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链发展障碍及对策研究

来源 :China’s foreign Trade·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110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总结了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链组织模式及其特征,分析了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链发展的障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绿色食品 产业链 组织模式
  1. 黑龙江绿色食品产业链组织模式
  2000年以来,黑龙江省坚持实施“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发展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2011年全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达到6430万亩、实物总量2950万吨,实现产值102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4%、7.3%和36%;绿色(有机)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数量达到10800个,比上年增长2.4%,经济总量、实物总量和种植面积等六项指标继续居全国之首。全省绿色食品企业达到531家,其中销售额超亿元的有65家;完成加工量910万吨,加工产值435亿元,加工企业“绿色化率”达到52%,增加6个百分点。
  按照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接方式,黑龙江绿色食品产业链可以概括为市场交易关系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户”型、“农产品加工企业+中介+农户”型、一体化联接型四种组织模式,如表1.1所示。
  2.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链的发展障碍
  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目前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产业链上各行为主体协同性差
  在实践中,虽然产业链上各行为主体通过合同等契约关系联结为松散的利益共同体,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各行为主体利益目标的差异性,加之合同不规范,导致产业链各功能环节关系不稳定,而且产业链上利益主体多,各主体能力不匹配,成分构成复杂,各利益主体之间缺乏有机合作、协调。居于产业链核心位置的食品加工企业缺乏对上下游环节的管理、服务和指导,导致产业链难以保障产品质量的匹配与协调。
  2.2产业链组织化程度低,达不到有效规模
  产业链各节点企业如加工企业、科技企业以及专业合作社、农协等中介组织普遍存在规模较小、技术力量薄弱和资金短缺、实力不强等问题,导致抗风险能力差、技术创新开发能力低,难以取得最佳规模效益。
  2.3市场体系建设相对滞后,销售环节力量薄弱
  纵观产业发展,黑龙江省作为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市场体系建设还相对滞后,“大生产,小市场”的现象比较突出,黑龙江绿色食品独特的内在价值没有在市场上体现出来,制约了产业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市场开拓意识不强。二是专营销售网络不健全。三是品牌多而杂,没有形成合力。四是缺乏有实力和影响力的流通企业。目前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企业多是以“单打独斗”的形式开拓市场,普遍存在“入超难”的问题,90%的产品通过农贸市场、批发市场销售,难以形成固定销售区域和规模优势。
  2.4产业链组织创新所需的支持体系不健全
  相关政策、法律、金融、信贷、信息、税收、科技等等支持体系发展缓慢,制约了产业链组织创新。
  3.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链的发展对策
  3.1构建适宜的产业链组织模式
  绿色食品要求从产地、种养、加工、包装、贮运的每一环节都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因此,必须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管理,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使产业链创造的价值得以实现。要使产业链中不同产业部门或不同企业同步协调运行,形成稳定的战略联盟,共同分享利益、共同承担风险,构建合理的产业链组织模式是至关重要的。
  3.2进一步扩大绿色食品生产规模
  没有产品规模形不成品牌,没有品牌就没有市场优势和竞争力。一要扩大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规模。推进种植业优势产业带与标准化基地建设相结合,在做好水稻、玉米和大豆三大作物基地建设的同时,加快水产品、蔬菜、马铃薯、林果等特色产品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的创建工作,扩大生产规模,为绿色食品加工企业提供充足的优质、安全原料。二要扩大加工生产规模。引导支持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发绿色食品,同时鼓励已认证的企业扩大认证数量,提高绿色食品产品的比重,扩大总量,夯实品牌基础。在扩大加工生产规模的基础上,大力开发科技含量高的精深加工产品,多出精品。
  3.3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
  市场是带动和引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动力,加强产业链终端市场的培育对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十分必要。一是抓紧在省外建设一批绿色食品展销中心。通过这些销售平台和宣传展示窗口,逐步形成具有辐射全国及港澳台地区和国外的黑龙江绿色食品市场。二是在省内建设一批绿色食品精品专营示范店。统一形象、市场准入、许可销售,进一步探索新路,扩大影响,提升经营层次和水平,为实现连锁经营奠定基础。三是加快绿色食品网络市场建设逐步形成展示直销、物流配送、内外贸易、电子商务为一体的绿色食品销售体系,拓宽市场,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四是抓好大型绿色食品展销活动。加大国内外有影响力的重大经贸会展活动的组织力度,积极推介黑龍江绿色食品品牌,不断拓展销售市场。积极在国内外举办有黑龙江绿色食品特色的展销活动,进一步提升黑龙江绿色食品的竞争力。
  3.4加强政府支持、干预和调控
  绿色食品产业是贯穿农业、工业、第三产业、产业关联度极大的特殊产业,因此,政府对肉牛产业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分配进行适当、科学的调控是必要的。政府在绿色食品产业链组织模式优化和组织效率提高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给予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保证性的政策支持,能够保证产业链的协调运作,促进产业链组织模式的不断优化和组织效率的逐渐提高。政府可以综合运用税收、金融等政策,积极鼓励围绕龙头企业规模化发展原料基地,切实解决龙头企业“吃不饱”和农副产品销路不畅等问题。引导加工、流通、储运设施建设向产业基地聚集。可以制定跨行政区域建设绿色食品产业基地的税收分成办法;引导和鼓励绿色食品产业龙头企业采取建立风险基金、推行订单生产、实行保护价收购产品和返还加工利润等方式,加强契约联接、服务联接和资产联接。通过“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等多种利益联接模式,形成企业和农户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紧密型利益共同体,整体提升绿色食品产业链。
  ※基金: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青年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11YJC790168; 2011年度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面上项目),项目批准号:12512064。
  参考文献:
  [1]何官燕.农业产业链组织的研究评述 [J].现代商贸工业,2008(7).
