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膜转移性乳头状腺癌一例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00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66岁.因左眼视物不清1年,加重4个月于2010年8月2日入院.患者于1年前出现左眼视物不清,门诊诊为左眼虹膜肿物,建议住院治疗,患者未同意.近期视物不清症状加重,左眼疼痛,再次就诊.眼部情况:右眼视力1.0,眼前节与眼底未见明显异常;左眼视力0.2,角膜透明,颞侧前房深度基本正常,鼻侧虹膜表面可见一结节性肿物,大小约3 mm×8 mm,肿物表面光滑,可见血管,部分肿物遮盖瞳孔,瞳孔圆,直径约2 mm,对光反应迟钝,晶状体无明显混浊,眼底后极部未见明显异常;眼压(非接触):右眼17.3 mmHg(1mmHg=0.133 kPa),左眼22.0 mmHg.UBM示:左眼鼻侧探及实性病变,约2.91 mm×7.99 mm,边界清楚,形状不规则,内回声密集,后部呈粗大颗粒状回声,且分布欠均匀,后部可见声衰减(图1);胸部CT示:左肺占位病变(图2);腹部B超:肝、胆、脾、胰、双肾未见明显异常回声。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CPACG)患者小梁切除术后角膜滞后量的动态改变.方法 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50例一眼发病的CPACG患者行小梁切除术,降眼压治疗前及术后10 d、1、2、3月用眼反应分析仪测量角膜滞后量(CH)及Goldmann相关眼压(IOPg);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中央角膜厚度(CCT).术后每次随访IOPg均<21 mm Hg者才纳入统计.选取年龄、性别比例相近的50例正常
目的 分析后发性白内障行Nd∶YAG激光后囊切开术后出现急性眼压升高的临床处理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1月我院眼科门诊因后发性白内障行Nd∶YAG激光后囊切开术后出现急性眼压升高(≥40 mmHg,1 mmHg=0.133 kPa)的16例患者病例资料,并对其年龄、性别、白内障类型、治疗前后视力和眼压、激光治疗参数、高眼压处理经过及预后进行总结.结果 16
目的 观察和探讨悬浮型后房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PC-PRL)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38例(68眼)高度近视患者(近视度为-11.25~-20.00 D)植入PC-PRL.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对患者的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前房深度及PC-PRL位置进行观察.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PIOL术后不同时间段的等效球镜的差异.结果 术后6个月
目的 评价合并黄斑裂孔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早期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0年3月至2012年11月在南京爱尔眼科医院就诊的31例(35只眼)合并黄斑裂孔的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情况进行了观察.根据术前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检查,确定黄斑裂孔的分期,观察术后视力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分析术后视力与黄斑裂孔分期的关系.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1者3只眼,0.1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可导致盲及严重视力损伤的传染性眼病.其发生和发展与社会环境、卫生习惯、生活条件、居住环境、医疗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世界上沙眼的发病率在逐渐的下降,但仍有一些经济落后地区局部高发流行.因此,对沙眼的预防与治疗仍是眼科医师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文中就近年来沙眼的流行情况、相关危险因素、沙眼衣原体的实验室检查方法、沙眼的诊断及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归
目的 探讨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SD-OCT)联合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诊断Star-gardt病.方法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河北医大第二医院眼科就诊的21例(42只眼)Stargardt病的SD-OCT和FFA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影像特征.结果 Stargardt病双眼病变对称,不同病变时期FFA和SD-OCT表现不同的特征.早期:眼底黄斑区污秽,色素紊乱,
蚕食性角膜溃疡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疼痛性角膜溃疡,可单眼或双眼发病,初发于角膜周边部,逐渐延伸,再向角膜中央匍行发展,最终累及全角膜,恶性溃疡向角膜深层浸润,可导致穿孔,溃疡面常有新生血管长入.然而研究者们对其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案的观点各不相同,因此文中对于蚕食性角膜溃疡病因、机制及治疗的进展做以下综述。
由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视觉生理学组主办、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承办的2015年第14届全国视觉生理大会将于2015年7月3—5日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7月3日报到。此次大会为2015年眼科和视觉科学的一场盛会。
期刊
目的 观察局部使用人工泪液、糖皮质激素眼液,口服四环素类(多西环素)抗炎药治疗中、重度蒸发过强性干眼的疗效.方法 对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在绵阳市中心医院眼科门诊,按照国际干眼研究组(DEWS)标准分级为2及3级干眼、SⅠt正常患者46例(92只眼),按级分层后分为两组,实验组24例(48只眼),其中2级11例(22只眼);对照组22例(44只眼),其中2级10例(20只眼).实验组以局部
目的 应用SD-OCT评估德国WaveLight FS200飞秒激光角膜瓣特征、厚度的可预测性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6例施行FS200飞秒激光LASIK的患者术后一周采用SD-OCT观察右眼角膜瓣特征、进行角膜瓣厚度测量并与等效球镜度数、角膜曲率、眼压、角膜直径和角膜厚度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 飞秒激光角膜瓣中央厚度均值(101.92±8.76) μm,与预设值的差值为(-8.08±8.76) 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