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湿地自然保护区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相关建议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er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期做好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工作,需要从我国湿地保护的现实情况出发,完善湿地保护管理机制,创新湿地保护策略,着力提高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稳定性与科学化水平,在加大技术与资金投入基础上开展湿地保护工作。
  1.新时期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主要问题
  1.1利益机制问题
  我国湿地自然保护区的跨度普遍较广,湿地资源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分布区域,而且我国湿地资源的类型多种多样,现有湿地资源的生态价值功能也不同。当前湿地自然保护区工作还存在利益协调机制的矛盾,我国湿地自然保护还存在着短期利益与长期发展需要不协调的问题。湿地保护的赢利性与公益性的协调机制有待完善,还要在湿地成长速度与质量规模的控制上进行协调。由于我国湿地保护技术相对落后,因此导致湿地的价值成长空间不足,湿地自然保护建设过程中成本较高,湿地行业的成熟度不足,还要探索市场化保护机制与政府投入的协调机制,着力在我国现有的500余个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健全保护模式,创新保护管理形式,全面提高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效力。
  1.2经费投入问题
  我国在湿地保护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目前就自然保护湿地达到2185万公顷,全国批准建设的湿地公园达到706处,近年恢复退化湿地达到了240万公顷。十三五期间力争湿地保护量控制在8亿亩左右。为了完成这一目标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我国当前存在着湿地面积较小、功能衰退严重的问题,这使得湿地治理与保护工作的成本较高。特别是在随着城市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湿地资源面临着较大的污染问题,使得我国湿地治理的资金需求巨大。我国地方政府在湿地保护的资金水平还有待提高。一些资金贫乏的地区还不足以加强湿地保护的资金投入,不仅湿地巡查人员缺乏必要的信息化设施设备,而且湿地保护与治理的基础费用不足,因此影响了湿地保护工作质量。
  1.3湿地退化问题
  除了自然因素影响湿地保护质量以外,我国湿地保护整体意识相对较低,湿地保护还仅限于政府层面,湿地保护工作没能有效的全面铺开,无论地方企业还是人民群众对湿地保护的参与性不足。而且我国湿地保护的法规不健全,现有的湿地保护法规与国际接轨不足,湿地保护的重要理念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不少湿地类型还未能列入国家湿地保护的范畴。当前我国对湿地保护的科技投入还有待加强,还需要研究专门的湿地保护技术,强调在气候变暖、水资源安全的理念下提高保护湿地的有效性。由于缺乏必要的恢复技术手段,因此影响湿地保护的总体质量。为了做好湿地保护建设工作,还要加强对湿地保护的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广泛响应的机制,从而达到促进湿地保护蓬勃开展目标。
  2.新时期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策略
  2.1完善保护制度
  提高新时期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有效性,更好的促进湿地保护工作的有序推进,还要加强湿地保护的立法工作,注重以湿地保护法规促进湿地保护工作的深入实施。首先,全面加强与国际湿地组织的合作,在国际湿地公约的框架下有效的完善我国湿地保护法规,通过强有力的湿地保护标准实现与国际湿地保护组织的合作。例如,主动参与千年生态系统评估工作,加入国际高原湿地保护协议,以及积极承办国际湿地会议等。其次,针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对湿地法规进行设计,加强地方政府对湿地审批许可的控制权,全面建成科学的湿地补偿制度,在国家行政机构与地方企业的共同合作下依法依规使用开发湿地资源。第三,加强湿地保护法规的执行水,在出台和完善湿地保护条例的基础上,加大对违规经营与污染破坏湿地处罚。
  2.2建立补偿机制
  提高濕地保护的有效性,还要建立湿地补偿机制,全面加强湿地保护的补助工作,及时总结湿地保护的成功经验与典型做法,紧紧抓住湿地保护的试和立法时机,进一步强化研究湿地保护的补偿机制的建设工作。首先,对沼泽、河流、湖泊等采取植被恢复措施,围绕生态补水、污染治理探索治理与收益机制,全面提高湿地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全面加强湿地的科学管理工作,探讨有效的湿地管理控制模式,根据湿地保护与资源开发的需要探索研究和投产关键技术的机制。第三,探索多方聚集投入的方式,注重在公益性保护的基础上提出社会募集资金的办法,从而满足湿地保护资金需要,达到科学管理到位目标。
  2.3提高科学化水平
  提高湿地保护的有效性,还要从湿地保护的现实需要出发,完善湿地保护工作制度,全面提高湿地保护专业性。首先,强化开展下一轮湿地保护区的科学考察工作,聚焦于建立动态性的湿地保护区的全面监管机制,针对湿地保护对象、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进行湿地调查工作。从而在科学的调研基础上明确制定合理的湿地保护操作规程。其次,着眼于生物多样性和湿地流域的水文特征,建立差异化的湿地保护机制,形成结构性和功能性的湿地保护体系,从流域范围与湿地保护网络协调性的角度加强湿地保护技术投入。第三,建立湿地保护与评估跟踪机制,着力在世界保护组织的指导下加强湿地保护技术的更新工作,切实科学划分湿地保护类型,不断增加湿地类型的多样性,在有效进行物种管理的基础上,全面提高湿地保护监管的科学性。
  3. 综上所述,提高湿地保护科学性,还要加大湿地保护投入,创新湿地保护载体,注重法制化的开展湿地保护相关工作,在标准化与规范化的原则下建立完善的湿地保护框架,从而系统化的解决湿地保护中的现实问题。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目前,由于市场上极少存在带有制动装置的万向轮拉杆箱,由于拉杆箱的灵活性,没有制动装置就会给使用者带来很多的麻烦.本文主要介绍了万向轮拉杆箱制动装置的创新设计,通过手
冰雪体育运动作为“朝阳产业”之一,近几年东北老工业基地冰雪体育运动发展势头迅猛,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在东北各地掀起了冰雪热,成为东北各地经济发展支柱之一,促进了东
智慧城市是解决城镇资源和人口压力日益增大问题的必然选择,是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对资源分配进行重新整合,从而对民生、环保和商业安全等诸多诉求作出回应.智慧城市的发展对城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我院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为患者实施小骨窗手术治疗,根据护理方
对办公室承担的主要职能和鲜明的工作特点进行简要阐述,以及就办公室工作的开展,对于企业在新的形势和新的时期的重大意义进行分析,简要阐明办公室工作的职能特点和创新举措,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校园的建设日益受到建筑界的重视.作为校园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室外空间环境,其规划和实际将极大地影响到整个校园的环境品质.大学校园室外空
胆囊动脉的起源 ,分支变异较多 ,最常见的变异即胆囊动脉行经肝总管的前方。我们在解剖一具成年男尸时发现 :由肠系膜上动脉发出副肝右动脉及胆囊动脉。现报道如下 :在解剖腹
目的 通过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干预,分析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自我院收治的72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常态组与科研组,每组各36例患者,分别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