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公共物品投入差距及应对措施分析

来源 :知识与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ca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阶段,城乡公共物品投入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这影响到了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城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些差距以及农村发展面临的瓶颈,文章分析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明显滞后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危害,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加大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措施,以缓解其供需矛盾,达到更好的平衡,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
  关键词:公共物品 投入差距 措施
  
  现阶段,城乡公共物品投入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这影响到了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城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些差距以及农村发展面临的瓶颈,本文从以下方面展开论述,力求缓解其供需矛盾,达到更好的平衡,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
  
  一、城乡公共物品投入差距的表现
  
  我国农村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农民收入远低于城市居民收入,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远低于社会劳动生产率,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公共物品供给的不均衡是重要原因。自2003年起,国家开始重视农业的投入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连续数年,把农业问题作为一号文件下发改进。随着农业税的取消、对种粮户的补贴、对农田水利机械的补贴、家电下乡等强有力措施的推进,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激发了积极性。200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推进,缓解了农民的后顾之忧。2010年中央报告指出,继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按照总量继续稳步提高的要求不断增加对三农的投入。但根据统计数据,2010年用于三农的投入增幅比全国财政支出的增幅只增加了1个百分点,还难以有效确保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的发展。
  
  二、城乡公共物品投入差距的危害
  
  第一,收入分配不平衡,贫富差距拉大,可能导致社会群体失和。我国基尼系数已从改革开放初的0.28上升到2007年的0.48,超出了0.4的警戒线。收入差距的拉大,相对贫困人口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社会群体失和,加大社会矛盾。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较大,公共物品投入明显倚重城市,农村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
  第二,财富集中度高,社保体系不健全,影响了消费力的提升,导致消费需求不足。目前,我国居民储蓄高达30万亿元,但消费率仅为GDP的35%左右,远低于美国的70%、欧洲和日本的 50%。造成我国储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民财富分布失衡,社保体系不健全。国民财富分布失衡,国有企业利润丰厚,财富分配机制严重向政府倾斜,国家财政能力强大,财富积聚于少部分人手中。占国民大部分的农民,不但财富较少,农村的社保体系仍然处于摸索发展阶段,影响了农民消费能力的提高。
  第三,部分领域社会秩序混乱,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环保事件多发,给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隐患。农村处于公共监督和公共监察的薄弱环节,食品安全事故尤其多。2003-2004年,营养成分不足的伪劣奶粉充斥阜阳农村市场,导致众多婴儿受害甚至死亡。2008年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农村婴幼儿受害群体庞大。这种种事件都说明了对于公共监察和管理这类农村公共物品的投入明显不足,已经影响到农村居民的生命和健康。
  第四,在城乡差距尚未根本扭转的同时,城市和农村面向未来的发展能力明显失衡,差距可能进一步拉大。以公共物品医疗卫生资源为例,占全国人口近70%的农村人口目前仅占有20%的医疗卫生资源。此外,教育资源配置失衡。从教育资源看,城镇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乡村的3.4倍、6.1倍、13.3倍、43.8倍、68.1倍,清华、北大等名校的农村生源从20世纪80年代的80%降到了如今的20%。
  