  [2]吕美晔,王凯.我国蔬菜产业链组织模式及其比较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8(5).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 企业的统计工作是帮助企业的管理者准确地认识企业各种数量关系的基本手段,统计部门为企业领导提供数据、信息及常规性分析,为企业领导的科学决策、经营管理、控制与监督生产经营工作提供客观的依据。  【关键词】 企业 统计 管理 问题 对策  企业统计工作是对企业实行科学管理,监督整个企业活动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制定政策和计划的主要依据。当前,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现代化管理的发展,我们
期刊
【摘 要】 乡村旅游是以农业为基础,以旅游为目的,以服务为手段,以城市游客为目标,第 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乡村旅游在我国先后经历了早期兴起阶段、初期发展阶 段、规范经营阶段。本文在对乡村旅游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全面 的论述,分析了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和主要模式,并针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仅供参考。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发展模式分析 
期刊
【摘 要】 外包产业成为促进中国产业升级及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下承接国际外包对中国制造业的成长和产业的升级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目的在于通过对于学者的研究,分析中国制造业外包的发展研究情况,分析各种研究成果的价值所在,为以后更好、更全面的分析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将采用何种模式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以使中国制造业通过外包更好的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制
期刊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年的发展,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吉林省的外商直接投资在全省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立足吉林省实际情况,从吉林省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入手,主要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吉林省经济产生的影响,总结了存在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吉林省 外商直接投资 影响  1. 外商直接投资的含义  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
期刊
近日笔者由于商务机会去了一趟南美小国——苏里南共和国,对这个被称为“地球之肺”的国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回来后整理相关材料,发现这个盛产铝土矿、金矿的中小型国家不仅仅只有这些矿产,而是处处都充满着机会。  1. 小联合国和地球之肺——苏里南  苏里南位于南美洲的赤道北部,地处北纬2-6°N,西经54-58°W,年平均气温23~27℃,属热带雨林气候。国土面积163,820平方公里,与中国河南省差不多
期刊
【摘 要】 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经济贸易获得飞速的发展,取得了举世属目的成就,同时,一些国家盛行贸易保护主义,使我国出现了保障措施、反补贴、国际反倾销等一系列的国际贸易争端,使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受到一定的影响。对此,我们要积极应对国际贸易争端问题,做好国内的对外经济贸易工作。本文先是分析了国际贸易争端的现状,然后讲解了国际贸易争端,最后提出了我国面对国际贸易争端采取的应
期刊
【摘 要】 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在农业施肥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具体提出了解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农作物 施肥问题 解决对策  农作物在生产过程中,施肥是一项重要民增产措施,科学施肥不仅能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产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还能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但是目前,农业生产上施肥的种类、用料比例和施肥方法还很不合理,有的片面追求产量,却忽视产品质量效益和环境效益,大多数农民不注重养
期刊
【摘 要】 面对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根据我国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现状,提出了加快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绿色农业经济 对策  在2003年10月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主办的“亚太地区绿色食品与有机农业市场通道建设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绿色农业的概念后,得到了与会代表和亚太经社理事会官员的广泛赞同。引起广泛关注,因而促成绿色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绿色农业经济是基于农业经济发
期刊
【摘 要】 本文从完善税收优惠政策,拓宽企业年金基金投资渠道,加强对企业年金既得受益权政策指导,建立企业年金提前支付机制和个人投资企业年金理财机制,加强企业年金监管机制建设等方面进行完善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分析。  【关键词】 企业年金 激励机制 制度创新  要发展好我国的企业年金必须处理好国家、企业、员工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必须处理好保障基金安全与确保基金保值增值之间的关系,必须处理好宏观调控企
期刊
引言  比尔盖茨说过,传统银行是要在21世纪灭绝的一群恐龙。目前,各国商业银行都在努力转变传统经营模式,而代表新型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在欧美发达地区迅速发展,成为国际大型商业银行利润增长的重要领域。各商业银行都在积极拓展高净值客户,挤占私人银行市场。  本文阐述了国内商业银行私人业务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总结了瑞银集团,花旗银行等国外私人银行业务的先进发展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