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物资战,除了有钱还需要什么?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p172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月5日,武汉街头几乎看不到行人、车辆

  新冠肺炎的“战疫”前线,有人在医院坚守;“战疫”后方,一场全国总动员的疫情防控阻击战早已打响。尽管疫情直接影响了大部分企业的复工和经营状况,但各种援助依旧在火急火燎地进行着。在一个医疗资源极度紧张的时刻,企业用自身的社会责任和价值,在支撑着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逆境之中见真章


  在武汉的漩涡里,发热患者就诊紧张的状况已经逐步得到了缓解。但我们仍难以忘记,那些拖着病体奔波,在医院里徘徊不前的人,他们曾经最期望的就是能拿到一张关于自己或是家人的疾病确诊证明。
  因为拿不到这份确诊证明,意味着无法入院治疗。在等待和就医的过程中,最大的现实掣肘就是高度疑似患者难以得到有效的隔离和救治,仍在自由流动。而近期发现无症状感染者仍有排出病毒的可能性,更是给新冠防控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2020年2月17日,武汉市雷神山医院,一台由碧桂园定向捐赠的远程超声诊断系统已经抵达,主要用于对确诊患者的远程诊断与评估,可有效防范医护人员感染和疫情扩散风险。在由院方签收后,该系统已开始调试投入使用。
  在湖北省慈善总会最新的捐赠名单里,碧桂园集团通过国强公益基金会向湖北捐赠了总价值2000多万元的高端医疗设备。从碧桂园的发货和安装线路上看,它们以武汉为原点,沿着东南线、西北线、西南线,向周围各个县市散开,将抵达荆州、黄冈、咸宁、孝感、鄂州等共计16个城市的疾控中心与市级医院。
  这16个城市的每个机构都将获赠华大智造自动化样本制备系统MGISP960/MGISP-100、荧光定量PCR仪器,以及2000人份的检测试剂盒和耗材。而远程超声诊断系统2台将定向捐赠至武汉市雷神山医院和武汉市江汉区方舱医院。用于确诊患者的远程超声诊断与评估,实质性地帮助破解疫情困局。
  另一方面,对湖北来说,“新冠病毒”的阻击战也将逐步进入到“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秩序恢复”两手都要硬的新阶段。此次碧桂园的捐赠,可以帮助湖北各地医院与疾控中心建立或提升本地化病毒核酸检测能力,承担起以确保各地社会经济正常运转为核心的“防疫复工”时期的大规模检测和筛查工作。
  这样的捐赠可谓硬核、用心。事实上,早在2020年1月20日,碧桂园就率先成立防控小组牵头部署防疫工作。在快速蔓延的疫情下,1月24日武汉封城一天之后,武汉18家医院的物资告急,继而向外界发出了求援的声音。当夜也是除夕夜,碧桂园的反应极快,第一时间就宣布向疫区捐赠1亿元抗疫基金,以及6万只医用口罩。
  应急的每一环都至关重要,尽管此时所有人都已经休假,但援助疫区的这1亿元资金两天之内就全部到位了。大年初二,碧桂园首批物资也已经从广东运达了湖北。疫区的需求五花八门,没有人能说得清这次物资缺口有多大,碧桂园的捐赠也未停过,极力在解决最实际的问题。
  至二月中旬,全国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关键阶段,碧桂园在此前捐赠1亿元设立首期新冠肺炎疫情基金的基础上,再追加捐赠1亿元。二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基金除了为疫区提供各类防控物资外,还用于建立口罩生产线保障口罩供应,以及向武汉疫区方舱医院捐赠自主研发生产的煲仔饭机器人,为相关人员提供饮食保障。
  2019年年末,碧桂园的第一家机器人餐厅刚在广州开业。疫情触发的“无接触”需求,让武汉意外成为碧桂园餐饮机器人落地的第二站点,同时也使得餐饮机器人成为一支重要的增援力量。当前,武汉部分方舱医院、隔离点缺乏餐饮供应,配餐需求急迫。
  首台粉色外形的煲仔饭机器人“大厨”,已到达位于武汉市的湖北省国资学院隔离点。碧桂园捐赠的煲仔饭机器人工作起来一刻不停歇,拥有36个煲位,1小时能完成100份到120份煲仔饭。无接触式循环生产与配餐是它的优势。更为重要的是,现在,抗疫前线精疲力竭的医护人员能随时吃上热饭了。
社会捐赠的过程考验的是汇集资源的效率和秩序,体现了企业对疫情防控需求的深刻理解。