  三、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的影响
  
  第一,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导致农村消费需求低。农村消费市场难以启动是阻碍目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刺激消费需求的重点应转向农村地区。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0%,农村水、电等同生活有关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一般较小,施工期短,使用的物质投入以国内生产为主,对国内需求的直接刺激作用较大。这类基础设施建设以使用农村廉价劳动力为主,能够创造出许多就业和收入机会。但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地区基础类公共物品供给的严重不足,极大地压抑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制约了农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高,造成农村需求的不足。而且,交通、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的落后使很多在城市中已经是必不可少的消费品在农村地区却根本无用武之地,进一步在消费环境上限制了农村的消费需求。当前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短缺,正是导致农村消费行为成效不明显的主要原因。另外在城市已基本形成的社会保障体系目前尚未涉及农村地区,造成农村人口预期支出的增加,进一步降低了现阶段的消费需求。
  第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导致农村人才缺乏。一个地方能够留住人才,除了给予人才良好的发展前景,也需要给人才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农村公共物品在农村基层政府行政服务、农业发展战略研究、农村环境保护、农业发展综合规划及信息系统、农业基础研究、大江大河治理、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公共卫生、农村社会保障、农村道路建设、农村医疗、中低产田改造、乡村电网建设、农村文化娱乐生活加大投入,能够有效改善农村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现状,给人才发展提供广阔空间。而现在由于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导致农村招不来人才,留不住人才,只有发展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才能给各界人才信心,并留下来为农村发展出一份力的持续动力。
  第三,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导致农村面貌落后。电网、自来水设施、卫星接收设施、通信设施等是文明的标志,这些公共物品的匮乏本身就限制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整个农村呈现出落后的面貌。事实上,过去那种独立的个人消费品已远远不能满足个人消费增加的需要,必须依赖非独立的消费品,即公共物品的供给而实现其扩大的消费需求。面对农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若不适时地提供相配套的生活公共物品,农村的消费潜力就不能得到充分提升,潜在的市场就不能转化成现实的市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开展能够有效利用农村劳动力,将农村的发展建设提高到一个新高度。
  第四,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导致农村可持续发展受限。大量的研究表明,农村公共物品投资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一项对58个国家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与农业发展关系的研究表明(Binswanger,1989),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与农业总产值的增长呈正相关关系:水利灌溉设施增长1%时,粮食总产量增长1.62%;公路修建增长1%时,粮食总产量增长0.26%,农村的公路密度每增长1%时,粮食总产量将增长0.12%;成年人的识字率上涨1%时,粮食总产量增长0.54%。樊胜根等(2002)的研究表明,政府用于促进农村生产方面的投资不仅促进了农业生产增长,同时还促进了农村扶贫,缩小了地区差距,但投资收益因投资的地区不同而有很大差异。研究农村公共物品投资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确定农村公共物品投资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能够为政策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四、改善农村公共物品投入的几点措施
  
