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几点尝试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uw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让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围绕新课程标准的课改精神,我们提出以问题为导向的初中政治学习策略,并从实践中探索让学生想问、敢问、会问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问题意识;现状;想问;敢问;会问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4-23
  一、问卷调查,了解现状
  学生进入初中后所面临的是中考的残酷选拔考试,关注的是中考的分数,对于等级科目的政治很少会投入精力学习。因此,了解学生的问题意识现状,才能有的放矢地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调整。为此,我制订了《问题意识情况调查表》对100名学生不记名问卷调查。
  经过统计,教师和学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学生不敢问问题。例如,在问到“课堂上你经常提出问题吗?”时,有60%的学生只是偶尔提出问题,经常提出问题的只有10%,不喜欢提出问题的有30%。二是学生不会问问题。例如,在第六道调查题中,上课能自己动脑筋思考,并积极发表自己见解的有30%,让别人来回答、自己听的占调查人数的20%,希望教师来讲解的占调查人数的50%。三是教师未给学生探讨交流的指导。如在第九题显示中,教师经常要求学生对某个问题进行讨论的占7%,“有时”的占76%,“根本没有”的占17%,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的传统教学依然普遍。由以上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尝试通过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迫在眉睫。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探索能够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与途径。
  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和途径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问题意识不强,长期的不能问,逐步会演变为不想问、不爱问、不愿问,进而不会问。所以,笔者认为课堂教学要注重从让学生想问、敢问、善问三个方面着手,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结合生活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想问
  所谓问题情境,是把学生置于研究新的未知的问题氛围之中,使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它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载体。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创设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置身于该情境中,犹如身临其境,从而产生强烈的问题需求和迫切的探究心理,使他们乐于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如在教学《消费者的权益》时,我先让学生列举自己平时购物消费时碰到的吃亏上当的事例,以此作为新课导入。在了解消费者享有的权益后,再来思考:自己具体有哪些消费者权益被侵犯?权益被侵犯后怎么办?怎样看待商家的行为?这些问题取材于生活、立足于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政治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索热情。
  2.营造和谐课堂气氛,让学生敢问
  处于初中阶段的许多学生普遍存在这种心理:害怕自己提出的问题浅显、幼稚而招来讥讽,或者害怕自己提出的问题引起老师不悦,所以大多沉默对之。长期沉默,学生的思维自然活跃不起来,头脑里的“问题”便越来越少,最后几至湮灭。加之课堂上,教师和教材的权威地位稳如泰山。教师更多以教为唯一中心,以中考为最终目标,完全忽视学生对文本学习的情感,致使学生根本无法真正参与学习。因此,给学生创设真正宽松和谐的民主课堂,真正做到师生平等、生生平等至為必要。
  课堂中的师生平等,应该是教师以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的姿态与学生一起进行探索、交流。教师在课堂上应尊重所有学生的人格、思想、情感、个性以及他们各自的哪怕是极为细小的创造力。课堂上无论学生提的问题多么肤浅、多么幼稚,甚至离题万里,也不要简单予以否定,都须给予热情鼓励,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引导他们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在这种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方能逐步解放自己,在思维的空间自由驰骋,逐步做到敢于思考、勤于思考、勇于提问、善于提问。
  3.教师指导提问方法,让学生会问
  培养学生提问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要使学生善于提问,教师就要为学生做如何提问的示范。如果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较简单,就应让学生自己去找到答案;如果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确实闪耀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值得探讨,教师就应首先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并以此为契机,点燃全体学生的创新之火。在平时的每一堂课中,教师的提问要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受到启迪,有方法可循。同时也要启发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寻找问题的方法,对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多问几个为什么。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采用示范法、提示法、激励法等多种方法促进学生提问。如在教学《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时,我先让学生自学,明确哪些知识是明确知道的,哪些是觉得有质疑的。学生先是按照课本知识梳理,但这只是知识目标的要求。要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还需理论联系实际,于是我示范举了三个问题:“小明同学针对家门口的河道治理向有关部门提建议,这体现他在行使什么权利?他可以向哪些部门建议?提建议时他应该注意什么事项?”这三个问题将政治权利的含义和表现、行使政治权利的途径和注意事项联系起来,既巩固了课本知识,又体现了学以致用,是有效提问。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经过多次练习,也就掌握了提问方法,知道了从怎样的角度去提问,以后出现类似内容,学生的提问也就更有针对性。
  三、结语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勇于尝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做法,以问导学,提高学生主动探究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1]殷丽霞.数学教学案例中教师问题意识透析[J].池州师专学报,2006(5):132-134.
  [2]陈 荣.动态的教学场域:学生问题意识形成的环境保证[J].现代教育科学,2009(2):92-93,98.
  [3]曹晓财.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2016(28):74.
其他文献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存在很多弊端,包括教学模式的僵化、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刻板化以及课堂氛围死板,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方式就是“满堂灌”,这样对学生的成长很不利
主动外观模型(Active Appearance Model,AAM)是一种统计参数化模型,AAM模型在人脸特征点提取和识别中有广泛的应用。AAM模型拟合的主要思想是使测试图像与模板图像之间的纹理差异值最小,也就是一个最优化问题。传统的AAM方法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这个最小化问题,在最小二乘法中当计算Hessian矩阵以及逆矩阵时,由于该逆矩阵可能是奇异矩阵将会产生较大的误差。因此,在研究不同的最优
从预冷与启动过程推进剂供应管路内低温瞬变流计算、启动过程涡轮泵动态模型、燃烧室内点火过程动态模型、发动机瞬变模型的降阶方法及发动机系统动态方程解算的数值方法等几
本文结合某钢厂实际工程,介绍了场地地基比较坚硬,地基土压缩模量比较高的情况下倒挂式逆作法旋流井的方案设计,并对其设计要点及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本文通过分析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并采取与学生做好充分的情感交流、实施分层教学、设计富有情趣的导入课堂环节、运用直观教具、创设真实情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和适时适当评
我国已经成为网络大国,如今,网络在当今社会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让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扎实推进,取得了显著进步和成绩。群众通过网络发声,政府通过网络问政,已逐渐成
近年,四川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的重大决策部署,按照人社部“聚焦做好‘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人社扶贫工作, 坚持特色思维,强化支撑保障体系,加大政策倾斜力度”的工作要求,扎实推进深贫地区技能扶贫工作。2018年以来,在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实施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全覆盖行动,推动实现 “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全年共组织45个深度贫困县11.4万贫困劳动力参加
以秦皇岛某油田北区NmⅠ3 砂体为对象,在系统分析岩心资料、密井网测井资料、生产动态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储层构型基本原理,将研究区复合河道划分出河流相五种单一成因砂体,同
1988~1991年间,我们采用了电针、穴位药物吸罐的方法,治疗慢性气管炎,收到较满意的疗效,现小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