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减压对减少头颈肿瘤术后胃肠不良反应的影响

来源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q27028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胃肠减压对缓解头颈恶性肿瘤切除术后呕吐及胃部不适的效果.方法 将头颈恶性肿癌切除术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术晨留置胃管后即夹闭,直至术后次日行鼻饲;实验组采用术前留置胃管,术后即行胃肠引压.对比分析两种护理方法的不同反应.结果 实验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头颈恶性肿瘤切除术后应行胃肠减压引流出误流入胃内的血液,可以减少术后消化系统的不适反应。

其他文献
随着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三氧化二砷在治疗初治与复发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中的应用,APL临床潜在治愈率可达70%,但仍有30%的患者因复发或其他相关并发症而死亡.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治愈率,我科1992年6月-2005年11月采用激活骨髓(ABM)自体移植法治疗APL患者47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分析了LGⅡ20-D螺杆空气压缩机不加载故障的原因,并提出快速诊断故障点五种方法。
神经内科球麻痹患者较多,不能经口正常进食,鼻饲置管的方法既经济实惠又利于肠胃吸收,是保证患者营养需求及水电解质平衡的有效方法[1],但它也是一项与患者鼻咽黏膜直接接触的侵入性操作,需要定期更换.现在,教科书上对胃管更换时间没有明确规定[2],产品说明书上注明每周更换1次.为了减少患者因反复插管带来的损伤,又使护理工作有章可循,有必要对延长胃管更换时间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目的 了解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况,为实施科学的心理干预措施提供指导。方法 2002年1月-2005年1月随机抽取在我院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24例,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
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MBO)是目标管理方法的简称,又称"成果管理",由美国管理学家Peter Drucker在1954年首先提出,经管理学家们不断完善和管理实践的检验,已成为一种公认的先进的管理方法。
造纸企业次氯酸盐[Ca(CLO)2]漂液由石灰和液氯吸收循环反应制成,为强氯化性物质,对设备腐蚀性很大.所以,制取漂液过程中的漂液循环泵一般都采用耐腐蚀的不锈钢泵和高砖泵,密
论述了CAPP开发环节之一,机械加工工艺卡片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过程.对该套软件所涉及的电脑化工艺卡片的编制,以及工艺设计过程中相关联的各类数据的处理过程作了分析.
白介素-11(商品名为迈格尔)是应用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一种促血小板生长因子,可直接刺激造血干细胞和巨核细胞的增殖,诱导巨核细胞的成熟分化,增加体内血小板的生成,提高血液中血小板的计数.正常剂量使用白介素-11非常安全且副反应轻微,仅有轻度头痛、恶心、肌肉关节痛、轻度水肿和血红蛋白下降等,且都为一过性的[1].我科于2006年6月4日应用白介素-11治疗1例因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患者,出现罕见的过敏性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