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支撑体系的构建与探讨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lif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对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支撑体系构建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对其4个支撑点的内涵进行阐述,指出该实践教学支撑体系应坚持医学应用特色,突出实践教学实施的系统性,有利于学生实践技能、人文素养和创新意识的提高和培养。
  关键词 医学信息管理;实践教学;支撑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0)09-0030-02
  
  Construction and Exploration on Practical Education Assistant System of Medic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peciality//Qiao Jing, Qu Zhiqiang, Kong Qingsheng, Liu Baozhi, Ren Xiandong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education assistant system of medic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peciality and the teaching practice, this article expounds the connotative meaning of four Assistant Sub-System, and proposes this practical education assistant system must support medical application, support the systematicness of practical education, raising the practice ability, train the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of students.
  Key words medic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ractical education; assistant system
  Author’s address 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Jining Medical College, Jining, Shandong, China 272100
  
  随着信息技术在医学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社会对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迅速投入到医药部门进行医学信息分析与处理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1-2]。因此,需要针对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发展趋势和培养目标,进行课程内容的重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技能和素质培养要求,体现行业特色。近年来,国内开设相关专业的高等医学院校经过深入研究和不断实践,该类专业的基础理论得到提炼,理论课程结构得到优化[3-4],但与理论教学相匹配的实践教学还不够规范和完善。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应用性较强,如何构建专业实践教学支撑体系,探讨有效途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成为该专业建设的重要课题。
  
  1 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支撑体系的构成
  
  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支撑体系分为软体系、硬体系、管理体系、开放体系等4个体系支撑点(图1)。以软体系为核心,构建实践教学与改革的核心内容;以硬体系为基础,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以管理体系为保障,实施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以开放体系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创新实践。4个体系支撑点从功能上相互关联,彼此依赖。
  
  2 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支撑体系的设计和实施
  
  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支撑体系是一个由软体系、硬体系、管理体系、开放体系所构成的有机系统,其中每一个部分又包括不同的要素及实施方法。
  2.1 软体系支撑
  1)实践内容规划,包括实验教学、毕业设计、科技创新及学术活动等(表1)。基本原则:以培养技能和提高创新能力为目的,保证医学课程实验,强化软件基础实验,突出专业应用实验,分层次、分阶段实施集中性实践环节。
  
  2)实践教学实施。①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减少验证性实验,如医学信息分析与研究、医学信息检索等;②增加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如网络数据库、可视化软件编程等;③增加面向市场的实验课程,如Java程序设计、网站建设与维护等;④增加课程设计,如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数据库技术课程设计、高级程序语言课程设计等。
  3)师资支持与教学改革。实行课程教师负责制,选配优秀教师负责开展主干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项目建设,聘请信息科学研究所专业人员担任外聘教师。优化教学手段,开展“案例教学”。开展“网络化自主学习环境的构建与应用”的研究,突破单一课程的限制,构建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培养创新精神的自主学习环境。充分利用实验室多媒体设备,演示和实践相结合,PBL教学法和小班授课相结合,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4)实验教材规划。实验教材主要选用配套理论课的教材、定向仪器设备的教材以及自编教材,以增强实验教材的针对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2.2 硬体系支撑
  1)实验室建设。现代化的实验室构成其硬件平台,包括验证性课程教学实验室、综合性信息管理实训室和信息系统仿真实验室、创新性开放实验室等设施。
  2)人文学习环境。采用“一字型”“环型”“U型”等实验室布局,科学规划“项目情景式”实践环境,以适合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沟通,增强学生之间团队协作的能力,同时打破传统的课堂模式,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完成学习任务。在实验室走道两侧悬挂国际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和医学信息学专家及医学信息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宣传材料。作为学院的文化长廊,他们的事迹对学生起着激励和引导的作用,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一种潜移默化的专业教育。
  2.3 开放体系支撑开放体系包括学校开放性实验、各类科技文化竞技活动以及院企联合培训项目等。联合培训采用“毕业实习 职业培训 就业”的模式,参加培训的学生就业率接近100%。目前与学校开展联合培训的企业已有3家。学校新建网络实验室,集实验平台、实训平台和科研平台于一体。实验室的开放不仅表现在实验内容的开放上,还表现在形式的开放上。学生既可以在实验室进行开放性实验,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在校外参加开放性实验。
  2.4 管理体系支撑管理体系分为学校管理、二级学院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4个层次。二级学院的管理是核心管理,在学校管理的指导下制订并规范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进行考核标准修订,加强教学过程监控等。教师管理是关键管理,合理组织实践或实验各教学环节过程、调动学生积极性,作业批改、各类设计方案审阅、效果反馈等都由教师负责完成。學生管理是辅助管理,学生参与实验室检查,培养学生的卫生习惯和安全意识。
  
