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想是谁的理想

来源 :教育理论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j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既是人的内在自然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此,教育理想不仅表达人类普遍的价值需要和教育实践者的价值愿望,而且反映一定的政治诉求,它意味着教育理想在其现实性上成为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实践者的教育理想的交集。通过将"什么是教育理想"这一提问方式转换为"教育理想是谁的理想",我们能够将教育理想从一个理论的哲学命题转变为一个实践的教育学命题。不论教育理想的外在形态或者最高价值如何,它在其教育得以发生的现实性上首先并且最终必须转化为具体学习者的个人理想。
其他文献
本文尝试运用保罗.蒂利希的“终极关注”概念考察莎剧中最根本的宗教意念。认为莎士比亚超越人世悲欢的寻常层面,进入人类心灵的最深层次,在那里捕捉到人的终极关注,其核心意
目的:通过分析基层部队的心理卫生工作的问题所在,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为后期推动基层部队心理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方法:在已有的研究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总
2013年12月12日,中央城镇化会议公报中,谈到城市建设水平是城市生命力所在,"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
酞菁化合物独特的光电性质使它在许多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但是,酞菁化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和溶解性成为影响其应用性能的关键因素。随着酞菁化合物结构和应用性能相互关系
<正>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为促进科技的发展逐年加大对科技研发方面的投入,并伴随着出台各种对科技型企业的扶持政策。最近几年的时间里,国家不断增强对科研经费的管理控制力
本文以边缘意识为切入点,研究童年的创伤性经验对张爱玲及其创作的影响。边缘意识是在极端的生命体验中形成的一种心理意识,以情结的形式固着于潜意识,影响着作者对题材的选择,意
徐晓宇在12月19日《深圳商报》上撰文说,现在大凡对下级的请示报告,上级部门或领导大都喜欢在“同意”前面加上“原则”一词,这可以说是官场上的一种常识。这一来显得慎重,而且还意味
期刊
文不加点——“点”是涂上一点,表示删改,而不是“标点”。“文不加点”并非指文章写得乱七八糟,连标点也不会用,而是形容文思泉涌,文章写得又快又好,连涂改都没有。
期刊
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加剧,国家日益加强了对老年人的重视,其中既包括身体健康方面的投入,也包含身心发展方面的关怀。老年教育是老年公共事业的重要部分,是实现老年人服务工作
作为一种权利质押形式,票据质押具有设质方式简便、权利保障充分、安全性高、质权实现快捷等优点,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在中国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我国对票据质押的现行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