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之以渔,让画笔舞出世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jin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术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能尽善尽美地完成农村中学美术的教学任务,使教学质量有一个新的突破,教师要从实践中反思,从评价中推敲,为农村孩子唱响美术教育。
  关键词:农村;基础;创新
  农村孩子是国家未来的接班人,美术教育是我们非常重要的文化教育之一,也是学校艺术教育之一,不能因地域的原因,让美术教育在农村教育中迷失。美术教育是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相适宜的,教学中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认识感知、审美评价、意志品质等。唐代画论家张彦远就有“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的著名论断。从这里可以看出古时候的人们已经认识到绘画和人发展之间有很大的渊源。现在各个学校都开展了美术这一科目,它是以教育作为手段,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和培养一定的技能,发扬和传播美术文化,以美术为媒介,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审美能力,启发学生的智力以及其创造力的教育功效。
  而在农村,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美术教育距目标问题还仍有差异。
  一、农村美术教育存在的客观因素
  到目前为止,教师所用的美术教材,已渐渐靠近学生,把国画改成鸟语花香、诗情画意,改素描为立体感和空间感等。此种做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中学美术课成功与否,与学生的积极性有联系,而从实际现状分析,中学美术教学成绩之所以不理想,是因为中学美术教学中还存着弊端牵绊着美术教育。
  1. 兴趣贫瘠
  现在各乡镇学校等均开设了美术课程,但由于美术在中考的地位只是附加值,不被教师、家长重视。
  应试教育造成的负面效果造成了学生美术基础不扎实,但是教材的内容难度却一路飙升,教师的教学太过局限,让学生眼高手低,兴趣也逐渐消退。
  2. 理想的帽子过大
  很多专业美术教师,步上我们的三尺讲台后,发觉自己全力授之所学,可学生却并不领情。如学习素描,让其临摹还能马马虎虎,可写生就不尽如人意了,他们不仅图形没画准,而且连明暗五调子的关系也没弄清楚。事实说明,导致此果之因,其实是我们美术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不深,导致我们对其提出偏高的要求。试想,我们要求没有什么绘画基础的学生通过每星期上一两节美术课就变成大画家,那不是天方夜谭吗?
  3. 评价滞后
  因为不是主课的关系,各校对美术都不怎么重视,所以对美术教学的各项器材准备不充分,很多新的教学手段没法实施,很大程度上约束着美术教育。而且在考核上,美术专业的学校招考新生,使教师顾不得学生的差异,忙于各项专业技能的训练,将鉴赏、手工等形式的教学放于一边了,久而久之,学生上美术课的兴趣自然骤减,作业交得不及时,或敷衍了事、草草交差,不仅降低了反馈教学的成效,还让评价滞后。殊不知,作业展示是一个可以展示、鼓励、带动学生进步的平台,能起到榜样的作用。
  二、解决策略之我见
  1. 因地制宜,积眼中之美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农村孩子来说,不是没有天赋,而是见识不广,脑中素材缺乏,难以创造出满意的作品。美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所以,想要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首先要积累他们的“眼中之美”,升华“心中之美”。
  (1)对于学生素材的积累,实地考察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首选。身在农村,我们教师只要稍花点心思,就不难发现,屋旁不远,总能见到蔬菜、果园,闲暇时凑到一块侃大山的大叔大婶们,随着水声在畅想着未来的梦。在这青山绿水间欣赏着这如诗如画的小桥流水人家,不出作品都难。在课余时间,再让学生弄一些收藏,如图片、邮票、书法作品等,收集生活中美的东西,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资源库,增加一种爱好,同时也能让学生在收集过程中提高审美能力。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也多样化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若条件允许,还可以组织一次小展览,鼓励学生继续坚持。