  社会捐赠的过程考验的是汇集资源的效率和秩序,体现了企业对疫情防控需求的深刻理解。疫情之下,一场接一场上下联动背后,是碧桂园三大产业板块深厚的业务功底,机器产业在实现自己商业价值同时也慢慢显现出了它的社会价值。

形成参与的秩序


  疫情出现后,碧桂园把每一项相关工作都做得细致入微。2020年1月20日,专家宣布已经证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现“人传人”现象。当日,碧桂园物业发布《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预防工作的通知》,启动应急预案,开启全国数千个社区“战疫”行動。
  更可贵的是,在疫情暴发之初,碧桂园就已经启动了一系列疫情防护工作。以武汉碧桂园为例,目前已入住业主6000多户共计13000多人。疫情之初,碧桂园各苑区公共区域就已经开始消毒清洗,张贴防疫告示。考虑到口罩物资紧缺,碧桂园还为业主免费赠送口罩。
  疫情面前,钱并不是最重要的东西,而是要有关键的物资,需要人运进去,还要高效、准确。腊月二十八,碧桂园全体采购人员参与到防疫工作中,采购各类紧缺物资,送往前线。据内部人员透露,消息一出,所有区域一呼百应,每个人都在竭尽所能寻找资源,以极快的速度,将援助范围从武汉扩大到整个湖北省。
  在压抑的氛围的笼罩之下,企业作为组织主体,将个体有效联动了起来。许多人还在家里恐惧复工的时候,碧桂园的许多员工早在除夕夜就上岗了。他们与所有人一样时刻关注着疫情,同时还要克服恐惧,挺身而出与之抗争。
  大年初三,不少碧桂园人主动请缨参与援建抗疫医院。碧桂园技术主管岑木丰就不顾家人劝阻,投身到项目建设中,从早上直至第二天凌晨两点半,一干就是14个多小时。最终,超8000平方米、3栋旧楼的改扩建工程顺利在6天的工期内被拿下。   武汉封城后,交通陷入停滞,碧桂园鄂北区域执行总裁皇甫元青立即发动身边人员组建“武汉医护人员免费接送车队”。从大年初一开始,车队就带头每天接送武汉市内的医生护士上下班,并帮助海内外的捐赠人运送物资,与更多人一同搭建起武汉民间自发救助渠道。
  近日,冷空气“倾巢南下”,北方多地下起了雪,湖北全省普遍降温幅度达到了13℃,一线医护人员要经受寒潮的考验,再次让人揪心。碧桂园立即向广东省支援湖北医疗队捐赠了1177床羽绒被,最快运抵他们手中,为他们解决防寒保暖的问题。
  阿尔贝·加缪在《鼠疫》中写道,“即使世界荒芜如瘟疫笼罩下的小城奥兰,只要有一丝温情尚在,绝望就不至于吞噬人心。”在湖北大大小小的城镇里也是如此,微小的个人,相互守望,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
  这几日,在碧桂园内部的论坛上,一名员工为抗疫人而发帖,在网络上引起了关注。帖子里说,“身为碧桂园人,我感受到了荣誉,也感受到了惭愧。当我守着家人孩子过年的时候,我的同事们冒着生命危险奋战在一线。当同事们在每一个特殊时刻为碧桂园而感到荣耀的时候, 我却只把它当作一份养活自己的工作。”
  这篇帖子名为《碧桂园,我想向你道个歉》,当他看到碧桂园物资一批一批驰援武汉,才更深刻地体会到,企业文化不是口号,而是全体员工的信条和行为准则。碧桂园的企业文化背后是一个个真实案例在支撑着,让员工感受到了爱与温暖。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员工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企业文化最根本的表现。碧桂园各职能中心、子公司、核心联盟企业在集团的统一指挥下,利用各自资源、发挥各自优势,通过捐款捐物、全球采购、派人支援、援建工程、减免租金等所有能想到的方式,全力支持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
  这个过程,不是“虚”的而是非常“实”的。更值得注意的一组数据是,截至2月15日,碧桂园服务湖北区域18个城市133个项目2158名在岗员工零感染。