  第一,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我国已经经过了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的发展阶段,国民经济飞速发展,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已经超过3000美元。农民作为国民的重要成员,农村作为我国地理构成的重要一部分,农民和农村的权益、利益不能再被侵害,我们应当将城市发展积累的经验,结合农村实际加以应用。工业用其先进的设备和强大的资金支持,支持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基础设施这一公共物品投入,不但可以改善村容村貌,给农民创造一个优质的生活环境。同时,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利用了农村富余劳动力,改善了农民收入。对该类公共物品投入,可以得到良好的社会效应。
  第二,政府应当重视农村社会保障需求,保证农民的国民权利。与城镇相比,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残缺不全的。直到20世纪90年代开始试办养老社会保险之前的几十年内,农村没有正式的社会保险制度,社会救助的保障水平很低且仅限于少数无劳动能力的人口。特别是在1978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制,人民公社解体,原本建立在其基础上的五保救助、合作医疗制度也随之难以持续。2003年,我国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经过7年的建设,这项制度深入人心,得到了农民的支持和拥护,由此可见农民对社会保障需求的渴切。现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也在试点推广当中,由于农村财政的匮乏和农民收入水平的限制,在农村社会保障这一公共物品的提供上,还需要政府加以引导,在初期阶段给予财力、人力、物力上的全力支持,为建立一个良好的制度打好基础。
  第三,应当加大对农村的技术人力支持,从而保证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农民以土地为生,要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保证农业基础地位的稳固,需要加大对农村的技术和人力支持。给农民送去他们最急需的农业技术知识,农民以农业为本,农业安全关系社会安全。保证了农业机械技术人才的充足合理利用,做好农村的头等大事——粮食安全,从而保证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1、楚永生,丁子信.增加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 协调城乡经济发展[J].农业经济,2004(8).
  2、张培花.建立国民同富的财富分配格局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0(12).
  3、黄小舟.加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促进农村经济发展[J].湖北社会科学,2007(5).
  4、王洪庆.河南省农村公共物品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J].财贸研究,2007(1).
  5、池晴媛.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机制构建[J].学术月刊,2008(12).
  6、李珍.社会保障理论[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7、我国统计年鉴2009[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壁柜做满墙    壁柜做满的方法在大约七八年前非常流行。但随着装修越来越简约化,这种做法在现代家庭的装修过程中已经很少应用。另外,由于做壁柜要使用大量的板材和胶、漆类产品,因此环保方面很难保证,建议业主尽量少用。  支招:壁柜主要起到收纳作用。如果家里东西不多,完全没必要做壁柜。喜欢的话,可以在墙上适当地打一些小隔板,摆放些相框、工艺品之类的装饰品。如果家里东西多,可以尽量收纳到衣柜、床箱、储藏间
期刊
上火、痤疮、口臭、便秘、头疼……这些都是体内毒素积聚的信号。当健康面临威胁,排毒就成了每日必不可少的功课。在改善环境的同时,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排毒食物,并且坚持运动才是清除毒素的正确方法。  助肝排毒  肝脏是重要的解毒器官,各种毒素经过肝脏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后,变成无毒或低毒物质。我们在日常饮食中可以多食用胡萝卜、大蒜、葡萄、无花果等来帮助肝脏排毒。   葡萄:可以帮助肝、肠、胃清除体内垃圾,还能增
期刊
麻辣烫  危害度:★★★★★  公众喜欢度:★★★★☆  关键词:罂粟 地沟油 双氧水 福尔马林 PPA 止疼药  罪状揭露:“麻辣烫”验出“罂粟底”  毛鸡蛋  危害度:★★★★★  公众喜欢度:★★★  关键词:“大补” 寄生虫 细菌  罪状揭露:毛蛋含大量病菌危害大  烤肉、烤串  危害度:★★★★☆   公众喜欢度:★★★★☆   关键词:流浪猫 死猪肉 “红粉” 亚硝酸盐  罪状揭露:烧
期刊
人们在做饭时往往会把淘米水倒掉,认为它没什么用途,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淘米水是可以扮演“多重角色”的天然去污剂。下面提供了一些淘米水的妙用方法。  1.用淘米水洗手,不仅能去污,还可使皮肤滋润光滑。  2.用淘米水刷洗碗碟,不仅去污力强,还不含化学物质,胜过洗洁剂。  3.新沙锅在使用前,先用淘米水刷洗几遍,再装上米汤在火上烧半小时。经过这样的处理,沙锅就不会漏水了。  4.案板用久了,会产生一股
期刊
啤酒瓶盖括姜皮  生老姜去皮用刀及括皮器具往住去皮太厚,尤其一些凹陷处更不易去掉,用尽量完好的啤酒瓶盖作为括皮工具,极易轻巧完整地把姜皮去除。     散瓶中结块的糖  白糖在瓶内放久了会结块,不易散开,用湿小毛巾套在瓶口上再按上盖,1~2天后瓶内结块的糖会自然散开。   传真纸棒当擀面棍  传真纸用完后的纸制棒子,比保鲜膜的棒子细一些,可以拿来当擀面棍,洗净之后,要擀面时,外面包一层保鲜膜。  
期刊
1.洗衣粉是“万用清洁剂”吗?    生活中,确实有不少人把洗衣粉当“万用清洁剂”用,除了洗衣服,还拿来洗涤瓜果、蔬菜、餐具,擦洗家具、地板,认为它有去污、消毒、杀菌的作用。殊不知,这样可能导致洗衣粉进入人体。  专家提醒,即使进入体内的洗衣粉数量十分微小,也会引起毒害。    2.洗衣粉能与消毒液混用吗?    许多家庭主妇在用洗衣粉洗涤衣物时,都喜欢加点消毒液。但这种洗衣法恰恰可能使清洁和消毒
期刊
有时美容可以是件不昂贵的事情,它的成本可能降到最低。你可能不知道,我们平时吃的普通细盐,竟然是一种效果极好的美容佳品,喜欢扮靓的你可不要错过下面的几种细盐美容方法啊。    一、盐亮肤     洗脸后,把一小勺细盐放在手掌心加水3—5滴,再用手指仔细将盐和水搅拌均匀,然后蘸着盐水从额部自上而下地搽抹,边搽边做环开按摩。   几分钟后,待脸上的盐水干透呈白粉状时,用温水将脸洗净,涂上保湿乳液或继续正
期刊
蘑菇  美味指数:★★★★  危险指数:★★★★  到山野采集蘑菇野餐煮食似乎成了很多饕客的情趣,于是每年都会发生毒蘑菇中毒事件。也许世间100余种毒蘑菇的毒都敌不过300余种抗病毒、口感好、滋补、鲜美独具的食用蘑菇的魅力。    鹅肝  美味指数:★★★★★  危险指数:★★★  它是高贵珍馐,口感芬香醇厚,搭配1879年红酒便是一席浮动的豪宴。殊不知,这样肥美的它只是得了肝病的鹅的肝啊。我们源
期刊
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东部海域发生9级大地震,并且发生了特大海啸。12日,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发生爆炸,周边居民紧急疏散。14日,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发生爆炸。15日,4号、2号机组发生爆炸,日本当局宣布核泄漏风险上升,核电站周边居民紧急撤离。而自从日本发出核泄漏相关新闻后,全球各国都启动辐射环境自动监测。在美国、韩国、英国、中国的多个地区均检测到微量的放射性物质,初步确认是来自日本福
期刊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造成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主要是城乡二元结构以及教育水平的差异等。其解决方式是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完善教育、养老和医疗等公共服务体系。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 二元结构 公共服务体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造成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主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