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院校数学考核方式改革的探究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xi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效果一直是困扰教师和学生的难题之一,本文通过对数学传统考核方式的现状分析,提出了新考核方式的具体方案,最终实现了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目的.
  【关键词】高等数学;教学改革;考核方式
  数学发展到现在,它是一种人类日常生活的工具,是一门科学而严谨的语言,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因此,高职数学课程的教学必须面向实际应用,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兼顾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所以各大高职院校都从课程设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与探究,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发现我们的考核方式不能积极地与教学改革相呼应,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改革中来.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传统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
  一、传统考核方式的现状分析
  1.“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学生学习缺乏动力
  2012年新生入学时,我们对部分班级做过一个问卷调查,有45.3%的学生认为学习高等数学是为了获得学分,有32.6%的学生不知道学习高等数学有什么用处.而且,随着专业课的开设,越来越多的学生认为数学枯燥无味,没有多少用处,学习既无兴趣又无动力,课堂上听课的人仅占极少数.
  2.传统考试重结果而轻过程
  传统考试期末卷面分数占比重极大,出现了“期末一考定学分”的结果,这就导致了平时上课不学习,期末死记硬背、套公式,也能通过考试.但这样一来就不能正确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虽然经过教学改革,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每位老师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想尽办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但疗效甚微,大多老师都是在唱“独角戏”.因此,如何考核学生,才能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是高职院校急需改革的一个重大问题.
  二、新考核方式的具体方案
  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我们尽量做到精简内容,够用为度,强化基本思想,突出数学本质,降低难度,突出应用.课堂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原有知识和能力水平,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课堂学习当中找到自信、成功与快乐.因此改革后的总评成绩可由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各占百分之五十合成,充分体现平时学习的重要性.具体方案如下:
  1.考试成绩
  (1)笔试
  既然数学是各专业的基础课,它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运算、常见的技巧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这部分内容采用试卷的形式考核,试卷的内容应遵循“基础与适度”原则进行检测,题目尽可能既考查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又从适用角度出发,兼顾后续专业课学习需要,避免运算量大且偏怪的难题.主要检测学生基本概念是否清晰,基本运算是否掌握,不用高难度来衡量学生对数学理解和掌握的程度.
  (2)机试
  随着数学建模活动在高职院校开展得如火如荼,数学软件也进入了高职学生的数学课堂,成为数学学习的有力工具,如利用数学软件Matlab、Lingo等在计算机中作复杂运算和函数图像,求函数的导数、积分,解微分方程,把函数展开成幂级数等一系列运算,这样既能检测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应用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也让学生感受到计算机软件强大的计算功能和作图功能,领悟应用科学技术的先进性和优越性.这无疑是一种不错的考试考核方法.
  2.平时成绩
  我们之所以将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占到百分之五十,是想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冲击学生“期末一考定学分”的侥幸心理,让学生明白学习既要重结果更不能轻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小组活动,踊跃回答问题,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老师更好地开展教改中的课堂活动.
  我们认为平时成绩应包括作业成绩、出勤成绩、单元小结成绩和课堂表现成绩.三部分成绩的比例如下表:
  作业成绩1出勤成绩1单元小结成绩1课堂表现成绩10 0%三、考核方式的改革对教学改革的影响
  通过数学考核方式的改革,真正意义上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促进了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对教师课堂上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教学改革要求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打破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状况,让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参与课堂,在课堂教学上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教师使尽浑身解数,设置问题情境,组织小组活动,实行角色呼唤等等,可是学生却是无动于衷,没有热情,不愿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也不愿意参与小组活动,而将期末成绩与课堂表现挂钩是提高学生积极性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结束语
  总之,教学改革是一个全面而系统的工程,不仅要求我们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上的改革与创新,也要进行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只有有了考核方式的改革,才能充分发挥考试的教育功能和导向作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才能真正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出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日益显得重要.新课改的形势下,整合三维目标,是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为了达到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通过问题导引的形式能够起到较好的作用,但是问题的提出必须遵循针对性、层次性和趣味性的原则.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随着新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出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日益显得
为了揭示近年来对湖北省水稻生产安全造成不利影响的盛夏低温冷害变化特征,以1971~2006年7月下旬至8月底的湖北省历史气象资料,利用ArcGIS技术和M-K突变分析方法,对灾害的状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此灾害有明显的增强趋势,鄂西北地区强度增强趋势最明显;发生范围由鄂西山区向江汉平原扩张;2000~2006年间是湖北省盛夏低温冷害最强的时段;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摘要】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必须从数学学科的整体上把握,综合考虑学生的思维特点和知识水平、专业培养目标、学生的发展、岗位的流动等多个方面,兼顾数学的工具功能、思维训练和文化素质教育的功能;高职高等数学教学必须从高等职业院校的高等数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现状出发,从高职教育及高职学生的现状和特点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  【关键词】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科创学院校级
【摘要】 小学数学要培养学生有步骤、有条理、渐进式的分析思维的习惯和能力,使他们具备基本解题思维方法. 本文阐述了从创设教学情境、运用迁移学习、转换角度思考等方面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 數学;思维;能力;培养  在小学数学素质教育中,反映小学生思维活动的一个特点是:对问题的解答往往不知从何着手,表现为看到哪里想到哪里,无一定的思维程序,突出自我中心的思维特点. 所以帮助小学生克服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