责任,让这个世界更好


  新年开局疫情严重,所有的实体经济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首当其冲的就是房地产。对整个行业来说,这必然是一段非常艰难的时期。即便是这样,碧桂园这家站在最前端的房企,毅然驰援武汉2亿元,成为了危机中存在的一抹亮色。
  从碧桂园人帖子我们可以看到,员工对自己所在的企业尚有不理解之处,更何况公众和市场。加缪也说过,故事中的英雄是那些不显山露水、把挺身而出视作理所当然、当作职责的人,他们有一点善良之心,还有一种看似可笑的理想。
在这次疫情援助的行动中,现代农业产业保障了其蔬菜的采购和捐赠,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要义更是利用科技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这种理想主义体现在碧桂园对疫区需求的深刻理解,也体现在对贫困的弱势群体发乎于心的帮扶热忱。一直以来,碧桂园的扶贫之路与此次的“战疫”之路一样,都是脚踏实地、存乎一心。
  还记得1997年4月,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来到羊城晚报社,委托其设立仲明助学金,用来资助贫困大学生,但他不想公开企业和个人的名字。离开报社之前,杨国强从上衣口袋拿出支票,写上100万元,签上名字,交到了时任社长曹淳亮手里。
  自此,羊城晚报社开始履行仲明助学金管理、发放和监督的特殊使命,并严格遵守与杨国强的约定,始终对助学金设立者的身份和企业守口如瓶。直到2007年,这个保守了十年的秘密才被媒体披露。
  彼时,碧桂园才成立几年,杨国强身家也只有两三百万元,但是他还是拿出了100万元设立仲明大学生助学金。很多人用“非常罕见”来形容这位“别问我是谁”的企业家。
  杨国强回忆,“当时想着如果我不破产,我就年年给助学金,结果真的没破产,我也年年都有给。”然后他便一路走下去,扶贫事业也越做越大,成为了碧桂园的主业之一。十余年来,碧桂园通过创办免费学校、设立教育助学基金、乡村教师培训等举措,已经改变了逾万名寒门学子及其家庭的命运。
  对于一家房企来说,扶贫这项事业因为隐匿在公众视野之外,时常不被人关注和理解。但它从未间断,教育、产业的触角也随着碧桂园扶贫事业的推进,深及乡野,润物无声。 2018年,碧桂园已经将扶贫范围扩大到全国,与14个县结对帮扶,探索可造血、可复制、可持续的精准扶贫乡村振兴道路。
  打动杨国强的一直是“责任”二字,这个责任不光是对企业发展的责任,还有对社会的责任。正如其企业使命,“希望社会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这些年,碧桂园投入巨资,把最先进的科研成果转化成实用又物美价廉的高科技产品,还引入世界一流的农业生产技术、设备,布局农业全产业链 。
  碧桂园在“战疫”中,构建的是更加科学、高效的系统工程。在这次疫情援助的行动中,现代农业产业保障了其蔬菜的采购和捐赠,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要义更是利用科技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可见企业长远的战略眼光。
  如果說这次疫情是一块“试金石”,个人的力量在企业的战略性社会责任的框架下,终究汇聚成了一道光,试图照亮无数的人们,无穷的远方。
其他文献
评《南风窗》2020年第16期封面报道《呼唤“改革牛”》  近期上证指数突破3000点,让不少股民惊呼牛市“又回来了”。相比之前剧烈震荡的股市而言,这段看似上升的趋势,的确令人眼前一亮,但明眼人都清楚,相比2015年一度出现的真正的牛市,如今的形势依然不能让人盲目乐观。  与房地产不同,股票市场本身就具备很强的波动性,而且受到经济之外的现实因素影响很大。今年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给金融市场增加了
如果我们深入探究性侵害案件的本质,就会看到性侵害案件中复杂的权力关系。很多研究均表明熟人间的性侵害发生的概率更高。而熟人作案往往是利用不平等的权力关系。权力不平等的影响因素  在性侵害案件中,年龄是形成不平等的权力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依然缺乏社会经验、对性的认识相对较少,也容易处于权力的弱势一方。  但是年龄并不是影响权力关系的唯一因素,性别、社会地位、职权等也会导致权力关