  (2)大科学家牛顿可以站在巨人的肩上,我们也可以让我们的学生也站一下前辈的肩——欣赏佳作。鉴赏名人之作不仅可达到积累的目的,还能解决很多技法与表现手法等问题。如一幅优秀作品,它不仅涉及到历史,还有技能技巧、风格特点等,对激发学生的兴趣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例如欣赏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时,教师从中分析出此画的历史背景、表现手法等,对农村的学生来讲,这些新奇的内容不仅能拓宽视野,还能提高欣赏水平。
  2. 解读教材,因材创新施教
  首先,教师在课余要吃透教材,结合新课标与学生实际精心备课,更改课堂模式,多用课内相关的实物、挂图、课件等教具,来冲击其感官,激发其兴趣。其次,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难易结合,让学生在操作中有律可循和有则可依,使优生吃得好,差生吃得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创作积极性。同时,教师要多看一些教学方法和理论的书刊,汲取精华,结合学生实际大胆尝试,促进农村学校美术教研的进步。
  3. 把握课堂,让学生畅心中之美
  在学生眼里,周围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他们用自己独特的视角感受着一切。美术课的作业是学生把遇到的人、事物,还有心中美好的愿望和体验表现在作业上。可现在学生画的内容约束过多,教学有背此律。如静物写生,大多数都是教师筛选好衬布和实物,用原来想好的构图摆放好,学生写生时,只用动手把眼前的静物“搬”到作业纸上就可以了,对构图、实物取舍、色彩搭配等因素无须动脑,最后出来的作业中构图、表现手法、色调等都差不多,谈不上艺术,更不用说想象力与创造力了。学生缺乏切肤之感,又怎么会有表现欲?那么怎样让学生增加切身之感,提高主观能动性,激发创造力呢?其实,学生通过名画欣赏,并找其构图形式等,找多了自然就知道其中的奥妙了!在玩摆实物时,学生也能从实物里找到合理的组合构图、表现手法、颜色搭配等。有了这些理论知识做“基建”,学生能轻松把握画面,当心中有了布局想法后,自然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己的作业创作里畅心中之美了。激情四射的学习状态是短暂的,那又如何让学生持续这种学习的状态呢?
  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评价。评价别人的作品,自己首先要有一定的审美素养,否则无法给同学作出公平合理的评价。对自己的要求高了,学习专业知识,提高素养就势在必行了。学生拥有了一定的美术素养,在创作方面就会自我审视,及时调整视角安排构图、色调,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现作品,让审美能力牵引着创作能力的发展。随着创作能力的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也跟着水涨船高。
  其次,要定期组织画展。以展览的方式激励学生的创作欲,带动学生的各种积极性,同时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表现自我,从而促进他们的校园文化生活。
  总之,美术教育之春风已经吹至全国的各个角落,基于地域的区别、基础的差异,美术教师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不停地革新,为农村学生唱响美术教育,为他们的终身性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促进美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赫伯·里德.通过艺术的教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
  [2]尹少淳.美术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文成县玉壶中学)
其他文献
设计思想:  此节是苏教版八下第二十二章“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第三节“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一部分内容。这是一节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察、探究的实验课。课的设计完全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在良好的情境创设下师生自然提出探究的主线问题,“鱼儿为什么能生活在水中?有哪些特征是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进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形态结构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思想观点的教育。随即以鲫鱼为代表进行观察研究,实验观察活动中学
