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阿拉套

来源 :新疆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dog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草原随想
  温泉大草原我已经去过许多次了,那里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辽阔的草原,奔驰的骏马,喷涌着的温泉水,川流不息的河水,蒙古族的风情,蒙古族牧民热情好客的酒兴。多少次我都在回味,是蒙古族牧民的美酒醉了我,还是游牧文化陶醉了我?


  心中永远凝聚草原的情结,梦里几多次陶醉在草原的怀里,温泉的大草原给我留下了太多的遐思。
  第一次去温泉,是在一个冬日的午后。那天太阳暖暖地照耀在裸睡着的大地上,因为没有雪,草原上的干草已经被羊群啃食得所剩无几了,整个草原显得光秃而冷气,像裸睡着的感觉。
  出了博乐市,通往温泉的是一条不太宽的柏油路,路两边落净了叶子的剑白杨愈显笔直挺拔,一株连着一株。可以想象到了春天,它们是多么的茂密。
  路在树丛中延展,树沿着河畔渐远。一切都可以感觉,一切都可以想象,连着树的河流对于草原是多么的重要,河是草原的血脉,是一切的源,是生命的根。


  这条河名字叫阿日香郭勒,蒙古族语言,翻译过来是“温泉河”的意思,到了下游就叫博尔塔拉河了。它发源于别珍套山和阿拉套山汇合处的空郭罗鄂博山的别洪林达坂。年径流量五点七5.79亿立方米,全长252公里,流域面积15928平方公里,水深在1~1.5米,年均流量18.29立方米/秒。由西向东流经温泉、博乐市,在精河与大河沿子河汇合后,向北偏东流入艾比湖。
  河坝里生长着茂密的次生林,有二三十种树木,上百种植物。最多的便是沙棘。沙棘又叫沙枣、醋柳果,是落叶小乔木,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对许多疾病具有很好的疗效。现在正是盛果期,到了秋天,红色的小果挂满枝头,一树又一树,一枝又一枝。如果是在春天,感受到的一定是一条绿色的长廊。如果要把它比作长廊还有些不准确,因为这里春天来临的时候到处呈现的是一望无际的绿色,只是这河坝里和路边的树木更加立体和伟岸。
  见到朋友的时候,我们的话题还是始终围绕着这条一年四季奔流不息的河流和许许多多的泉溪。我的朋友在这里工作生活,像一棵树或者一株草一样把根深深地扎在了这块土地上。梦一旦扎根,心就会扎根。有梦诞生的地方,就离天堂很近。
  亲近一条河,亲近一眼泉,亲近一片一片的草原,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心中永远的情结。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察哈尔蒙古,以大自然的一切存在着的事物为象征崇拜的对象。比如一棵树,一块石头,一个山包等,这些永恒的事物在他们心目中形成了执著的生存理念,与大自然浑然天成。


  一条河成了他们心目中至高无上的信仰,是一点都不奇怪的事情。水是至纯至洁的。他们在海拔数千米以上的高山上是坚硬的冰,遇热空气融化为水,水聚成了河。一旦形成了河,就形成了一个千年难以改变的灵魂走向,就像一个人或者一个民族的信仰,一旦形成就再难以改变成为了永恒。
  蒙古族牧民在河里取生活用水,同时还在这里饮马、饮羊。
  每天早晨来临的时候,草原上的牧民们就会赶着马车到河边来取饮用水,有的牧民就赶着自己的羊群及牛、马前来饮水,羊群在河边排起了长队像是在接受一条河的检阅。
  河是人的天堂,也是一切事物的天堂,因为人与自然界的一切和谐相处,草原的天堂才更美。
  巴特尔的天堂
  骏马在大地上自由地奔腾,羊群在草原间悠闲地吃草,儿童在草地上漫无目的地玩耍,妇女在蒙古包外面挤着牛奶,远方的草场上男人在放牧着羊群、牛群。这个时候恰好天是蓝的,还有几朵白云很耀眼地悬在高空。
  最初,我对于草原上的牧民生活理解就是这个样子的。


  这就是牧民的天堂。
  实际上我的这种理解是很片面的,太理想化了,太诗意化了。
  牧民的生活远远不止这些。生活在温泉大草原上的牧民,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那种从容、冷静以及与自然界各种自然灾害抗衡的能力是令人折服的。分析其根源,与蒙古族游牧文化息息相关。
  从察哈尔蒙古来到温泉草原上那天起,他们的优点和能力也就随即表现出来了。牧民,是远古就出现的一个特别的人群。它的最小组成单位是一个家庭,它是草原部落的一个细胞,它是蒙古族游牧文化的主要特点之一。游牧,就意味着以单个家庭独居,而不能像中原农业村落那样群居。这样牧民的工作和生活是完全一体化的,无论是放牧,还是日常生活,他们面对各种风险,抗击的能力是很独立的,也是很顽强的,表现出来的能力也是超常的。在草原上,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小社会。
  在草原上,如果一座新的蒙古包诞生了,也就是说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结婚了,一个新的游牧单位又诞生了。男人和女人的分工是明确的,男人放牧,女人挤奶,守护照料刚刚出生不久的畜仔,收拾家务。
  男人的阳刚、强悍,是一个牧民家庭的主题,首先表现在他是一位出色的骑手。有位作家曾经这样形容蒙古族男人:骑在马背上的蒙古族男人个个都像皇帝,他们威风八面、霸气十足,在骏马上奔驰的样子阳刚而潇洒。每年的五月那达慕大会召开期间,赛马、射箭、摔跤、长调等比赛,都是草原上的“皇帝”们最为风光的日子。特别是未结婚的小伙子,更是展现自己的最好机会。美女爱英雄,出色的蒙古族小伙子在这个时候就成了姑娘们追求的对象了。
  优秀的男人,不仅仅表现在这游艺的比赛上和逞一时的匹夫之勇上,更为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面对无法预料的自然灾害上,让自己的羊群或者家庭有惊无险。比如,晴朗的天空突然狂风大作,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将羊群置于险恶之地,而此时这个牧民,却显得处乱不惊,把自己家的羊群迅速转移到了安全的地带。比如,自己家里的羊生病了,或者在放牧的过程中一只母羊难产了,自己就成了一个出色的兽医,让母羊和小羊羔都安然无恙。这样的本领,蒙古族的男人们从小就开始养成了。