李少威常务副主编  中国人对人类文明的贡献,除了四大发明之外,最重要的是考试制度,以及依托考试制度而建立起来的官僚制度、理性政府。  说起来虽然遥远,但这五者,都直接成为了建构现代社会的起点。指南针为大航海创造条件,火药则为大航海以后的殖民主义提供了暴力支持,造纸术为知识的积累提供了载体,而印刷术则让现代民族意识得以形成。  考试制度,则让欧洲封建制获得了最可行的替代方案,从而让政府得以成为真正意
李少威常务副主编  特朗普政府在行为上越来越疯狂了。  一般而言,“疯狂”这个词,在和平时代所能用来形容的政治领导人不多,尤其当这个词落在美国总统头上时,就不仅是美国的灾难,也是世界的灾难。  我们中国人,享受和平和积极的生活很久了,自改革开放以后,几乎没有战事,每一个人也能在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中享受到生活水平提升的红利。  所以人们对平静的日子非常依赖—这一点没有错,在此过程中,事情也走向了极端
3月22日,留学生从阿联酋阿布扎比国际机场转机回国  新冠病毒如同一颗炸弹,既炸响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也炸出这纷扰凡尘的人间百态。  随着国内疫情的稳定、国外疫情的暴发,很多海外华人和留学生纷纷回国,也由此招致不少负面新闻。民航总局在3月26日宣布,3月29日开始国内每家航空公司经营至任一国家航线只能保留1条,且每条航线每周班次不超1班。这让很多海外华人遇到了归国难题。  3月30日,“埃塞俄比亚留
6月22日,在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欧盟总部,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右)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出席第二十二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从6月份开始,中美欧之间的双边互动开始活跃起来,事实上拉开了后疫情时代三边博弈的大幕。而在这个过程中,欧洲的動向尤为值得关注。  6月16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应约同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夏威夷举行对话。上一
张瑜创显科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电化教育系,在从教和创业的20多年时间内,张瑜始终专注于推动中国教育信息化事业的发展。创立创显科教之前,张瑜已在智慧教育领域多次创业成功,是国内最早从事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的专家之一,还推出过国内第一套K12教育资源库软件。2011年,张瑜重组创显科教。目前,张瑜还兼任华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硕士导师,广东卫视《我要去创业》业界导师。在行业内,他还担任
直到今日,唐人街、唐三彩的“唐”依然指代着“中国”。在鼎盛时期,唐朝的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国土的两倍,数以百计的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趋附长安“朝圣”,成千上万的诗人创造了一个令人仰止的文学高峰。  诗人王维写“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意思是早朝的百官在曙色中走进辉煌的宫殿,同万国使节一起向面罩冕旒的唐朝皇帝叩头。在到访长安的外国使节眼里,层层叠叠的宫殿大门如
马拉松热在中国持续发酵着。  根据田径协会的统计,2018年整年全国各地共组织了1581场马拉松赛事(800人以上),平均下來,一天有高达4.3场的马拉松在各地开跑。  马拉松不止是一二线城市的欢乐场,2018年共有285个地级市参与了这场全民马拉松盛宴,且不少三四线城市的赛事质量突出。在人民网发布的“2018最具影响力马拉松赛事排行榜”里,扬州、东营、衡水、六盘水、西昌、荆州、宜昌、襄阳等城市跻
谭保罗常务副主编  最近发现,很多爱好历史的朋友对宋朝有着特别的情感,认为这个朝代是中国帝制社会的文明高峰。  宋朝的确不错。英国大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如果我能选择,那么我希望生活在中国的宋朝。”我国大学者陈寅恪也称赞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从技术水平、城市化程度等维度来看,宋朝的确是一个高峰。按照历史学家的统计,宋朝单位人力的粮食产量比唐朝高出30%以上。中国