在今年这个没有沙尘暴的春天到来之前,雅典奥运会的女双冠军杨维和张洁雯一定不会想到,她们竟然会遭遇拆对、换搭档的“厄运”。  经过了这个酷热难耐的夏日,杨维和她的新搭档赵婷婷在急速品尝了冠军的滋味后并没有令人眼前一亮,张洁雯在百般纠结后也未能如愿退役。  夏末初秋依然炽烤的马来西精致吉隆坡,杨维和张洁雯因为种种原因再度牵手,这一次的牵手使她们更加珍惜,她们放下奥运冠军的包袱,一步步,终于又站在最高的
我身体的大部分会逃脱死亡,我将会永生,仍然活在后世的赞美声中。 —(古罗马)贺拉斯二○一九年春天,包括上海天文台在内的全球六家天文观察机构同时发表声明,公布了他们合作拍摄的首张黑洞照片。此前两年,引力波被直接探测到和阿蒂亚爵士宣布证明黎曼猜想这两项重大科学新闻,同样引发了全球公众的高度关注,丝毫不亚于一年一度的奥斯卡颁奖礼。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再次成为人们膜拜的偶像,与黑洞一样,引力波的存在也是他的广
那是一天的夜晚,一个年轻人心烦意乱地走到悬崖边。他觉得生活无聊而平淡,厌倦了人世间的孤独和艰辛,决心跳下悬崖。  忽然,有什么声音传来,他不禁侧耳倾听,原来是婴儿的哭声。顿时,一种前所未有的激动袭来,他感到如此轻生,实在对不起父母的养育之恩。他奋力挣脱诱惑他自杀的死神,循着哭声和灯光奔去。  这位决心跳崖自杀的年轻人不是别人,正是后来成为俄国伟大文学家的屠格涅夫。  后来,屠格涅夫曾说过大彻大悟的
屈指算来,担任职高班主任工作已十年有余,都说职高学生普遍素质较差,班主任责任大、难度高、吃力不讨好,但仔细回顾自身的经历,发现这并不是唯一的体会。我以为,班级管理的真谛不仅在于“管”,更在乎于“理”:理顺师生关系、理解学生心理、理会学生疾苦,从心出发,走进心灵。应该说,学生都是有情感的,几年的朝夕相处,你对他付出了真诚的帮助,他是会有感知的。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以下结合近几年的工作实践
中职学生普遍不喜欢语文,对于作文更是头痛甚至抵触,从教学的角度追究原因,在作文教学中,没有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体,让他们自由发挥,使作文成为展现他们内心和需求的工具。因此,在高职作文教学中,首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作文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并开始学习自己评改作文,这样才能提高学生作文的整体实力。  一、遵循本心,释放真情(想的主体)  对学生作文的教学,尤其是不喜欢甚至讨厌作文的学
迄今为止唯一赢得无舵雪橇冬奥会三连冠的选手,便是来自德国的乔治·汉克尔。1992年,他在自己参加的第二届冬奥会上,将上一届获得的男子个人赛铜牌升级成了金牌,并在1994年的利勒哈默尔和1998年的长野,都复制了这一成就。2015年末,奥地利名城因斯布鲁克的伊格尔斯小镇举行了一场无舵雪橇青少年世界杯分站赛。不是高级别赛事,没有明星亮相,少有国际媒体报道。不过,远在北京的华奥星空却发出了一则新闻。原因
环保是永恒的主题,全世界的人都在关注。幼儿是人类的希望,是未来的缔造者,环保教育对幼儿们来说意义重大又深远,真正的绿色家园是否能建立起来要从幼儿教育抓起。而我们幼儿教师是幼儿环保教育最直接的人。利用人类天生的探索性,我们要让幼儿亲自去接触自然环境中的森罗万象,要尽我们自己的心去把幼儿融入到保护环境的大家庭里。  首先,在环境创设中培养  幼儿的环保意识。  我们的环境教育应该围绕教学目标、根据幼儿
摘要:文章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分析了武举制的历史意义以及给我们陷于困境的传统武术发展的启示,从理论上提出传统武术的传承人制度建设的对策,为发展传统武术在制度上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武举制;传统武术;传承人制度    一、 武举制的历史意义  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五千年辉煌灿烂的历史,创造了大量的、令我们引以为自豪的人类文明。武举制也是中国创造的一项人事选拔制度,武举制
“山迥烟云重,门闲草木深。读书不出户,谁识道人心。”这是“吴门画派”代表画家沈周(一四二七至一五0九)在其《秋林读书图》(图一)中题写的诗句。沈周在画中描绘了这样一种场景:在旷远的深山中,陡峭的山麓下,几株参天的大树环绕一间茅屋。被山坡和树木遮蔽而露出半截房舍的茅屋,并无显而易见的读书人在其中。但因“读书不出户”,大抵可以想见在茅屋中正在潜心读书的文人静坐其中,可谓不见其人而人在其中,不闻其声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