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肠梗阻导管术中小肠内排列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96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均予以传统的肠粘连松解术,观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肠梗阻导管术中小肠内排列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96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均予以传统的肠粘连松解术,观察组予以肠梗阻导管术中小肠内排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用时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0.05);观察组平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术后通气时间、再发肠梗阻及术后间断性腹胀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梗阻导管术中小肠内排列术疗效可靠,操作简单,可作为粘连性肠梗阻手术
其他文献
目的构建含绿色荧光蛋白和野生型及第34位氨基酸突变型survivin基因的双顺反子逆转录病毒载体,并进行真核细胞表达.方法用PCR的方法由含survivin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扩增所需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行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对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100例垂体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研究组(56例)。对照组行经口唇下-鼻中隔-蝶
目的探讨颈交感阻滞、壳聚糖包裹的pVITRO3-HD5-GLP2纳米粒联合L203对轻度肠型放-烧复合伤小鼠的治疗作用,探索救治肠型放-烧复合伤的综合措施.方法 TBSA15%Ⅲ度烧伤合并10 G
目的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诊疗中彩色B超的应用效果。方法 65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均应用彩色B超检查,同时辅以对症激素治疗,探讨彩色B超在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诊疗中的应
患儿女,6岁,于2012年7月5日因全身多处出现红色斑丘疹伴有发热,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水痘,给予抗病毒治疗,治疗期间因发热间断应用了糖皮质激素,7月11日发现腰背部出现小片状红肿
目的研究严重烧伤早期SRC-3基因敲除小鼠肝脏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及核转位的变化。方法以SRC-3基因敲除小鼠为实验组,以野生型小鼠为对照组,以小鼠15%-20%TBSAⅢ度烧伤为实验模型,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血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与乙肝病毒e抗原(HBe Ag)含量的关系。方法 424例慢性乙肝患者,以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美国Abbott微粒子酶免疫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