  男人们对于羊群的辨别能力也是非常惊人的。牧民家的草场都是一家连着一家的。他家的羊跑到你家的草地上了,你家的羊群和他家的羊群混到一起了,牧民们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尽快将两家的羊群分开。而这个时候,无论是哪家的主人,都能够很快准确无误地将自己家里的羊群和邻居家里的羊群分开。
  牧民们对于羊群的熟悉程度,就像农民对于庄稼熟悉的程度一样。一只羊羔从诞生那天起,牧民们就把它当做自己的家庭成员,精心呵护,细心照料。一群羊多到100多只,少到几十只,每一只羊长什么特点,牧民心里都要一清二楚的。所以当自己家里的羊与邻居家里的羊混到了一起的时候,他们都能够迅速地辨别出来,并且很快分开。这也是一个男人必须具备的能力。
  在游牧的生活中男人的独立性,决定着一个家庭一切。男人要去放牧,要去寻找一只丢失的羊或者一匹走散的小马驹,把一家人一个时期吃的粮食和生活必需品及时地运回来。牧场一般都远离城镇,这些事情就注定男人一个人去干,比如途中突然遇到了一场雨或者一场暴风雪,这个男人必须自己要独立解决的。这是生活环境强加给一个男人的,这个男人不能怨天怨地,他所做的就是要冷静地去面对。
  蒙古族男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除了勇猛、强悍之外,就是这种面对自然的韧性。
  在草原上,女人的分工主要是负责“家”里的事务。蒙古族牧民的家是游移的,不是固定的。这就注定了每到一个地方或者每当离开一个地方,所有事无巨细的活都是属于女人的。
  每当转场时,女人要先做准备,把一起生活和放牧的必需品仔仔细细地打包装好,等男人牵着满载物品的骆驼赶着马、牛等大牲口先走了,女人再收拾其他物品看护羊群,一般都是女人和羊群最后一批离开。
  到了一个新地方,蒙古包立起来之后,女人就立即准备炉子,收拾锅碗瓢盆,生火做饭,新的环境中的放牧生活又开始了。
  白天男人外出到草原上放牧,女人在家挤牛奶,给刚出生不久的羊羔或者牛犊用奶瓶喂奶,蒙古族女人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就像给自己的孩子喂奶。
  女人最繁忙的季节,是每年春天接羔的时候。男人放了一天羊很辛苦,女人就必须夜晚给羊群守着夜接羔。
  蒙古族是个崇尚英雄的民族,男人名字中的“巴特尔”,即英雄的意思。生活在温泉大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民们,无论男人女人体现在他们身上的个个是“巴特尔”。

其他文献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昆仑山北麓,有一片令人心驰神往的绿洲,它就是被冠名为“中国探险旅游之乡”、
Power Panel 300/400系列人机界面;XV系列触摸屏;专用触摸屏;面板安装显示屏;XBT GT型触摸屏;
楼兰王是汉人?楼兰王是汉人的说法源于北魏时期一位盗墓贼留下的“后遗症”:公元512年,北魏境内发现一块石刻,是一个叫鄯乾的楼兰人的墓志铭。
一部电视剧的传奇 因车祸对10年前所有经历都失意的青年俊尚,带着已经订婚的女友,在冬日里来到汉江上的一个叫南怡的小岛度假,却在这里邂逅了已经与男友订婚来度假的女孩惟珍。
即使对于小型的企业,采用小系列产品混合组装系统可使微型组装工艺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在海拔近3000米的天山山间盆地,山体自然舒展,高山草甸极目远方。Windows桌面那张开机图片(柔美的绿色大草原)就出自巴音布鲁克。这片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泉水"的丰饶之地堪称中国
一位76岁的母亲一口“团圆锅”一个和谐的大家庭她是一位76岁大爱母亲,先后收养了汉、回、维、哈4个民族的10个孤儿。为给一家20多口人做饭,她专门买了一口直径1.2米的铁锅,被称
目的探讨本室两台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可比性及误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方法在日立7170A和Beckman CX3上。用质控血清进行BUN和Cr的重复性分析,用随机患者血清计算两系统相关
2006年9月,思博公司SBO制造版发布,吸引了众多国内IT精英前来与思博公司合作。作为行业先锋的清华紫光也大大看好了这一产品的市场前景,与思博公司签署了SBO制造版合作事宜,使得
由于种种原因,曾经喧闹沸腾一时的瓦吉尔塔格早已偃旗息鼓归于寂静。二十年之后,它会变成什么样子?那架在叶河上的木桥、那蜿蜒在胡杨林中的粉尘小道、那掩眏在树丛中的小小海子——泵站是否还在?在山头上沟谷间,还能寻找到大勘察时的痕迹吗?    瓦吉尔塔格,一个曾经名不见经传,但又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在与它阔别20年后,我与大队纪检书记阿里木和一名地质队员一道,重新踏上它曾经让我往返无数的宝藏故道。  瓦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