来曾对孙维世说,你是总理的女儿,我是主席的夫人,我们联合起来力量就很大,要对付那些反对我们的人。孙维世对此大惑不解.她天真地认为,所有住在中南海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同周恩来夫妇一样地喜欢她,有什么需要“对付”的呢。
  建国后,周恩来夫妇根据孙维世所学的专业,将她安排在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工作,后来又因工作需要调到中央实验话剧院。1963年话剧《杜鹃山》上演后,江青曾找过孙维世,希望她能参与此剧的改编。孙维世听后拒绝了。后来因为江青希望把话剧《初生的太阳》改编又遭到孙维世的拒绝。孙维世对江青说:“你不要再来找我了,我考虑将这个话剧改成现代京剧不太适合。”
  孙维世的一次次拒绝,在江青心中,无疑是一笔笔待算的账。“文革”中,孙维世的兄长孙泱曾任朱德总司令的秘书,由于参与了《朱德传》的撰写,引来了杀身之祸。孙维世的丈夫金山,也被一群来路不明的“公安人员”抓走,在江青等人设置的监狱里整整被关了7年。
  因江青、叶群的指示,孙维世也被抓走,关进一间黑黑的屋子,连夜审讯;后被冠上“苏修特务”罪名,关进了监狱。1968年,孙维世被活活折磨致死,尸体被火化,连骨灰也没有留下。
  (据《中国新闻周刊》、《党史文苑》)
其他文献
古城淮阴有四个城门均为瓮城门,其中南门后来被命名为“佳标门”,是为了纪念1945年9月6日在此发生的一场惨烈攻城战中,一位叫徐佳标的新四军战士在失去双手的情况下,舍身堵住枪眼的壮举。这一壮举比耳熟能详的抗美援朝英雄黄继光还早了七年,堪称我军舍身堵枪眼第一人。  档案资料记载,徐佳标1926年出生在江苏省灌云县一户贫苦农家。1942年冬,徐佳标的父亲被日军抓去修炮楼,后被活活打死。1943年,新年刚
期刊
杨松,原名吴绍镒,1907年11月14日出生在湖北省大悟县四姑墩大吴家一户知识分子家庭。三十年代初中期。在东北工作时化名吴平。他先后担任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驻东北巡视员,中共吉东特委书记兼抗日联军第四军政委。是东北抗日联军的积极倡导者和组织者。东北抗日武装的卓越领导人。1938年至1940年,在延安任中宣部副部长兼秘书长。并执教于马列学院。1941年春,创办和主编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是一位优
期刊
“万元户”,一个1980年代初很流行的词,也是许多农民羡慕的称谓。顾名思义,“万元户”就是收入达万元的户,或是家里有万元积蓄的户。在当时的农村,谁家能称得上“万元户”,就是家庭拥有巨额财富的代名词,是先富起来的代名词。  1980年4月18日,新华社播发一篇通讯《雁滩的春天》,报道了1979年末兰州市雁滩公社滩尖子大队一队社员李德祥家里有六个壮劳力,当年从队里分了一万元钱,社员们把他家叫“万元户”
期刊
卓琳比邓小平小12岁,两人都属龙。两人是一对性格迥异的夫妇,但他们心心相印、相伴走过58载春秋。可以说,家庭的温暖,是帮助邓小平从容应对政治逆境的一个重要因素。  邓小平两次主动找上门来  卓琳比邓小平小12岁,两人都属龙。在北京景山后街的一条胡同里,有一个两进的普通院子,灰砖灰瓦,方方正正,院内的花、草、树木,郁郁葱葱。这就是“邓小平生前的生活世界,全家是1977年搬到这里的。他们住的院子里,有
期刊
至今回忆起来,吴桂贤都觉得自己的一生,充满着太多的不幸与幸运。由于家庭贫困,年仅13岁,吴桂贤就独自出门谋职。从纺织女工到共和国首位女副总理,再到企业董事长,她的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那个时代的命运紧密相连……为了孩子四处“化缘”  1951年,13岁的吴桂贤进入陕西省咸阳市西北国棉一厂细纱车间当工人。“文革”开始后,她被树为“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和当时许多劳动模范一样,被推上了政治舞台。
期刊
江西省吉安县渼陂村方圆仅一平方公里的红土地上走出四位将军:两位中将和两位少将,四位将军同姓梁,其中三位同族叔侄孙三代人,分别是梁仁芥、梁兴初以及梁必业;另一位是专业技术少将梁必骚。因此,渼陂村被誉为“将军村”。  祖辈梁仁芥  梁仁芥(1912 -1991),江西省吉安县人。1930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解放战争时期,梁仁芥任中共晋绥六地委书记兼晋绥军区第六分区政治委员,194
期刊
握手,如今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礼节。然而在政治生活中,握手又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一代伟人邓小平,便在其波澜壮阔的政治历程中,召开过两次著名的“不握手”会议:第一次是在解放战争的关键时刻1946年9月10日,第二次是在“文革”期间全面整顿的1975年3月召开的。  1946年中秋节,二野各纵队的司令员满心欢喜地赶往司令部,结果邓小平却提出召开一次“不握手会议”。他开宗明义地说:“我们把大家请来,不
期刊
在中国政治生活中,握手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一位官场人士指出,官场里的握手绝不仅是手部动作。比如上、下级之间的握手,领导不会主动上前与下级握手,而是习惯抬头看看天气,或是自个儿捶下肩膀,这时,下级就应当主动上前伸出双手。  官场的握手意义  握手是一种西方礼节,传人中国之初,是否采用握手,甚至成为衡量官员开明或保守的标准。电视剧《走向共和》中有个镜头颇有意味——袁世凯向英国记者介绍自己的属下,北洋军
期刊
庐山会议后,毛泽东相继对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所作的严厉批评,使林彪、叶群更加惊恐和忧虑。林彪找来林立果商议当前的形势,林立果表示:“与其束手就擒,不如破釜沉舟!”在林彪的支持下,林立果辗转杭州和上海,与自己的“小舰队”成员进行了几次密谈……  林立果向林彪提出搞政变  苏州南园,过去曾是宋美龄的私人别墅,解放后成了接待中央领导的著名胜地。苏州一直为林彪所钟爱。苏州南园1号楼,亦即院
期刊
一    1948年9月16日,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发动了震动全国的济南战役。华野部队官兵在“打开济南府,活捉王耀武”的口号的鼓舞下,不怕疲劳,不顾伤亡,经过连续8个昼夜的猛烈攻击,迅速地摧毁了敌人的外围据点,先后突破了工事坚固、火力密集、池深墙高、众敌死守的外城和内城,于9月24日下午16时30分攻占了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大院,占领了王耀武的“主席办公室”,活捉了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参谋长罗辛理和一大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