  3 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支撑体系的特征
  
  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支撑体系不是实验教学体系和实验教学模式的简单组合,而是一个开展实践教学,帮助学生提高技能、培养素养、自主学习、科技创新的综合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教师可以针对医学行业特点筛选实践内容,开展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改革;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实践资源开展体验性、自主性学习;教学管理人员可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对管理模式进行规范,对教学资源的利用进行分析等。
  3.1 体现了专业特色作为省属本科医学院校,济宁医学院的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建设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和地域特色。因此,学校的实践教学应坚持“医学应用”特色,加强医学背景课程实践环节,加强医学与信息技术交叉的实践环节,突出信息技术的实用性,以提高学生医学信息管理和医学信息分析与设计能力为主要目标,使培养出的学生在医学信息管理行业中具有竞争优势。
  3.2 突出了实践教学实施的系统性实践教学支撑体系在教学内容上分层次、分阶段,4年不断线。通过建立模拟或仿真实验室,联合培训机构或医学信息技术化公司,构建与工程教育配套的实践教学模式,保证实践教学的开放性;开展学术讲座和专业见习,保证实验内容的动态性;建立实习基地,加强教学管理,与企业接轨,保证实践教学的规范性。总之,它突出了实践教学实施的系统性,有利于学生实践技能、人文素养和创新意识的提高和培养。
  
  4 结束语
  
  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信息技术背景发展迅速,医学领域对该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实践能力的需求变化更快。因此,需要进一步探讨课内外相结合、动态开放的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支撑体系,以适应医学信息化发展的新需求。
  
  参考文献
  [1]王华峰,吕庆文,等.立足特色学科培养医院信息化人才[J].医疗卫生装备,2008(1):102-104
  [2]陈先来,杨路明,等.信息科学与现代医学的交叉与融合[J].医学信息,2007(1):10-12
  [3]赵玉虹,侯跃芳.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思路[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5):51-53
  [4]白春清.医学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设置[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2):63-65
  [5]宛楠.医学信息管理专业教育现状和改革设想[J].医学信息,2008,21(5):647-650
  [6]孔瑞珍,王秀平.信息技术学与医学的交汇和融合——医学信息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新思路[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8, 17(6):30-32
  [7]冯天亮,吴建玲.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医学信息,2003,16(10):547-549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快速发展,在机械设计领域广泛地应用各类新的计算技术、新工艺以及设计方法等,使得机械设计过程得以丰富和完善。此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CAD技术在工程设计与机械制造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对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机械CAD技术的应用,改善设计方法,提高效率和经济效益。本文通过阐述CAD技术在我国发展现状,展望CAD技术的发展前景,试图对于CAD技
提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出版社编辑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此,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应强化以下八种职能意识:政策法规意识,策划创新意识,组稿优化意识,文化创新意识,成本
采用清混凝土技术可省去抹灰工序、降低工程造价、加快施工进度。本文主要结合城市高架桥桥墩的施工,从模板的设计、制作和安装,混凝土的配制和浇筑、混凝土的养护等分项工程
现阶段,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达到白热化,企业所开展的一切工作都是以消费者为中心,认为顾客是'上帝',那么究竟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是什么?二者的关系通过什么来体现?
在新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写作技能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并对此提出新的要求。写作是反映学生实际语言水平的一种综合能力,在高考中占有相当比重。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有步骤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1 现状分析  写作能力的培养一直都是教学中的难题。平时的写作练习也好,考试时的作文也好,大多数学生消极对待,要么不写,要么就东拼西凑乱抄一通去应付。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学生的写作基础
在我国现行房地产立法中确立了房地产一致原则,这种"房随地走"、"地随房走"的原则在适应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时,产生了一些弊端.特别的是表现在对我国房产和地产权益的冲突,这
1 传统教学的弊端  教材内容较少反映近年来电子工业高速发展带来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器件、新工艺,明显滞后于行业的发展;未突出技能的培训和工程的应用,针对性和灵活性较差,不能体现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重在实践能力培训的特色;教学模式较为传统、弹性较小,不利于分层次教学和多样化人才的培养;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系统知识、轻专业需要和知识应用。  2 课程改革的举措  2.1 在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发挥生态的自我恢复能力、治理水土流失,并不意味着要放弃人工治理。水土保持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但是利用水土保持措
摘要本文从教育技术装备的内涵界定和职能定位角度,分析了教育技术装备人员职业素养、角色分类和角色定位,提出了行为规则和加强五方面职业素养的概念框架。旨在为教育技术装备人员找准职能定位、提升能力素质提供理论层面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教育技术装备;教育技术装备人员;角色定位;职业素养    教育装备是学校办学的基本条件之一,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和实现教育手段现代化的条件、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离不开具体的、可视的形象。在美术教学的课堂上,形象的视觉效果,往往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传统美术欣赏课教学模式中,学生几乎没有自主学习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